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已經進入到“數字化”時代。數字的作用越來越大,數字越來越顯得神奇莫測。
數字究竟有什么奇妙之處,讓我們就從數字“一”說起吧。
在數字王國里,數字“一”是個最難捉摸的家伙。它歷史最長,資格最老,能組的詞最多。讓我們走近它,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吧。
“一”的讀音多變化
就它的讀音來說,它有時讀“yī”,有時讀“yí”,還有的時候讀“yì”。
你能用“√”選擇“一”字的讀音嗎?
一葉扁舟(yī yí yì) 一絲不茍(yī yí yì)
一動不動(yī yí yì) 一塵不染(yī yí yì)
“一”的意思難捉摸
說它的意思吧,它一會兒表示“滿、全、專一”的意思,一會兒又表示“同一”的意思。有趣的是,它還能表示完全相反的兩個意思:它有時可以表示“多”,有時又可以表示“少”。
下面含有“一”的詞語,你能說出它們的意思嗎?
一知半解 一本萬利 一臂之力 一字千金 一塵不染
一碧千里 一毛不拔 一年到頭 一絲不茍 一發千鈞
記得那時候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處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經常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才可以挑上一擔回家。
這句話中,“一”表示“全、滿、多、長”意思的是:____________,表示“少、小”意思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巧用“一”字破對聯
傳說古代有個縣令,經常到民間暗訪,體察民情。恰逢春節,他看到一戶人家的門上貼著這樣一副奇怪的對聯——
上聯:二三四五
下聯:六七八九
橫批:南北
縣令略一思索,便微微一笑,馬上命令差人回府取來糧食和衣物送到這戶人家中。回去的路上,差人問縣令其中的奧妙,縣令笑著回答:
差人聽后,對縣令的聰明才智,佩服得五體投地。
請你寫出縣令說了什么?
缺“一”不可
從前有個財主開了一個店鋪,他經常以次充好,缺斤短兩,坑騙顧客。為了壯大門面,他央求一位著名書法家給他題字。書法家欣然揮毫寫了個“懇”字。財主如獲至寶,將字幅掛在店里炫耀。
一天,一位老者見了這幅字,微笑著對財主說:“這字是條謎語,包含一句話。”老者說出謎底,財主才恍然大悟,一氣之下將字幅撕得粉碎。
你知道這個字影射哪一句話嗎?
由于“一”的豐富多義,古代文人巧用“一”字寫過許多膾炙人口的好詩,比如下面這一首:
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頓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詩中反復用了十個“一”字,把一個老漁翁駕著小船在秋月之下垂鉤自釣的一舉一動,寫得活靈活現,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上網搜索一下巧用“一”字的詩,摘抄一兩首,供大家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