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 黃昌忠
體育教研工作大家并不陌生,而且或多或少都參與過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對教研員和學校體育組組長來講,不但自己參與過教研活動,而且大都親自組織過教研工作,但究竟如何進行有效的體育教研呢?這既是體育教研組織者關心的話題,更是一線教師需要把握的關鍵。本研究從體育教研的目的、內容與方式展開討論。
一、為何做體育教研——談體育教研的目的
體育教研都有著不同的目的,有的屬于問題類教研,有的屬于學習類教研,還有的屬于科研類教研等。不同類型的教研其具體目的有所側重,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體育教研的目的按照不同的類別可以進一步細化。
首先,為問題而開展的教研活動,重點是采取一定的教研方式(如看課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問題式教研需要一線教師具有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樣是有問題的教學環節,由于發現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差異性,對該問題的認識就大不相同,有的未能發現是何種問題;有的發現有問題但不知道為什么,有的發現了該問題,并分析出了問題產生的根源;有的不但能發現問題,找到了問題產生的根源,而且還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通過不斷地看課,牢固掌握看課的方法,方能提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為學習而開展的教研活動,重點是采取有效的途徑學習教材、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經驗等。學習式教研需要教師有一種求知欲,同樣是新任教師,有的提高較快,而有提高的相對較慢,這與他們上崗后的學習有著必然聯系。愛學習、會學習、常學習的教師不但能夠夯實基礎,還能夠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有些老師學習的時候需要從了解、分析教材開始;有些老師在掌握了一定教材的基礎上,需要研究其有效的教學方法;還有的在前者都掌握的基礎上,需要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要不斷地學習他人的經驗。因此,學習本身就是教研的主要目的,能夠根據具體需要而有選擇地學習,是教師成長不可缺少的環節。
第三,為科研而開展的教研活動有著特定的目的,重點是根據科研的需要而選擇研究的方式,如為選題而教研的,需要一線教師要有想法,除了平時多看,更重要的是要勤于思考,多觀察課堂,多分析教學現象,不斷積累素材和確定選題范圍。為實驗而教研的,需要首先掌握實驗的方法,在教學中運用這種方法實施教學,記錄實驗過程與實驗后所發生的變化。有無變化,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是驗證實驗方法的關鍵所在。為調查而教研的,需要一線教師掌握調查的范圍、調查的內容、調查的對象、調查的程序,以及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和論證。這種教研活動的結果受調查設計的科學性控制。
二、體育教研做什么——談體育教研的內容
1教學與教研的關系

要想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準確把握體育教研的內容,需要明確教學與教研的關系,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教研的主要任務就是對日常教學及關聯因素展開研究,而且是通過研究備課更好地服務于教學,通過研究上課實施有效教學,通過看課更好地了解教學,通過科研更好的指導教學。
2體育教研的內容
通過分析教學與教研的關系,我們可以初步將體育教研的內容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1)研究如何備好課
體育教研工作如果針對如何備好課展開,其要研究的內容很多,如體育教學設計有哪些關鍵要素?有哪些結構要素?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規范的教案如何寫?教案各部分、各練習如何分配時間?教案中的心率曲線圖如何客觀地繪制?如何準確預計練習密度?如何寫好教學反思等。以上問題都是進行體育教研認真把握和重點關注的問題。
(2)研究如何上好課
體育教研活動針對如何上好課,直接指向課堂的時候,需要考慮教學各環節的優化問題,諸如,如何選擇有效的準備活動內容和形式?游戲在體育課上如何科學組織?如何做有效的示范?如何做好體育課上具體的安全防范工作?體操課上如何做好正確的保護與幫助?如何巧妙地處理突發事件?如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等。以上問題的研究對能否開展好課堂教學將起著關鍵作用。
(3)研究如何會看課
體育教研針對于看課而言,其最終目的是掌握有效的看課方法,并能夠通過看課發現問題與亮點、分析原因,以及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如研究如何看課才能看出真問題?如何看出問題產生的主要根源?研究通過哪些指標判斷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的合理性?如何看出體育課不同教學環節的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等。常言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研究如何看課,以及在看課中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能夠看出門道的關鍵所在。
(4)研究如何搞科研
體育教研針對于科研而言,其主要目的是通過研究掌握科研的方法,諸如,如何選題?如何設計調查問卷?如何設計實驗方案?如何撰寫論文、研究報告?等。一線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科研薄弱環節專題研討學習,或系統學習提高。但無論采取哪種方式,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是其進行該項教研的主要目標指向。
三、體育教研怎么做——談體育教研的方式
每個老師在進行體育教研工作的時候,都會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但哪些方法才是最經濟又最有效的呢?或許有些一線教師已經總結了一定的經驗,但總的來看,還需要首先了解體育教研的分類方式。
1體育教研的歸類
體育教研活動該如何歸類,需要首先選擇其劃分類別的依據,不同的依據有著不同的歸類方式,如表l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依據不同的分類方法有著各自的類別形式,但各類別劃分有著一定的交叉性,如依據場所劃分有室內教研與室外教研,而室內教研也包含有集體教研和個人教研等。關于體育教研,關鍵的問題不在于對此的分類,而在于選擇一種分類方式研究如何開展得更加有效。
2體育教研的方式
體育教研的方法有很多,形式多種多樣,而且不同的人或許會有不同的選擇,但總體來看,體育教研的方式可以大致歸納如圖3所示。

從圖3可以看出,開展體育教研活動有若干種方式,如看課、聽講座,訪談、座談、做課題、寫文章、反思等。選擇不同的方式將收到不同的效果。有的選擇一種方式,長期堅持,有的多種方式綜合運用,但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需要把握好具體的操作方法。
3“看課”教研案例分析
就看課而言,可以作為教研活動的首選方式,因為,我們不但從課中能夠看出任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還能夠看出各教學環節的組織是否存在一定的問題,并能夠及時發現亮點學習經驗。因此,看課既是一種行動教研,又是一種綜合教研,是提升教研和教學能力及水平的關鍵方式。
看課需要把握好時機,選擇并確定視角,還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并運
用有效的方法進行看課活動。
(1)看課時機的確定
看課需要不失時機地看,需要處處看,也就是說,只要能看到的課盡量都看。如有觀摩課、評優課,我們可以抓住機會參與這些活動,并到現場看課,如果平日里缺少這些機會,可以選擇看同事的、同學的常態課。有時候沒有現場看課的時機,如若有一些觀摩課或評優課的光盤,我們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觀看這些光盤,從中得到學習和提高。
(2)看課視角的選擇
有了看課的時機,需要考慮看課的切入視角,有時候是一個視角,有時候是多個視角同時把握。確定看課視角需要依據看課的目的而定,不同的看課目的有著不同的切入方法,如要研究場地器材,就需要集中關注所看課的場地器材在教學組織活動中的布置和運用,科學否?安全否?有效否等。如果要研究教學語言,就需要記錄教學從一開始到結束,教師和學生所有的教與學的語言,然后分析哪些語言是有效的,哪些語言是可有可無的,哪些語言是要避免的,從而確定體育教學各環節的最有效語言。同時,還可以通過了解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各種語言形式和內容,判斷學生的學習態度和需求。總之,可以從準備部分、基本部分或結束部分切入,可以從師生教與學的行為切入,也可以從安全隱患及防范切入,還可以從練習內容方法與時問次數切入等。根據教研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看課視角。
(3)看課原則的把握
有效看課,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則,總的來看,既需要局部與整體結合、內容與方法協同看課,又需要手眼耳并用,看評兼顧和前后銜接看課。具體原則及含義如表2所示。


看課并非是把握住了時機,選擇好了視角就一定能達到滿意的看課效果,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表2中的前后銜接原則,如果看課前不了解所看課的具體內容和組織方法,看課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地遺漏細節現象,有些細節對判斷一節課是好課還是差課起著關鍵作用。另外,看課后的延續性工作也不容忽視,因為只有通過看課后與任課教師交流討論,或認真聽專家點評,才能將看課過程中的存疑得以化解,并收到理想的看課效果。
(4)看課方法的運用
看什么確定了,如何把握原則掌握了,就需要關注每一個視角下的具體方法。無論是看教師示范也好,還是看學生學習行為也好,都需要在看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看學生的學習行為為例,分析一下具體的看課方法。
※看的內容:學生的學習行為;
※看的目的: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并判斷其優劣性;
※看的視角:關注學生在學、練過程中的所有行為;
※看的步驟與方法:看課的步驟分看課前、看課中和看課后三大環節。
課前看教案,了解教案中的學生活動。課中看所有學生的行動,是否在學?在怎樣學?是否有特殊表現?認真觀察并做好記錄,條件允許準備充分的話,還可以對特殊學習行為進行拍照,以便課后對比分析。除了記錄具體行為,還需要及時記錄下看后的啟發,或當時做出的判斷。課后有疑問的話可以找任課教師交流,或與有特殊表現的學生交流。如果有專家或其他教師一起看課,還可以聆聽專家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點評,以及交流同事所看到的學習行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
四、結束語
體育教研是每位一線教師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所要面對的,也可以看作是僅次于教學的日常工作。但教研的方式方法很重要,選擇不同的教研方式將會產生不同的教研效果。系統的、有計劃的開展體育教研活動將能不斷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也能為體育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礎和經驗儲備。參與和組織體育教研活動并不難,難就難在如何有效地參與和組織教研工作。基于此,需要重視教研,不斷學習和交流有效教研的方式方法,并長期堅持教研工作,不斷積累經驗,以教研促教學,以教學技能的提升促教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