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下表是人工飼養的肉用太白雞生長過程中體重的變化情況,據表分析正確的是 ( )
A. 每周體重的測量值即為生物量
B. 周增重可反映周次級生產量的變化
C. 飼養周期內,呼吸量變化不大
D. 生物量一直在增加,盡量延長飼養時間可提高效益
【概念精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生物量、生產量的理解能力。生物量的指標是干重,故測得的體重不是生物量,但體重的變化可反映生物量的變化,故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飼養周期內的呼吸量無法從表中數據獲得,故選項C錯誤。生物量一直在增加,但生產量逐漸減小,過分延長飼養時間會降低效益,故選項D錯誤。
【答案】B
例2 下表是幾種動物的攝取量、同化量、呼吸量等數據。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光蟬的生產量(P)為29.29 kJ·m-2·a-1
B.生物量=生產量(P) ×該種群的分布面積×時間
C.動物的生長效率影響著它在生態系統能量流動中的作用
D.畜禽的同化效率和生長效率是影響養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概念精析】本題涉及影響養殖經濟效益的多項生物學指標:攝取量、同化量、呼吸量、生產量、生物量等。
從概念的含義和表中數據分析可知,這些數據之間的關系如下:
生產量(P)=同化量(A)- 呼吸量(R);
同化效率=同化量(A)÷攝取量(I);
生長效率=生產量(P) ÷同化量(A);
R/A表示呼吸消耗占同化量的比率。
光蟬的生產量(P) =同化量(A) -呼吸量(R)= 115.06-85.77=29.29 kJ·m-2·a-1,故選項A正確。動物的生長效率(P/A)可說明該種動物生產有機物質的能力,也表明該種動物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的能力,故選項C正確。畜禽的同化效率大,說明飼料的利用率高,生長效率大,呼吸消耗少,體重增加快,從而影響養殖的效益,故選項D正確。生物量是調查時該種生物的有機物量(干重),所以選項B錯誤。
【答案】B
例3 下圖表示單位面積放牧量與生產者凈生產量的關系。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對應的生產者凈生產量等于草原的生物量
B.b點對應的放牧量是該草原的最大控制放牧量
C.放牧量越大,生產者的生產量越大
D.b點高于a點的原因之一是適度放牧加快了草原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概念精析】本題既考查了生產量、生物量的關系,又考查了學生的圖表識讀能力和對生物學原理的應用能力。
生產者凈生產量是其同化量減去呼吸消耗量,草原生產者凈生產量大,意味著能為動物提供更多的食物。草原的生物量是指調查時草原所有生物體包含的有機物或能量的總和。生產量是指某一時期內的變化量,而生物量是一個積累值,兩者單位不同,無法比較大小,故選項A錯誤。該草原的最大控制放牧量應為c點所對應的放牧量,這樣既可以維持草原原有的生產能力,又可以有較大的放牧量,故選項B錯誤。放牧量過大,放養的牲畜對植物的啃食過度,影響植物的生長,植物的生產量必然減小,故選項C錯誤。消費者具有促進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功能,適度放牧加快了草原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故選項D正確。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