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梁穩根續王傳福之后再一次登上了中國首富之榜,大三學生劉嘉憶解決了困惑世界幾十年的數理邏輯難題,楊雨登上了百家講壇,邱冠周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中南大學經過十年的成長已碩果累累,桃李滿天下。中南為國家的有色金屬、醫療衛生、鐵路建設和運輸等行業培養了大批杰出的人才。
在好萊塢的科幻片中,你也許曾見過這樣一幕,病人在就醫時,只用掃描人體攜帶的存儲有藥物代謝及藥物療效相關的個體基因“名片”,醫生就能查明人體與疾病“作戰”實況,并將依此開出更精細的藥方。而在現實中,這項技術即將來到我們的身邊。這就是由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周宏灝院士領銜的團隊,歷經20余年研制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基因診斷芯片”,這也是世界上首塊可指導高血壓病個體化藥物治療的基因芯片。它將既往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傳統藥物治療模式向“量體裁衣,因人施治”的現代個體化藥物治療模式轉化。目前這項技術正在向惡性腫瘤、糖尿病等對診斷和用藥要求精細的疾患發起總攻。作為“南湘雅,北協和”的湘雅學派,近百年來造就了張孝騫、湯飛凡、謝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醫學專家。新中國成立以來,共為三名為國家做出杰出貢獻的醫學家發行了中國現代科學家紀念郵票,其中有兩名畢業于湘雅醫學院。
而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研究出的橋梁時變系統橫向振動分析理論,則體現了中南大學在交通工程方面的造詣。該理論解決了近年來,隨著鐵路的提速,部分橋梁橫向振幅大大超過《鐵路橋梁檢定規范》規定的行車安全限值的問題,目前已經有九江長江大橋等30多座橋梁的橫向剛度分析及10多座鋼板梁橋的加固效果計算采用了這個理論。
除此之外,與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 并稱中國第一的“齊次可列馬爾夫過程”也是由中南大學教授侯振挺開創,他在概率論研究中,提出了有極高應用價值的“立過程唯一性準則”的一個“最小非負解法”,震驚了國際數學界,被稱為“候氏定理”。
十年來,中南大學的科學研究取得了3項國家科技一等獎,三十多項國家科技二等獎,更重要的是這些成果都轉化成了生產力,為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追尋祖先的足跡,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第一枚運載火箭升空,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都有著這里的貢獻。
這是知識的海洋,夢想的天堂。這里有17位兩院院士,8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8位長江學者,20位國家杰出青年,上千名教授與你暢游于知識的海洋,共舞于科學的花園。每年高考過后,許多學子翻山越嶺,渡江跨海來到中南,只為在這里種下一棵希望的種子。學校還會選派一批優秀學生出國留學或是到國內知名大學交流學習;并不定時邀請學科著名專家學者,開展各種講座與學術報告。
這里是自由的天空,同學們就如鳥兒一樣在天空翱翔。中南的選課自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權。同一門課程多個老師任課,同學們可以選擇不同老師在不同的時間上課,也可以選擇不同老師在同一時間上課,更可以同一老師在不同時間上課,跨專業,跨學科的學子一起上課屢見不鮮,同學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選修課。另外,中南大學實行大類招生,若是一年后發現自己不喜歡本專業,成績在年級前30%的學生還有機會轉大類專業。
巍巍岳麓,滔滔江水。中南就像一個活潑的青年,他經得起波浪的打擊,經得起風雨的蹂躪。他是一個詩人,漫步在湘江湖畔且歌且吟;他是一位智者,攜手學子在岳麓腳下放飛青春夢想。融入中南大學,實現人生理想,經過十年的奮斗與拼搏,中南大學早已悄悄地駐扎在了人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