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倦了書本、課堂和按部就班的實驗,你是不是很想到真正的工作場所試煉一番?校企合作的實習基地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最佳場所,也是學校科研實力的最好證明——企業期待通過與高校的合作獲得最新的學術指導和科研成果;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許多大學每逢暑假前都有兩周左右的實習周,眾多實力雄厚的單位與學校合作建成的實習基地自然成了學生們最好的試煉場。實習基地何其多,小編帶大家瀏覽若干飽眼福咯。
中國傳媒大學與南京廣電集團的教學科研實習基地
由中國傳媒大學與南京廣電集團共建的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明年起將正式落戶南京,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產業、節目創新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
中國傳媒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也是中國信息傳播教育的最高學府,一直致力于廣播、電視、電影、網絡、出版、報刊及新媒體等高層次傳媒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南京廣電集團擁有8個電視頻道、6套廣播頻率,以及報紙、出版社、移動電視、網絡電視等多種媒體資源,節目類型豐富,在視聽市場具有地域優勢。雙方合作之后,南京廣電集團將成為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實習基地,青年教師和博士生的掛職舞臺;而中國傳媒大學除了提供人才培訓之外,還將在節目制作、節目評估等方面為南京廣電提供智力支持。此外,雙方還將共同研發相關的傳媒項目,實現產、學、研的全面融合。
海門通光集團與同濟大學共建的實習基地
2011年12月13日,海門市通光集團與上海同濟大學簽約,聯合成立“同濟大學本科生實習基地和海洋開發技術合作項目”。同時,通光電子有限公司與濱海新區簽約了海洋網絡裝備項目。
同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在海洋領域擁有強大的人才資源,在海底觀測、海工裝備、光通信等領域也有著卓越的成果。雙方合作簽約建立實習工地,互通有無,實現產、學、研、用的密切結合,一方面為同濟大學研究生提供實習基地,同時雙方為滿足國家海洋開發和海洋災害的預測技術研究展開合作。
通光海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多項國家專利。目前中國第一根最長的100公里深海光纜已投入使用,標志著中國海纜已步入新的高度,通光海纜在行業內被稱之為中國海纜第一品牌。通光海纜還承擔了為客戶解決高難度海纜搶修任務,打破了被國外海纜壟斷的尷尬局面,為國內乃至國防提供了可靠穩定的保障。這次簽約的海洋網絡裝備項目總投資10億元,產出將達到20億元。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與生活新報合作的就業實習基地
為了讓學生有更多學習實踐的機會,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與《生活新報》聯手,將把生活新報社建成藝術與傳媒學院的就業實習基地。新報總編輯陳磊榮譽受聘為該院客座教授。
昆明理工大學的文科學院和藝術與傳媒學院現在共有在校學生1200名。“作為昆明本土的重點大學,我們從來都將學生按全國重點大學的標準來培養。每個學期我們都會組織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參加。我們希望通過與新報的合作,能給我們的學生帶來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能獲取更多就業和市場的信息,為他們之后的就業之路奠定良好基礎。”在就業基地簽約儀式上,許佳對此項合作期待萬分。
陳磊則表示,人才是打贏市場戰的第一要素,所以,他希望藝術與傳媒學院今后能成為為新報輸送新鮮血液的重要基地。同時,對于現在的新聞傳媒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教育應該從什么方向發展,身為客座教授的他將會給予一些建議和指導。
中國工商銀行與西交利物浦大學共建校內實習基地
繼與匯豐銀行、渣打銀行達成實習生培養合作計劃后,西交利物浦大學又與中國工商銀行強強聯手,共建校內實習基地。2011年12月13日下午,中國工商銀行—西交利物浦大學校內實習基地揭牌儀式暨實習生現場招募會舉行。
西交利物浦大學位于蘇州,是一所以國際化為特色的大學,主要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積極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科技和管理服務。校內實習基地的成立將為該校學生提供金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鍛煉平臺,同時該校相關金融學科的建設也將為工行的發展提供前沿理論支撐。
中國工商銀行蘇州分行每年將為西交利物浦大學金融財會專業學生安排3~4次實習活動,地點為蘇州大市范圍內所有營業網店。首期實習培訓將于2012年元月正式開始,提供的實習崗位有個人貸款助理、人民幣和外幣核算助理、對公信貸助理等,工作地點為園區支行。中國工商銀行蘇州分行行長朱春華說:“西交利物浦大學學生的英語水平、國際化視野、團隊合作意識、主動創造性等都令人印象深刻,為工行拓展海內外市場均創造了有利條件。希望同學們在工行實習期間能得到更多的鍛煉,同時也希望西浦學生日后能成為工行的一員,我們合作起來為中國的金融業發展作出貢獻。”
太原市救助管理站建社工大學生實習基地
2011年11月23日,太原市救助管理站社工大學生實習基地成立。今后,太原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學院社工專業的老師和同學們將走進太原市救助管理站,運用專業理論和技巧,為流浪孩子們提供生活、居住、學習、娛樂方面的幫助。
實習基地的建成將推動太原市對流浪未成年人的保護和救助工作,并努力在此領域為全省提供借鑒和參考。“在救助站建立社工大學生實習基地,可以讓工作人員與大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達到專業理論與實踐經驗有機結合,多層次多水平地開展社會工作。”太原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員介紹,社工專業大學生將通過走訪、交談、輔導培訓等途徑開展親子教育、文化教育等,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服務,拓展空間,推動太原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發展。
四家廣告企業成為蘇州大學實習基地
去年,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與滄浪區內的世東傳媒、華方傳媒、金誠傳媒以及互聯印象科技有限公司這四家廣告傳媒企業,共同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就業實習基地。首批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的140名大四學生將陸續進入這四家企業實習。實習后,企業與學生將根據雙方的意愿進行自主就業選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滄浪區人社局的相關政策,這些學生在實習期間還能向區人社局申領570元/月的生活補貼費。另外凡是學生在實習結束后,能留下來正式被企業聘用的,企業的帶教老師也可申請每月150元/月的教學補助費,為期一年。
據統計分析,到目前為止,滄浪區內廣告企業數達437家,從業人員達3500余人,年廣告營業額超過25億元,年均增長率達30%以上。隨著轄區內廣告傳媒業的高速發展,人才急缺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尤其是高、精、尖廣告企業專業人才大量缺失,即便是普通策劃、設計人才也相當難找。與此同時,由于應屆畢業生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和工作經驗,加上對用人企業收入與需求又不太了解,造成一方面大學生就業難,另一方面企業又招不到合適人才的局面,兩者的矛盾日益擴大。廣告企業實習基地給了學生一個直接進入市場接受檢驗和鞏固所學的機會,也給了企業一個觀察、判斷學生能力的緩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