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年三十那天,出現了一個非常非常可怕的妖怪——夕,它冰凍了整個大地。在人們的期盼下,有一位英雄挺身而出,經過一番搏斗,他趕跑了怪獸,還給人們一片安寧。
2012年春節晚會上的這個節目——《除夕的傳說》講述了除夕的由來,節目中扮演威風凜凜的大英雄的這位哥哥名叫韓庚,你想知道舞臺下的他更多的故事嗎?
揚帆啟航
韓庚是來自黑龍江的赫哲族少年,從小就喜歡舞蹈。1996年,韓庚小學畢業,如愿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于是,這個12歲的少年只身前往北京,開始練習中國傳統舞蹈、芭蕾舞、中國武術等。學習期間表現優秀的他,多次隨團到美國、俄羅斯等地演出。
2001年的時候,韓國最大的一家經紀人公司在中國舉辦了一次選拔大賽,在這次大賽中,韓庚脫穎而出。
“要去報名時,我還是一個學生,就是想參與一下,看是不是有機會,或者爭取多一個機會,是以這種心態去的。沒想到真的會被選上。”
看似幸運,背后體現的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異國打拼
兩年后,19歲的有志少年,滿懷對藝術的憧憬,在身無分文和不懂一句韓語的情況下飛往韓國,進行唱歌、舞蹈、演技等各方面的練習和培訓。
就這么離開了祖國,就這么再次孤身一人踏上征程。這一次,他是來到了一個文化、習俗乃至語言都完全陌生的地方,那注定是一段漫長而艱難的歲月。每天的生活,從宿舍到訓練場地,從訓練場地回到宿舍,兩點一線,單調艱辛。開頭幾個月,由于語言不通,他連找個人說話都很困難,大年三十,也只能一個人在宿舍吃泡面。第一次在韓國過春節的時候,韓庚在電話中哭了很久,才終于開口說了一句:“媽,新年快樂。”
作為正式進入韓國演藝圈的中國第一人,韓庚清楚自己面臨的壓力,他坦言:
“因為我是在SM公司,也是第一個出道的中國新人,所以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做好!”
他把壓力變為動力,更加刻苦地訓練著,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四個小時。有一次,他練舞練到膀子疼,也沒有當一回事。后來因為身體不適去醫院做檢查,這才發現膀子前端骨折過,而且都已經快長好了,傻乎乎的他居然還挺開心:因為骨頭自己長好了就不用醫治,省錢了。
2005年11月6日,韓庚隨組合“超級少年”出道。作為第一位正式在韓國出道的中國人,他成為組合的亮點。
在韓國奮斗的歲月里,韓庚始終以自己是個中國人而自豪,每次獲獎他都用中文發言,在自己的宿舍里也總掛上中國國旗,并經常在文藝演出中表演中國的民族舞和武術,宣傳祖國的文化。因為愛國,韓庚曾被韓國廣播電視臺評為最受歡迎的外國人,并擁有了一批忠實的觀眾,也贏得了國內不少人的喜愛。
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祖國的愛的呢?
回歸之路
然而,韓庚的演藝征途卻是坎坷的。由于韓國法律對外國藝人的限制和簽證問題,韓庚只能上兩個電視臺,出鏡率低,甚至被要求戴著面具演出。經紀公司在人身權利上也對他作了諸多限制,最讓他難以容忍的是——不讓他回國。
2010年,韓庚選擇了離開韓國,回國發展。他的突然出走,引起了組合中一些成員的不理解與憤怒。面對朋友的誤解,韓庚內心也很痛苦:
“不管他們是否諒解我,我都理解他們。我至今還會經常想起他們所有人!”
回到心愛的祖國,韓庚的事業蒸蒸日上,已連續參加了兩屆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早在2008年,他還參加了北京奧運會的相關宣傳活動,并作為北京地區的奧運火炬手進行火炬傳遞。
韓庚非常珍惜祖國給予他的這些榮譽,也希望能夠回報祖國。在2008年2月的雪災、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他都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為災區人民傳送溫暖。
韓庚是中國千千萬萬的80后青年中的一員,他們在逆境中默默地奮斗著,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我是中國人,我愛著我的祖國。他們和你我一樣,沐浴著陽光成長,通過自己的不懈奮斗,最終讓夢想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