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表,已經快十點了,還有半個小時圖書館就要閉館,時間總是趁你不知不覺就悄悄地溜走了,我開始收拾書包準備回寢室,再看看四周,同學們依舊在埋頭奮筆疾書……為了不打擾到其他同學,我輕手輕腳地走出了圖書館。我想到學校的圖書館,心里就充滿了自豪之情。三峽大學圖書館是中國大學中最大的單體圖書館,共有七層,閱覽座位達4000多個。即使這樣,圖書館的座位還是長期爆滿,甚至處于缺乏的狀態。也正是因為這樣良好的學風,使得三峽大學這所年輕的大學在短短十余年就成長壯大,成為水電特色與優勢明顯、綜合辦學實力較強、享有一定社會聲譽的地方綜合性大學。
三峽大學地處長江之濱、三峽工程之側的世界水電之都湖北宜昌。這里有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有宏偉壯麗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以及湖北省最大的清江隔河巖水電站。地方水電、旅游建設如火如荼;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歷史悠久;中醫藥資源和特有的生態環境資源豐富,為開展教學、科研,發展特色學科專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三峽大學正是充分利用地利條件,長期堅持“依托三峽、突出水電”的發展戰略,努力打造水電類學科特色和優勢,在服務三峽工程、湖北清江流域水電開發和國內外大型水電工程的建設中,形成了穩定的科研方向,匯聚了高水平的學術隊伍,獲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學校僅針對三峽工程研究就提出了大江截流仿真技術、混凝土高坡綠化技術、后三峽地質災害及水生態環境技術等應對技術,攻克難題100多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學校從建校以來針對三峽庫區的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進行了長期而系統的科學觀測與研究,成功預報了新灘等三峽庫區重大滑坡災害,為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預測預報及防治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表彰與嘉獎,“新灘滑坡臨陣預報”等多項研究成果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針對水電站的動力設備、生產過程、運行狀態等進行了仿真建模、仿真算法及仿真平臺的研究;針對三峽工程建設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開展了人工邊坡及水庫消落帶生態回復研究及技術開發工作;針對庫灣支流水華問題,進行了水華暴發機理及水庫生態調度方法的研究。
近年來,三峽大學在注重水電特色發展的同時,也沒有忽略其他方面的發展。三大學子在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全國數學建模競賽、結構設計大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挑戰杯”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各種競賽中收獲了累累碩果。僅2010和2011兩年,三峽大學就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8項、二等獎25項,名列省屬高校第一名、全國高校第五名的傲人成績。
社會聲譽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讓近年來三峽大學部分專業進入第一批招生,生源充足,招生形勢良好。三峽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2%以上。水文與水資源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輸電線路)、法語、醫學影像、護理、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建筑學等專業就業率均達到100%。人才培養質量已呈現出“出口暢、進口旺”的良好態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三峽大學一直秉持著“求索”的校訓,“求索”是三峽大學文化精神的內核,更是中華民族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具有積極意義的人文傳統和科學精神。三峽大學將一直堅持不斷求索的獨特理念,傳遞出教育目標與辦學理念方面的個性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