“我現在每天都帶著空竹上學,很快樂!”下課鈴聲一響,孩子們立刻沖出教室,找一塊空地就抖起了空竹,整個校園里就響起了空竹的交響樂。動作優美的空竹操、歡快活潑的空竹歌、朗朗上口的《空竹三字經》,隨處可見的空竹文化長廊,在奚小,櫥窗、走廊、墻壁……學校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說空竹人,講空竹事,展空竹美,讓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受到空竹文化的熏陶,空竹文化已經浸潤了奚小的文脈。
奚斜小學是典型的農村小學,教室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學校的操場很小,還是煤渣跑道,“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最為恰當的描述。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陽光體育和“體藝2+1”項目開展以來。學校因地制宜,將在當地民間盛行的趣味性強、健身功效大、易于開展的空竹運動引進校園,讓空竹運動成了學生感受運動快樂的載體。學校的校長這樣說:“只要學校重視,肯動腦筋,會下功夫,即使在狹仄的空間里學生們依然可以盡情地參加體育活動。目前,空竹在學校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它已經是學校文化的一部分,我們堅信只有優秀的學校文化才能孕育出優秀的學校教育。”
這是近日在如皋舉行的“南通市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暨“體育、藝術2+1項目”現場推進會的活動現場。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胡金波、江蘇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杜偉、南通市教育局局長郭毅浩、南通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黃建輝、南通市教育局局長助理樊建清及如皋市委市政府領導出席了相關活動。各縣(市、區)教育局及“體藝2+1項目”示范學校領導等100多人參加了會議。
當然,奚斜小學只是這次推進會當中的一個代表,這次提供現場的農村學校都有著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前一階段全面鋪開的基礎上拓展內涵、發展特色、形成品牌,把陽光體育、“體藝2+1”項目作為學校的文化建設、課程建設的重要部分。因為只有這樣,陽光體育與“體藝2+1”項目才能得到長久良好的發展。
袁橋鎮何莊小學2D09年啟動“乒乓文化”特色創建工作。以人人會打乒乓球,人人愛打乒乓球為基礎,學校建起了“乒乓文化廣場”,購置了24張室外球臺,建設了設施齊全的乒乓球館,保證了孩子們大課間可以到球臺前“快樂乒乓”。同時何小人一直致力于將豐富的乒乓文化元素更多地融入到教育教學中去。教學樓懸掛著乒乓偶像;乒乓文化墻、乒乓文化園、手抄報墻,呈現著孩子們“寫乒乓、繪乒乓、夢乒乓”的一片熱情,教室的“乒乓角”展示著孩子們對乒乓體驗的點點滴滴。“乒乓文化月”活動盛況喜人,有師生乒乓賽、親子乒乓賽、乒乓操表演、乒乓歌OK賽、乒乓主題演講,兵乓專題樣文等。
參加展示的下原小學“以球促德、以球益智、以球會友、以球健體、以球興校”,弘揚“規范、合作、拼搏、創新”的籃球精神。“籃球讓我健康,籃球給我快樂,籃球伴我成長”是下原小學“快樂籃球”運動的宗旨。為了普及籃球運動,學校自編了籃球基本動作操,每到大課間活動時間,千余名學生匯集操場,人手一球,拍球、運球,一招一式,球聲隆隆,呼聲震天,場面熱烈壯觀。
搬經鎮所有的中小學都進行了“一校一品”展示。搬經中學動感的花式籃球、輕陜的跳繩,搬經初中的武術操、彩旗操,加力小學的陽光節律呼啦圈,夏堡小學的“七彩蓮湘”等精彩紛呈,特色鮮明。我們了解到,
“一校一品”在如皋農村學校很是普遍,除了以上展示的活動外,還有石莊中學的千人八段錦、磨頭鎮劉岱小學的花樣陀螺、磨頭小學的滾鐵環構建了如皋教育的靚麗風景,學校將這些特色進化為校本課程,盡管這些課程還顯得有些稚嫩,但為深入推進陽光體育運動和“體藝2+1”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在本次現場推進會上,江蘇省教育廳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處長杜偉同志對南通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和“體育藝術2+1項目”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認為我市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和“體育藝術2+1項目”認識有高度、工作有力度、推進有深度。特別是對如皋地區陽光體育、“體藝2+1”的長效機制進行了贊揚,他說:“在如皋,陽光體育、體藝2+1的活動首先能和學校的辦學特色相結合,彰顯學校的一種個性,第二個能夠與當地的文化相結合,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第三個能夠與體育課程相結合,體現它的校本化。這樣陽光體育和體育藝術2+1的長效機制就建立起來了。如皋用事實告訴我們,在城市、在農村,孩子們都可以自由快樂地沐浴到陽光體育與體藝2+1項目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