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全日制普通高校共1900余所,本科院校700余所。其中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行列的有120余所,列入國家“985工程”建設序列的有39所。這些院校代表了我國高等院校的最高辦學水平和科研實力。
在我國院校林立的高教江湖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無疑是王者中的王者。無論是師資、學科設置、就業,還是對外交流、學術氛圍,都高出其他高校一截。當然,要想跨過王者的門檻,超強的實力是你必不可少的。一般情況下,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要高出各地錄取分數線100分左右,各地狀元、奧賽冠軍等自然也會被收入麾下。緊隨其后的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等,均為 “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財政重點傾斜,雄厚的辦學實力在國內屈指可數,部分學科的科研實力已經步入世界領先行列。
當然,并不是所有一本院校都能像上述院校那樣獲得國家財政的重點支持。一些院校在排行榜上的名次沒有那么靠前,在全國的名氣相對也沒有那么大,但是他們立足其所在地區,依托當地資源,重點發展某些特色學科。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也擁有在全國數一數二的優勢專業。比如天津醫科大學的醫學影像學、河北工業大學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延邊大學的朝鮮語、廣西大學的生物工程等。這些優勢專業大多與國家重點學科相輔相成,從國家重點學科中衍生而來。
國家重點學科是教育部評定二級學科的最高等級,教育部對該學科的教學、科研條件有極高的要求,一旦某個二級學科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即表示教育主管部門認定該校該二級學科的科研實力達到國內頂尖水平。但入選并不代表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教育部會定期在全國范圍內選聘學術水平高、辦事公正的有關專家對該校該學科進行評估,如果不符合要求,重點學科就有可能在下一輪的評選中被撤銷。
此外,選擇學校、選擇專業與當地優勢產業也有密切關系。考生所選專業如果能與當地優勢產業很好地對接,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著該專業在當地能夠較好地實現“產學研”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同樣也意味著該類產業集群效應大,人才需求量大,可以為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便利。
相反,如果所選擇的專業在當地沒有很好的產業支撐,即使是很熱門的專業,也有可能面臨無業可就的局面。例如,有考生當年高考時選擇了在當時比較熱門的制藥工程專業,但由于學校所在地區的生物制藥企業不多,即使有需求,也大多集中在高學歷的研發領域,再加上考生本人不愿意去外省就業,以致畢業后不得不選擇轉行。
本期《求學》整理了部分“211工程”建設高校的國家重點學科、優勢專業和地緣優勢產業,以期為大家的院校選擇和志愿填報提供幫助。由于版面有限,下表中涉及的院校主要為部分綜合類、理工類、農林類和醫藥類院校,欲了解其他綜合類、文法類、師范類、民族類院校請參看本期《求學》文科版。此外,軍事系統的三所院校——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和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未列入此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