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整體教育水平稍遜英美,我是知道的。但,我這個熱愛電影的“瘋子”, 厭惡好萊塢的工業化,迷戀法國電影的藝術性,所以,還是選擇了法國。
在2011年全球高校排行榜上,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大學里,荷蘭、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所占的比重都比法國高。但若要比藝術領域,以上國家都得讓法國三分。法國是一個傳統的藝術大國,它所提供的藝術教育,尤其是美術設計方面的教育質量之高一直為法國人所自豪。不管是純藝術的美術、油畫、雕塑,還是服裝設計、平面設計,都兼容近千年的藝術氣息和敏銳的時尚理念。來法國學習藝術和設計絕對能讓你大開眼界。赴法國學習工業美術、廣告設計、產品設計、裝潢、視覺傳達設計等專業的中國留學生人數每年都在增長。除了藝術教育,選擇理工類、商科、管理類專業的中國留學生也非常多。
法國的大學分為綜合性大學、高等商業與管理學院、高等專業工程師學院、高等藝術院校等。法國90所綜合性大學中有87所為公立大學(不收學費,只收取注冊費),是中國學生留學的首選,我所在的巴黎第八大學就是公立高校。私立的高等商業與管理學院在教育質量、就業情況上均優于綜合性大學,但前者的學費和入學要求也更高,國內高中生一般要先讀完兩年預科,再通過學校的入學考試才能就讀。
西方的教育向來以重視能力培養、強調個性化著稱。在法國學習,把概念和條條框框背得滾瓜爛熟是毫無用處的。題海戰術在這里絲毫派不上用場,只有對定理、問題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比如,電磁學的考試會考到微波爐的加熱原理,波動學的考試可以涉及雙簧管中聲波的具體傳播特性以及簧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機械力學可以考到直升機螺旋槳的原理等問題。
我學的電影專業并不像在國內那樣分為導演、編劇、攝影等方向,而是分為劇情片、實驗片和紀錄片三個方向。這三個方向的區別僅僅體現在導演工作坊和導演練習課這兩門課程上,其余的課程,三個方向的學生可以隨意選擇。更重要的是,這三個方向并不是選定之后不能更改的。如果你愿意,只要時間不沖突,三個方向的導演工作坊和練習課你都可以參加。至于我究竟學的是哪個方向,人們會從我的Dossier(作品集)看出來,是拍了劇情片、實驗片還是紀錄片,或者都有涉及,看完一目了然。
在中國,我們花了三年時間攻克高考,卻要在短短幾周內決定未來四年學什么,還要和未來的職業掛鉤。可在近乎封閉的校園環境里度過十二年的我們怎么能確定自己是搞攝影,還是當編劇,或是當導演?如果你是在法國,只要你愛藝術,那么你的學生證上就會寫著你是Art(藝術)學生,能夠在大學期間選擇關于藝術的所有學科,上所有的課,直到研究生階段你再確定以后要做什么。不管你學什么專業,這里都會充分尊重你的選擇,并給予你最好的教育。
法國教育好,要去不容易。在我看來,留學法國最大的阻礙是語言。你學了近十年的英語在法蘭西領土上基本被宣布無效,許多法國人明明懂英語卻因為各種文化原因不肯說,就像你用普通話問路,對方堅持用方言回答你一樣。出國之前,我曾參加過500學時的法語培訓,且通過了TEF考試。但是,正如高考英語考140分不能說明英語好一樣,TEF考試合格,也只是讓我跨過留學門檻而已。我在法國的語言學校惡補了一年,不僅要會說,更要會聽——一句很簡單的話,如果一字一句地說,一般可以意會;可法國人講話的時候,都是一串發音全連起來的(叫做“liaison”),那聽起來簡直是另一種語言。
法國是浪漫而自由的,一如12月的射手座。如果說,在英美等國家留學,緊張的學習會讓你不時回憶起高三煉獄的話,在法國則會讓你閑適得如置身天堂。這里沒有太大的學習壓力,大部分時間你都可以像靜靜的塞納河般悠然自得,沖調一杯溫暖醇香的咖啡,享受午后的怡然,品味異國的風情、文化。
說到文化,不得不提法國的圖書館。法國人嗜書如命,每個街區,甚至許多居民小區都有自己的圖書館,藏書十分豐富。出入圖書館不需要任何手續,各種各樣的書整整齊齊地躺在書架上,等待愛書之人翻開。在學習間隙,我總會到附近的圖書室去看書,順便帶上自己的作業或者法語教材,細細品味午后時光。
法國的文化還體現在博物館上。她是世界上博物館文化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盧浮宮、奧塞博物館和蓬皮杜中心,還有許多讓人拍案叫絕的小型博物館,比如收藏著世界各地撲克牌的撲克牌博物館以及釣魚者的樂園——垂釣博物館、玩偶博物館等,甚至還有全球唯一一家贗品博物館。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于萬國博覽會的某個展廳,不僅能飽覽馳名世界的香水、鐘表、皮具,還能看到汽車配件、家用電器、運動器械等。每個產品都有兩個版本,一件真品,一件贗品,并附有一段教參觀者辨識真偽的文字。千奇百怪的博物館一如法國多彩文化的縮影。
無論你是向往法國的浪漫自由,還是傾慕她的異域文化,或是想學得真才實學,哪怕你對藝術并不十分感冒,法國都是一個可以讓你圓夢的地方,她能給予你的,比你想象的更多。
法國不是完美的。巴黎某些區域治安相當差,比如我學校所在的區域。有人跟我開玩笑說,身上帶超過30歐元現金,相當于“自殺行為”。
地鐵站像平時一樣,幾乎沒有人。一個男人插著兜,走近我。
“你是學生么?”
“???”
“你是學生么?是要去學校么?”
我有不祥的預感。“是?!?/p>
他走近我,盯著我手中的地鐵卡。“你手里面是什么東西?”
我張開手。地鐵卡和我包里的DV相比不值錢。
“你是哪里人?中國人?越南人?”
“中國人。”
“你好,謝謝。”他用中文說,對我笑,“你學什么?”
“電影?!蔽冶鞠胝f人類學之類的,但實在不會說。法語沒學好,撒謊都不會。
“幾點了?”
他是想要我亮出手機嗎?我指著不遠處的時刻牌,示意在那邊能夠看到時間。他沒有去看,顯然他根本不想知道時間。
我挪動了一下書包,包里的硬幣不爭氣地發出了聲音。
“包里是什么東西?錢?”
“是?!蔽蚁胝f只是硬幣而已,但不知道怎么說。法語又一次坑了我。
“有多少錢?”
“不多,一歐兩歐而已?!?/p>
他說了一句大概是“你騙人吧”之類的話。
“包里是什么?電腦?”
我尋思了一下:“家樂福?!?/p>
“不是電腦?”
“不是。”
“你有手機么?”
“沒有。”
“你沒有手機?你是學生,你沒有手機?”
“沒有?!?/p>
“你確定?”
“我沒有手機?!?/p>
我一直直視他的雙眼,其實心里直哆嗦。他根本不相信我的話,眼神中帶有“你小子居然睜眼說瞎話”的驚訝。
這時,站臺上來了一男一女,坐在我旁邊。因為他們,男人沒有對我下手。
該死的車終于進站了。在車沒有完全停穩之前,他對我說:“Tu vas mourir?!?/p>
什么?他是說“你去死”嗎?我不敢相信我的耳朵聽到了“mourir”這個單詞。他又重復了一次:“Tu vas mourir?!?/p>
我一言不發,手心冒汗。
“那下次吧?!?/p>
“什么?”我不理解。
“下次吧。”說完他先站起身,好像要上車。
我故意走進一截人多的車廂。他一個箭步跳進同一個車廂,看了我一眼,在一個離我挺遠的座位坐下。我的余光瞥到他在看我。到站之后我幾乎是飛奔出了列車,以競走的速度到了地鐵前的廣場,仍不減速,因為有太多光天化日之下的搶劫事件就發生在這兒。等進了學校,我才意識到,我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