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漫畫家卜勞恩(E. O. Plauen)的一幅畫:一只鳥在忘情地唱歌,一只很兇的貓卻不允許它唱歌,但小鳥沒有理睬,一直唱歌。這只貓悄悄溜到唱歌的小鳥身后,一口把它吞到肚里去了。接下來,我們在這幅畫上看到:這只小鳥從貓的肛門里鉆出頭來,它的嘴巴依然在唱歌。
這幅看似夸張的畫,卻表達了一種很高品質的精神要求。這只小鳥內心里有一首歌,它必須把這首歌唱出來。
心理學家克雷格(Erik Craig)在存在主義心理學大會做了一場演講,演講中,他問了一個問題:小鳥為什么要唱歌?
聽眾做出各種各樣的回答。
最后克雷格自問自答道:小鳥為什么要唱歌?因為它有一首歌。
克雷格的回答不是當今社會流行的“腦筋急轉彎”,其中有很深的“存在”意味。所謂“存在”,就是關注人生最根本的方面,如:一個生命為什么存在?對于小鳥來說,它存在的意義就是唱歌。而對一個人來說也一樣,生命的意義就是唱自己的歌。
狼爸爸
有一次我和妻子一起去學校參加一個家長會。這天,學校請了一位從事兒童輔導的心理專家來給家長們講課。這次課堂上,有一個學生家長(是一位爸爸)向心理老師講了一件讓他很生氣的事情。原來,就在他來參加家長會之前,他在女兒的抽屜最底層發現一幅漫畫,看到這幅漫畫,爸爸氣得沒有辦法,就跑到學校來,馬上要去找女兒算賬。
心理老師問明了原由:原來,這位爸爸為了讓女兒學好鋼琴,每天都站在女兒面前看著她彈琴,對女兒要求十分嚴格,自己也不辭辛苦,覺得這是為了女兒好。然而,女兒卻畫了這樣一幅畫—— 畫中,一只小羊在那里彈琴,一個老狼站在小羊旁邊;小羊顯得可憐巴巴,老狼卻是青面獠牙,舌頭伸得長長的,惡狠狠地盯著彈琴的小羊……
心理老師看了這幅畫,反而笑了,對這位爸爸說:在你女兒放學之前,你趕快回家,把這幅畫放回原來的地方,原封不動,就像一切都沒有發生一樣……
聽了心理老師的話,這位父親十分驚訝,一臉惶惑。
心理老師對這位爸爸說的一句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出口”呀。
現在,想起這句話,我便想到了“小鳥為什么要唱歌 ”。
不許唱歌
顯然,這個小女孩內心里有苦惱,她感到壓抑,就用這種隱秘的方式把情緒表達出來了。如果沒有這個出口,那壓抑的情緒會累積起來,可能在某一天以更為激烈甚至極端的方式爆發出來。
許多人有各種類型的心理困難,其根源往往在于,受到太多壓抑,卻沒有表達的渠道。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為了實現某一個目標,他變得越來越強求自己,越來越違背自己,以至于變得像一只小鳥不能唱歌了。
我這些年來從事心理輔導,發現一個普遍的情況:許多父母對孩子面對的壓力和內心的感受全不知情,還在不斷給孩子加壓,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結果,當孩子出現心理癥狀,他們卻不知所措。在中國社會,許多心理癥狀的根源,總跟高中時期受到過大的壓力有關。學習壓力過大是一個原因,缺乏情緒疏導是另一個原因。
生命有多樣的需要,成長的條件就是,這些基本的需求能夠得到適當的滿足,而不是試圖用“一枝獨秀”取代生命的“全面蓬勃”。特別是到了高中時期,我們的教育變成了對孩子的強求,壓倒一切的聲音就是讓他們為單一的目標(考學)奮斗,限制甚至禁止孩子的其他需求。這給許多人造成了內在的傷。當人們陶醉于教育帶來的片面、表面的成功時,對生命受損害的情況卻隱而不察。也就是在高中時期,許多人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它的基本話語如:為了一個目標,必須豁出一切;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人成功了,什么都有了;考上(好的)大學才是成功,考不上就沒有出路,就會被人看不起;世界是不安全的,一個人必須擁有許多的“證”來應對競爭的時代……所有這些話語,聽起來都很有道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許多例子來證明,因此,它們變成了我們孩子的生活風格。
在本質上,當今的教育,受到不安全感的驅動,它的結果是,為了成功,損傷生命。人們只看到表面的成功,卻看不到背后的損害,虐害者看不到,受害者也看不到,不覺之間,受害者正在變成虐害者。我們的孩子,曾經是會唱歌的小鳥,因為長期不被允許唱歌,他們慢慢變得不會唱歌了。他們不會唱歌,不敢唱歌,也會要求其他小鳥不要唱歌,成了壓抑小鳥唱歌的人。最開始,他們勸導要唱歌的小鳥,說:為了實現一個更重要的目標,可以忍著不唱歌;后來,他們會讓一只小鳥因為唱歌而感到羞愧——在周圍,有許多小鳥已經噤若寒蟬了,在這個時候,你竟然還有心思唱歌;最后,他們說:一只非要唱歌的小鳥該有多傻呀,它會為此付出代價的……
無歌可唱
當一個社會接受“小鳥不必唱歌”的時候,唱歌的人就會受到壓制。前面提到卜勞恩的那幅畫,也就是他的歌。卜勞恩本人也是一只小鳥,他認為,是小鳥就要唱歌。一只小鳥要唱歌,是因為它有一首歌。如果無歌可唱,還是小鳥嗎?如果一個社會,一種教育,它就不是健康的社會、健康的教育。然而,卜勞恩真的為自己唱歌付出了代價:他自己唱歌,也為更多的人爭取唱歌的權利,后來被一個不允許人唱歌的人殺害了,這個人就是希特勒。希特勒有一個目標,他要所有的德國人都不要唱自己的歌,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做人上人,做人類之上的人類。
好的社會,好的政治,好的教育,不會強求人為實現某個單一的目標而壓制甚至犧牲個體的需求,而是尊重生命的自然需求,讓每一只小鳥唱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