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分析了2008年美國總統電視辯論中否定表達,首先從音高、音強兩方面考察了引導和前景化新信息的否定表達的韻律特征;其次從否定表達的搭配來考察其認知效果和認知特征。結果表明,動態語篇中否定是通過韻律加強來達到前景化新信息的目的,尤其是運用音高來凸顯否定;其左右搭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促進了認知效果。
關鍵詞:韻律動態語篇否定搭配
一、引言
否定在人類語言表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們有意識的思維表現。在會話交際或書面交際中,否定表達通常會引導出與被否定命題相關的新的重要信息。Terken和Hirschberg曾指出的“表達已知信息的單詞或詞組通常不被賦予重音,而表達新信息的單詞或詞組通常被賦予重音”。既然否定通常會引導出新的信息,很多研究者對于否定的韻律特征是否會有此特征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Yaeger-Doro通過對美式英語語料的小型實證研究否定了以上的假設,得出“文學作品中的否定表達具有音高突顯,但是會話文本中不具備這種韻律突顯性”。Kaufmann(2002)對英式英語的定量研究結果雖然總體上與Yaeger-Doro的一致,但是通過對對話任務(involved register)與演說語體(information register)的對比研究,他指出“突顯頻率會隨著互動的減少而增加,即說話者越是關注他所表達的信息內容,越有可能對否定賦予重音”。Kaufmann研究中所用的演講語體是記者與大眾之間的訪談,仍然具有較高的隨意性。因此,本研究考察更為正式的演講語體——2008年美國總統電視辯論中的否定表達是否也不具有韻律突顯特征;除此之外,否定的搭配特征也是本研究的重點。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自己建立的小型語料庫——2008年美國總統競選辯論,三場共時長270分鐘的辯論,轉錄文本42675個型符(token)。本文采用Kaufmann研究方法,韻律特征通過突顯來定義,突顯性通過單詞或音節音高(pitch)的升降或音強(intensity)的增大來實現。表1是Kaufmann用來表示韻律特征,也就是突顯程度的連續統,從+p1到-p的突顯程度依次減弱。本研究主要從音高和音強兩個參數進行考察。
本研究所說的否定是指句法否定和詞綴否定,如表2所示。本文在Kuafmann的否定理論框架基礎之上進一步完善了否定的研究范圍,不僅關注“non”前綴否定,即“not”否定和“no”否定,前者可以是“not”也可以說“n't”,而后者包括:“never,neither,nobody,no+N,none,nor,nothing和nowhere”;還涉及到了常見的詞綴否定:“un-,dis-,less-/-less,in-,il-,without”。
圖1是運用Praat軟件截取的語料庫中否定的音頻圖,分別表示表1中具體顯示形式,其中粗較曲折的,代表音強,細而較平緩低矮的代表音高。
第一種模式(+p1)中,音高曲線和音強曲線在否定表達“don't”上都為全句最高點,是典型的陳述句遞降模式。第二種模式(+p2)中,否定表達為“never”,音高最高,音強不明顯。第三種模式(+p3)中,否定表達“didn't”音強最強。這三種模式都說明否定的韻律突顯特征。
接下來探討否定的搭配情況。否定搭配是通過考察語料庫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否定詞左右的搭配,探討否定認知轄域的特征表現。認知語言學認為,詞語周圍的語境對于其意義的形成和剖析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通過搭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否定的認知功能和認知效果。
三、結果與討論
(一)否定表達出現的頻數和頻率
本研究的語料庫中共有否定詞731例(見表3),即每1000詞中含否定17.3個。相比于Kaufmann在口語和書面語中否定的頻率分別為21和12,本研究語篇具有口語和書面語的雙重特征。
此外,Kaufmann(2002)的實驗表明nt是日常會話的特點,not和no+N為正式演說或書面表達的特點。然而在本研究中,卻有不同的結論。表3顯示,not和nt的頻率相近,no+N的頻率卻相當低僅為6%。這與陳樺[5]對英語專業學生口語中的否定表達的研究中得到的結論不謀而合,即not和nt并不能明確代表語體。她認為這可能與交流內容和場合有關。因此,本研究中出現不同的原因可以歸因為,總統辯論雖然是即興的口頭表達,但它的目的不同于其他正式演說,如訪談類節目。電視辯論是在觀眾(電視觀眾和現場觀眾)面前呈現出來的,也就是說,候選人不僅向觀眾傳遞出他們的觀點,同時也為觀眾“表演”辯論。他們始終要把觀眾考慮進去,所以他們不是在隨意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會經過前期的充分準備呈現一種無懈可擊的觀點表達,既有力說服觀眾又避免對手的挑戰。因此,這種語體結合了日常會話和書面表達的雙重特征,“not”和“n't”的輸出頻率幾乎一致。由于“-less,il-,none和nor”在數據庫中出現的頻率相當低,因此在隨后的分析中得以排除。
(二)否定表達的韻律突顯性
注:*表示兩種聲音混合無法辨別
從表4中可以看出,語料中否定表達的重音實現高于非重音(53%、44%),這與Kaufmann和Yaeger-Doro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口語中的否定不具有明顯的突顯性。因此本研究的結果說明:這種面對觀眾所作的辯論語體更趨向于文本語言,辯論的焦點在于闡述雙方對待問題的看法和態度,影響對象首先是觀眾,其次是辯論對手。雙方的語言互辯也只是為了更好地解釋觀點,因此只能是作為附屬地位。同時從表4中也可以看到相同點,那就是韻律的突顯方式幾乎相同,相對于Kaufmann的p1為5%,p2為23%,p3為13%,本研究中分別為15%、28%、10%,其中音高及音強的運用高于音強,這可能也在于這種辯論語體的功能,為了更有效地影響觀眾。
(三)否定的搭配
本研究就否定的左右搭配進行了統計,研究對象主要針對于出現頻率最高的句法否定和詞綴否定,即“not,n't,un-和without”。搭配情況如下表5、6所示。
對于詞綴否定來說,要看詞綴前或后的搭配情況。表8所示,最常出現的形容詞有“willing,fair,acceptable,fortunate(ly)”,名詞有“precondition,health insurance,penalty和education reform”。事實上,這些詞都涉及到此次選舉的核心問題。通過否定和重復,這些問題在觀眾的頭腦中不斷地得到凸顯。候選人不斷使用否定來左右觀眾對他們的觀點、政策和態度的真實性判斷。
四、結論和啟示
本研究運用語音分析軟件Praat對2008年美國總統電視辯論中否定的韻律特征進行了韻律突顯和搭配的研究。研究發現:首先,在特殊功能的動態語篇中,否定通過韻律加強來引導和前景化新的信息,這有助于我們對競技語體的語言技巧的學習,提高感染力。其次,否定的韻律加強主要通過音高的變化,這對于學習和運用韻律突顯性具有實際作用。第三,否定的搭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否定良好的認知效果。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JGW110751。)
參考文獻:
[1]Terken,Jacques,Hirschberg,Julia.Deaccentuation of words
representing “given”information: effects of persistence of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surface position[J].Language and Speech,1994,(37).
[2]Yaeger-Dror,Malcah,Intonational prominence on negatives
in English[J].Language and Speech,1995,(29).
[3]Anita Kaufmann.Negation and Prosody in British English:
a study based on the London-Lund Corpu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
[4]Yaeger-Dror,Malcah.Constraction of negatives as evidence
of variance in register-specific interactive rules[J].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1997,(9).
[5]Kaufmann,A.Negation and Prosody in British English: A
Study Based on the London-Lund Corpu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
[6]陳樺.英語專業學生口語中的否定表達的韻律特征[J].解放軍外
國語學院學報,2005,(2).
[7]Nuolijaervi,P.,Tiittula,L.Poliitikot keskustelua esittaemaessae[J].
Tiedotustutkimus,2003,(2).
[8]Hess-Luettich,Ernest W.B.,(Pseudo-)argumentation in
TV-debat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7,(8).
[9]Wirth,P.Text worlds: representing conceptual space in
discourse[M].Harlow: Longman,1999.
(劉留江蘇徐州 中國礦業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 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