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金珠
為了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地方企事業單位對商務日語專業人才需求的詳細情況,開展商務日語專業市場調研,探索商務日語專業招生和就業形勢,完善我校商務日語專業改革與建設。
商務日語;招生就業;專業建設
隨著經濟的高速度的發展,我國與世界國間的經貿和文化交流活動日益頻繁,涉外事務越來越多,對外貿易事業迅速發展,既懂經濟貿易又熟悉專業日語的復合型人才需求也明顯增強。蘇南地區經濟發展良好,經濟增長速度快,具有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是境外投資者不斷投資建廠,對外經貿活動和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商務往來多,所以對商務日語人才的需求很大。為了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地方企事業單位對商務日語專業人才需求的詳細情況,開展商務日語專業市場調研,探索商務日語專業招生和就業形勢,完善我校商務日語專業改革與建設。
1.商務日語專業人才調研基本情況
企事業用人單位的調查情況。對企業、事業用人單位的調查表明,大量需要會日語懂商務的日語人才作為企業發展和對外交流的有效支撐。按照用人單位需要商務日語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崗位來看,依次是進出口部門、涉外單位行政部門、銷售部門等。在聽、說、讀、寫、譯等日語能力中,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口語和寫作相對更重要。
周邊同類學校辦學情況調查。通過本次調研,我們感覺到盡管我們學校與其他學校商務日語專業相比,我們師資與教學設施還存在著很大差距。但只要我們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改變辦學理念,大力引進人才,積極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并開展師生與同等院校間的互訪活動,不斷創建學生就業崗位群,建設一支富有朝氣的,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較強的教育團隊,我校的商務日語專業發展前景會日益廣闊!
商務日語專業畢業生的調查情況。對08屆商務日語專業的畢業生調查表明: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100%;95%以上的畢業生在企業單位工作,而且以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居多,一部分為中外合資企業,個別的是外商獨資企業;在企業工作的畢業生70%從事進出口貿易,如外貿業務員、跟單員、制單員等,15%左右從事涉外文書和辦公室文員工作,10%左右從事國內銷售工作;70%以上畢業生初次就業月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畢業生對商務日語專業辦學滿意率達96%以上。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商務日語專業畢業生很高的初次就業率,充分說明商務日語人才是緊缺型人才,市場需求旺盛,就業前景廣闊。
2.調研啟示
商務日語專業畢業生在長三角地區、特別是蘇南地區的需求量大,就業前景廣闊。長三角地區、特別是蘇南地區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文化底蕰深厚,交通便捷,區域優勢明顯,外經外貿活躍,大量需要既懂日語又懂商務、貿易的復合型人才。商務日語專業的“商務+日語”人才培養特色恰好迎合了這種需求,頗受外向型企業的青睞。蘇南地區經濟發展多年來持續高速增長,為各類人才,特別是商務日語畢業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就業空間。
專業建設要緊緊圍繞“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尤其要加大實訓室建設力度。專業課程的開設、學時的分配、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實踐性課程的安排等都應該以有利于學生學到和掌握專業工作技能和提高綜合素質為出發點,有利于學生適應就業崗位要求為目的。所以,商務日語專業應該學習蘇州市職業大學的做法,建設模擬實際商務場景的實訓室,讓學生能在仿真情境下迅速進入商務活動角色,實演實練,練好專業基本功,為今后走上實際工作崗位能盡快適應工作打好基礎。
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特別是教師的出國培訓。與周邊地區同類院校的商務日語專業師資相比,我院商務日語專業教師的學歷、學位結構和職稱結構基本相當,差距較大的是留學、出國的人員比例。我院商務日語專業教師人數相對來說較少,以后多增加教師出國學習機會,如短期培訓、對口交流等。
加強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商務日語專業教師要加強專業學習,加強教學研究,爭取在特色專業、品牌專業建設上有所突破。教師在上好課的同時,應多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在精品課程建設上多下功夫。利用課余時間,著眼于教學實際需要,借助以往教學經驗,在搜集積累的基礎上,編寫出適合本專業學生使用的教材和講義。
3.結合商務日語人才招生就業形式,如何加強專業建設
突出能力培養。課程體系按模塊化設置,注重能力培養這一主線,突出日語語言技能培養,商務日語技能培養,特別是學生在商務活動中的日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按能力培養要求進行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設置。
注重“雙證書”教育。根據知識能力化,能力證書化,證書系列化的要求,將課程設置與考證要求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日語考級和獲取與專業相關的各種技能證書,使專業教學以崗位職業素養的培育為重點,實現一專多能,增強學生職業競爭力,增加就業機會。
突出“商務+日語+工作技能”的專業特色。商務日語專業的人才培養在抓緊商務和日語兩項基本技能培養的基礎上,通過商務翻譯、商務日語寫作、商務日語洽談等商務日語綜合性課程的教學與實踐,將兩種技能緊密結合,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商務日語職業技能和素質。通過大學信息技術、形勢政策與就業指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的學習,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與職業道德,具備適應現代化辦公的工作能力,并學會在工作中正確地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團結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同時加強企業管理知識的培訓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社會實踐活動。為了使學生盡早了解社會,為未來走上工作崗位做好充分的準備,從而使學生更加明確學習的目的性和重要性,要求學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按照學院確定的課題進行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對計劃教學、實踐和教育的有益補充,把學生培養成為更能適應社會、更具實踐能力的人。
校園文化建設。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可以為學校教育教學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了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營造多元化文化氛圍,學院和系部大力支持和積極組織各種社團活動,如“日語角”、“文學社”等,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娛樂活動,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參加義務勞動、志愿服務以及各種聯誼活動,加強同社會各階層的聯系,接觸社會、開闊視野,可極大地活躍大學生活,改善校風、教風和學風,鍛煉大學生的各種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通過調研企業的基本狀況可以感受到在張家港的大多數外資企業都有商務日語專業人才的需求。我們將根據商務日語調研報告和招生就業形勢,著手進行課程結構及內容改革,要求做到商務日語課程要根據市場調查的新情況和職業能力的新要求,大力修改教學計劃,不斷調整、改革課程結構;根據學生需要,采用分層次教學,以適應行業人才的不同需求,形成適應經濟建設、技術進步,適應社會發展以及個性發展需要、體現商務日語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