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竹君,姚建軍,曹春艷
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簡稱鱗癌,是源于表皮或附屬器角質形成細胞的惡性腫瘤,具有侵襲性,其發生率位居表皮惡性腫瘤第二位。該病多發生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好發于頭皮、面、頸和手背等暴露部位[1]。2010年8月~2011年7月我科共收治經病理確診的鱗癌患者34例,行手術擴大切除及局部皮瓣轉移或全厚游離皮片移植修復術,經過精心護理,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34例鱗癌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45~88歲,平均63.4歲;其中頭面部16例,四肢11例,軀干部4例,全身多發3例;面積約為1.0cm×0.8cm~11cm×8cm。創面均有滲出液及惡臭,伴有疼痛。其中日光性角化、銀屑病、濕疹等致癌變27例,燙傷瘢痕及各種外傷創面長時間潰瘍致癌變7例。
1.2手術方法:在基礎麻醉+局麻或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下行鱗癌擴大切除,沿腫瘤邊緣向外擴大1~2cm,亞甲藍標記劃線后進行擴大切除,徹底止血后給予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沖洗殘余積血、積液以及細胞組織等,根據皮損范圍選擇皮瓣修復(9例)或全厚游離皮片移植(25例),術后加壓包扎。
2結果
通過術前宣教,34例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恐懼心理;術后有4例出現部分皮片壞死,行換藥處理后,創面全部愈合良好;其余患者皮片均成活,所有患者滿意出院。
3護理
3.1術前準備
3.1.1心理護理:本組34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患者大多來自農村(或老年患者),不能迅速或準確的理解語言信息,認為皮膚疾病只需簡單切除縫合即可,針對此類患者,護理人員放慢語速重復表達,必要時使用表情、動作等非語言交流形式[2]詳細介紹手術特點。2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表現為食欲下降、焦慮、擔心手術是否成功,失去生活樂趣以及信心等,針對此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突出介紹療效顯著的成功病例,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心理抗病能力,盡管如此,還有1例女患者仍有恐懼心理,護理人員在加強對其心理護理的基礎上,動員同類疾病病友共同安慰患者;術前一日安排主刀醫師、麻醉師、手術護士到患者病房共同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另外2例患者(1例45歲、1例52歲)對術后形象外觀有顧慮,護理人員著重向患者介紹皮瓣或植皮的具體方法,告知患者進行皮瓣修復不會改變皮膚顏色,與周圍皮膚無明顯差異,基本不影響美觀,如果對瘢痕有美容要求,術后半年可以針對瘢痕進行進一步改善,還拿一些曾經手術的圖片向患者宣傳成功病例。所有例患者經過心理干預后,均克服了心理障礙,如期手術(見表1)。
3.1.2皮膚準備:準備范圍包括手術切口周圍10cm,術前一周,皮損部位有潰爛者,采用1:8000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或濕敷創面,手、足、外陰等部位可以直接采用浸泡方式,再用無菌生理鹽水紗布覆蓋保護創面,每日2次;頭部手術術前3天用0.5%碘伏洗頭;眼部手術前2天滴抗生素(氯霉素等)眼藥水;鼻部手術術前2天可用抗生素滴鼻液滴鼻,術前一天剪除鼻毛[3]。另外術前一天根據手術部位進行常規備皮、洗澡、修剪指甲、男性患者剃胡須。
3.1.3適應性訓練:四肢和軀干部位手術者,術前指導患者進行術后肢體制動后的體位、功能位變化的訓練;背部手術者,術前進行俯臥訓練,提高術后體位耐受力;對術后不能下床患者,指導其如何在床上正確使用坐便器。
3.1.4其他:有吸煙史的14例患者,護理人員對其著重進行健康宣教,告知香煙中含尼古丁可致血管收縮,影響皮瓣或皮片的成活;同時告誡患者家屬及來訪者,禁止在病房內吸煙,14例患者至出院均未吸煙;另有1例患者為背部大面積燒傷瘢痕破潰致惡變,疼痛明顯,入院期間睡眠欠佳,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在睡前可聽一些輕音樂,枕頭高度適中,術前一晚給予舒樂安定片劑2mg口服,助其入睡。
3.2術中護理:①巡回護士:手術間內配備音樂播放設備,播放舒緩的音樂使患者放松心情;根據患者不同手術部位安置不同手術體位,并用軟墊保護隆突處,以防壓瘡;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以及出血狀況,并保持呼吸道通暢;②洗手護士: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遵循腫瘤區和供皮區器械分開,以免發生種植轉移。
3.3術后護理
3.3.1常規護理:術后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常規心電監護,必要時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室內溫度保持在25℃~28℃,濕度保持在50%~60%,給予局部保暖。
3.3.2體位:16例行顏面部手術者術后24h可將床頭抬高20°~30°,以減少面部的腫脹,并告知其少說話,避免做咀嚼的動作,以防吻合口裂開,影響手術的效果;其中5例患者傷口在眼周附近,術后傷口包扎后造成視物受限,護理人員加強巡視,及時幫助患者完成生活所需。四肢患者可將供肢抬高15°~30°,減輕局部腫脹;軀干部位者,告知其植皮區不能受壓,應保證局部良好的血液循環,利于皮片成活。對3例多發性鱗癌的患者,盡量為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不要直接壓迫手術傷口,必要時在受壓部位墊軟墊,定時協助其翻身。
3.3.3傷口的觀察和護理:皮瓣或游離皮片的成活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血液循環危象是皮瓣成形術后常見且危險的并發癥,多出現在72h內[4]。除常規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外,還要保持傷口清潔干燥,如傷口出現出血或滲液,應及時更換敷料;密切觀察皮瓣的顏色、溫度、皮紋、質地等,如果皮瓣顏色轉為青紫色或蒼白色,均提示皮瓣的循環受到障礙,應及時通知醫師,采取相應的處理。皮片的護理:主要觀察傷口加壓包扎后周圍皮膚有無滲血、滲液、異味等情況,告訴患者不要用手觸摸創面,減少皮片的移動,以利于皮片存活。本組患者有4例在拆線時發現皮片出現水泡、血腫、表皮糜爛壞死,其中3例給予及時隔日換藥處理,在泡面最低點消毒后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抽干泡液,表面覆蓋無菌紗布;針對糜爛的表皮,先用生理鹽水紗布濕敷10min,再用3%雙氧水清洗創面后修剪壞死組織后給予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沖洗,0.1%雷夫奴爾溶液濕敷15min,最后用油紗覆蓋創面,防止表皮干結、破潰,三次換藥后患者皮片逐漸消腫,愈合良好。
3.3.4 飲食護理:手術部位在唇周的患者,術后給予患者流質飲食,72h后可給予半流質飲食,囑其盡量使用吸管吸食,以免污染傷口,用餐完畢后及時協助其清潔口腔,被污染的傷口及時換藥,保持傷口清潔干燥;其余顏面部手術患者,囑其術后盡量食用軟爛、易咀嚼的食物,禁食生硬的食物,避免劇烈的咀嚼以防傷口裂開、皮片移位等情況;其他部位手術患者術后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易消化的飲食,保證充足熱量以利于傷口恢復,禁食過燙或刺激性強的飲食,以免影響傷口愈合。
3.3.5出院指導:告知患者保持術區清潔,勿用力搔抓手術部位;指導患者出院后局部可按摩、熱敷,以促進瘢痕軟化改善外觀;部分患者遵醫囑行放療,防止病變復發;門診定期復診。
4小結
手術擴大切除是皮膚鱗癌的首選治療方法,切除后皮膚張力過大無法直接縫合,需利用周圍皮膚游離皮瓣修復覆蓋創面完成皮膚縫合;如果切除范圍過大,還需要取身體其他部位相似顏色的全厚皮片進行皮膚移植。34例皮膚鱗癌患者手術前后出現了不同心理反應,給予生物、心理、生理上的幫助和支持,使其從被動接受治療至積極配合及參與治療,而術后皮瓣與皮片的成活不僅需要醫師精湛的技術,還需要護理人員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尤其是傷口變化,及時給予對癥治療及護理健康指導,避免并發癥發生,減輕患者負擔,確保皮瓣或皮片的成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第三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135.
[2]牛 瑛,苗海勤.老年皮膚鱗狀細胞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藥雜志,2007:24 (3):375.
[3]方 方,張國成.《協和皮膚外科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17.
[4]葉為民,張志愿,竺涵光.口腔頜面部游離組織瓣危象的觀察和處理:附44例報告[J].上海口腔醫學,2004,13(2):91-92.
[收稿日期]2011-09-14 [修回日期]2011-11-01
編輯/賀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