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到過沙漠沒有?如果沒有,至少也在電視上、書上看到過吧。你們能想象大漠里荒無人煙、寸草不生的情景嗎?那是怎樣一種蒼涼與悲壯啊。可是,你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羅布泊,在一千多年前并不是一片荒涼的沙漠,而是一片巨大的湖泊,在湖泊的南邊,有一座繁華的、充滿神秘色彩的城池,它就是被稱為“東方龐貝”的樓蘭古城。
樓蘭古城曾經輝煌一時,可是后來卻被沙石淹埋在地下長達一千多年……
(想象中的樓蘭古城)
【拂去歷史的灰塵,揭開樓蘭的面紗】
1900年3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帶著他的探險隊到羅布泊考察。一天,他雇傭的驢工兼向導、維吾爾族農民艾爾迪克發現自己丟失了一把鐵斧,于是不得不回頭去找。三月的羅布泊干燥寒冷,風沙吹打在臉上生疼,艾爾迪克仔細地在沙地上找著斧頭。這時他發現地上有一塊突起的東西,他興奮地以為找到了斧頭,便跪下把四周的沙石挖開。挖著挖著,他發現,這個東西不是斧頭,上面還有美麗的紋路。
艾爾迪克很激動,以為找到了寶藏,趕緊跑去把斯文?赫定叫過來。斯文?赫定疑惑地走過來,他半信半疑地繼續挖下去,結果他驚奇地發現了美麗的木雕、織物、錢幣。他遏制不住興奮,與隊友們緊緊地擁抱,他知道他要有大收獲了。但是由于探險隊帶的食物儲備不夠,他們不得不戀戀不舍地離開羅布泊。
一年之后,斯文?赫定經過精心準備,信心滿滿地再次向羅布泊進發,在原來發現錢幣的地方開始挖掘考察。經過一個多禮拜的不懈挖掘,他獲得了大量文物材料。經過文物鑒定,他向世界宣布,這里便是史書上記載的樓蘭古城的遺址。
艾爾迪克無意中的一挖,卻讓他挖出了塵封在沙漠里一千多年的秘密。從此,樓蘭不再是個傳說。
【樓蘭為什么會消失?】
古老的樓蘭,在一千多年以后終于重見天日了。
在樓蘭遺址中,著名的“三間房”仍然保持著當年的大致輪廓;城中的佛塔盡管被風化成一座巨大的圓柱形土堆,但仍然屹立在風中;遍地的建筑遺骸,凜冽的風沙,這些都在告訴我們這里曾經多么輝煌。
翻開歷史,我們會發現樓蘭與古代的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是光榮的“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樞紐,它曾經擁有大量的人口和財富。唐代大詩人王昌齡曾在《從軍行》(之四)這首詩中寫到:“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可見樓蘭在歷史上意義有多大!
這樣一座繁華的古城,為什么突然就消失在沙漠中了呢?
專家們對此作過許多研究,至今不能得出完全確定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古城的消失與自然環境的惡化、水資源的缺乏密切相關。由于樓蘭人過度地砍伐樹木,破壞自然平衡,造成樓蘭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水源,樓蘭人不得不離開這美麗的城堡,移居到其他地方去。遺留下來的樓蘭城,便被沙石淹埋起來。
所以同學們,我們在贊嘆樓蘭輝煌傳奇的同時,一定要記住樓蘭給我們的教訓。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樹木,節約水資源,因為地球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