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城武漢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玩在武大,學在華工,愛在華師。華工,指的便是昔日的華中理工大學,如今的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自2000年由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和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并以來也就短短11年的歷史。它的前身則要追溯到1953年建立的華中工學院和1907年創建的上海德文醫學堂(如今的同濟醫學院),想必這兩個學校的名字大家一定有所耳聞。
與武大曲曲折折的校道不同,華中大的每一條路都筆直得不可思議,校園的設計者以道路兩側地磚的不同顏色標記方向,校園雖大,可是你不會迷路!不難看出這里的一草一木都體現著這個60年歷史的理工院校的嚴謹。同時,華中大擁有規模位居亞洲第一和第三的“東九”和“西十二”教學樓,擁有華中乃至華南最好的同濟和協和兩所附屬醫院,自己的產業園區更不在話下。
作為老牌工科院校之一,華中大的機械專業在全國名列前茅,機械學院也是我校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有句話叫“中國機械,華工制造;華工機械,制造中國”。 華中大機械學院有五位院士坐鎮,實力強大,早期工作主要針對大批量生產自動線和各類專用機床;70年代,在我國首次自行研制出立式和臥式加工中心;80年代,開始將信息技術引入傳統的制造業并成為國內最重要的研究力量,在CAD/CAM(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柔性自動化、精密加工以及數控方面開始艱苦的創業;90年代,華科機械在制造業信息化、激光加工自動化、大型醫療裝備方面的研究富有成效,尤其是在數控技術和制造業信息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今天已形成相當規模的產業,總產值已超過5億元,在數控和CAD/CAM/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計劃)方面當屬中國高校之最;進入21世紀后,華科機械成為國內在相關研究領域的排頭兵。“華中數控”也領銜全國,成為“華工科技”之后華中科技大學的第二支高校股。
華中科大的電氣專業是我國“電氣四虎”之一,擁有躋身世界四強的“脈沖強磁場實驗室”,今年該實驗室新增國家973項目“多時空脈沖強磁場成形制造基礎研究”,該研究將促進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大型復雜板管類零件制造技術的突破與跨越式發展。而新興的光電子技術領先全國,光電子學科擁有全國最高等級的國家實驗室,“中國光谷”便坐落在此。每年至少有一位國家領導人前來視察,我國九大常委中已經有七人蒞臨過這里,溫家寶總理還在這里參加了校學生會主辦的大學生科技節開幕式。
“學在華工”也絕非浪得虛名。每年華中科大開學早放假晚,可自習室從來都是坐得滿滿當當,同學戲稱“在這里花的學費超值”,數量眾多且豐厚的獎學金會讓你的付出有立竿見影的回報。正因為如此,華中科大的學生在世界500強等知名企業中非常搶手,招聘季來臨時,甚至出現過一日內有20多家企業“扎堆”招聘的情況,其中不乏寶潔、強生、IBM、通用等世界知名企業。
這里還是創業者的搖籃,在2011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富豪排行榜中,華中科大以五位校友的數量名列第一,武昌分校也不落人后,名列第五。
如今華中科技大學將作為建設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試點單位,在2011年華中科大和武漢大學同與武漢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與武漢市共建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國家實驗室、生物技術研究院、生態城市研究院等自主創新平臺;同時開展高端人才培訓,利用校友會等活動為武漢“招才引智”,共同推進產學研一體化。“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華中科大校訓的出處,也是華中科大學子的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