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粉桃
圖片專版的稱謂比較復雜,也沒有形成確定的專有名詞。上個世紀90年代,在“讀圖時代”大概念的誘惑及報紙改版的推動下,圖片專版應運而生,并大有統領天下的氣勢。一時間,都市類報紙、黨報紛紛創建圖片專版,版面可謂五花八門。筆者淺談對圖片專版的認識。
圖片專版要堅持新聞性第一
讀圖時代,新聞圖片是吸引讀者眼球的重要手段。圖片專版要真正做到讀者喜聞樂見,就要堅持新聞性第一。不少圖片專版之所以沒有生命力,就是沒有突出新聞性,有些連主題思想都很模糊,不痛不癢的事件、不痛不癢的畫面,今天發出來可以,3年以后發也沒多大關系。這樣的圖片專版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新聞性,或者新聞性不強,一味地追求畫面美。“圖片專版”所選的主題,要始終把新聞性擺在第一,其次才是形象性,并在比較中尋找兩者的最佳結合點。由于圖片新聞的特點,除新聞性外,還要有形象性,對有新聞性而不具備形象性的圖片也不能用。只有這樣,圖片專版才能增強可讀性,吸引讀者。《包鋼日報》的光影視界就是圖片專版,有的版面是用一組圖片來表現一個新聞事件;有的是一個主題、多鏡頭敘述;有的是以一個大事件為中心,多角度、多側面表現……各種形式不一。總而言之,每期只關注一件事、圍繞一個主題或說明一種現象,其新聞性把握的很好,多次受到讀者的好評。
圖片專版要堅持圖文并茂
圖片專版要做到讀者愛看,不光圖片要好看,文字還要有“深度”。好照片加上好的文字解讀,那照片也就有了“深度”。這也使圖片專版從追求畫面的熱鬧,逐步轉向深層次的報道,從單一的形象圖片,向圖文并重轉變。這樣,圖片專版不單單是注重形象瞬間,還強化了新聞解析、新聞點評等,可以幫助讀者全面地理解新聞事件。
《包鋼日報》2011年2月28日的一版,刊登了一組新聞圖片,主要是針對環境治理較差給予曝光,圖片畫面清晰、生動,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但是記者沒有就此罷休,而是配發了 “美化綠化豈能虎頭蛇尾”的文字報道。如:公司廠容治理亮化美化工作實施以來,為企業形象的改觀增色不少。許多架空管道或涂油粉刷、或用白鐵皮包覆,不僅使以往黑色調的各種管道改頭換面,而且對降低和減少損耗起到了一定作用,受到了參觀來賓和職工的普遍稱贊。但記者發現,很多亮化美化工作細節之處還存在虎頭蛇尾現象。以廠區2號路參觀沿線為例,有的管道在彎頭處白鐵皮包覆應付差事,有的剛剛經過亮化的管道已經出現嚴重的腐蝕,有的甚至包覆的白鐵皮和保溫棉散落一地,與公司要求和廠區整體環境形成強烈反差。希望施工單位在亮化美化工程實施過程中,更加注重細節的處理,讓好事盡善盡美;同時也希望管道的業主單位,能夠從公司整體環境的大局出發,盡快“祛斑”,讓廠區環境“無暇”。這組圖片正是借助了文字的深度解析,促使版面“活”了起來,才有了一定的思想性,從而增強了報道的可讀性,受到了領導和讀者的一致認可。
版式上要符合視覺流程
編排得好,圖片專版才能強化視覺沖擊力。在圖片專版的版式編排上,筆者也是深有體會。今年公司開職代會的時候,專門有一個圖片專版是用來刊發職代會花絮,要從各個方面反映職代會的盛況以及職工代表的心聲。面對這樣一個圖片專版,筆者很是棘手。在領導的指點下,雖然最終通過了,但是對圖片專版版式的編排引發了筆者深深的思考。后來經過仔細琢磨和實際鍛煉,筆者認為:人的閱讀具有一定的運動規律。圖片專版在版式的編排上應該符合人的閱讀心理和閱讀習慣,既要有新的創意,又不能把版面設計得很怪異、很另類,也不能把版面弄得很花哨、很凌亂。版式應該做到美觀大方,條理清晰,又能體現自己的特色和風格,給讀者以視覺上明快,閱讀起來悅目的感覺。在圖片專版的編排上,筆者會選一張能夠一下子吸引讀者眼球的主打照片,形成版面的視覺中心,至于其他的圖片或大或小,避免“平均用力”,文字與圖片有機結合,從而組合成一個整體。當然,由于是企業報, 面臨著在題材的選擇上難有新意、畫面的應用上徘徊不前、在版式編排上陷于定式等問題,但是,我們還是要克服困難,精心選題,精心拍攝,認真編排, 爭取在圖片專版方面有更大得突破。
(作者單位:包鋼新聞中心)
責任編輯:胡達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