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2012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2012年是我國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之年。對企業來說,成本壓力依然是企業所面對的最直接、最嚴重的現實問題。最新的中國企業經營者問卷跟蹤調查報告顯示,關于當前企業經營發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難,選擇“人工成本上升”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企業經營者分別占79%和57.7%,排在所有二十個選項的前兩位。面對成本上升造成的倒逼要求,中國企業在2012年的經營走勢大致連續保持前一階段的特征,并呈現出新的、更豐富的特點。
企業增長進一步放緩
企業增長預計普遍會進一步放緩。工信部發布的《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秋季報告》顯示,2012年,化工、鋼鐵、汽車、紡織、原材料等主要行業的增速會明顯放緩。報告預測,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預計比2011年低1-2個百分點。雖然增速放緩有利于結構調整,但利潤下滑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如, 2011年10月, 77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產品銷售利潤率僅為0.47%,實現利潤13.75億元,比9月份下降82.6%;9月份9家虧損,10月份增至25家虧損,虧損21.25億元。
中國企業經營者問卷跟蹤調查報告從企業家角度印證了2012年企業經營會進一步放慢的預測。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家對2012年的企業景氣預期持謹慎樂觀態度。企業經營者對2012年企業經營狀況的預期比2009年、2010年有所回落,不過仍高于2008年。中型企業對2012年的預計更為樂觀;從不同經濟類型看,民營企業預計“好轉”比預計“惡化”的多24.9個百分點,相對較為樂觀。從不同行業看,對2012年預計較為樂觀的行業有: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制造業中的食品等,預計“好轉”的比“惡化”的多40個百分點以上。
兼并重組勢頭一如既往
2012年,兼并收購還會如火如荼地進行。
國內可謂一如既往。兼并重組近年來在國內就未曾放慢過。據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并購市場共完成并購案例227起,同比增長48.4%,披露金額的202起并購總額141.52億美元,其中國內并購186起,涉及58.24億美元。2011年中央企業兼并重組專項資金達80億元。通過并購重組,央企數量已由國資委成立之初的196家減到117家。國資委還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把央企整合至100家以內。當前,成本上升造成的利潤空間被壓縮與淘汰落后產能勢必推動兼并重組在2012年繼續下去。國家有關部委也一直在積極推動兼并重組的開展。工信部苗圩部長2011年夏表示,必須緊密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促進企業兼并重組重點切實抓好汽車、鋼鐵、水泥、機械制造、電解鋁、稀土、電子信息和醫藥等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國家工商總局與證監會新近都頒布了支持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
國際則可用抓住機遇來形容。自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企業就是國際并購市場的重要力量,引領全球并購潮。2011年上半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75筆,同比增加2筆,海外并購交易量170億美元。中國并購交易占全球比重持續攀升,2011年上半年占8.2%。預計2012年海外并購將持續火熱,能源及礦產行業依舊會成為最主要的領域,而機械制造行業也出現加快海外并購步伐的勢頭。海外高科技、清潔技術企業及行業知名公司也將成為并購的目標。
產業鏈整合進一步深化
2012年,在成長步伐放緩、成本壓力趨緊、經營利潤攤薄的背景下,除了通過兼并重組進行(橫向)結構調整外,以大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鏈整合(縱向)也將繼續進行,以打造高效率、低成本、高收益的產業鏈。產業鏈整合一直以來都在國內重點行業如鋼鐵、化工、汽車、電子信息業進行。這種整合在未來還將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突破產業界限向上下游行業延伸。向上游延伸即是進入資源領域,掌握上游資源,爭取國際定價權,突出資源為王的特性;向下延伸即是延伸到產品的服務環節,并與流通、倉儲企業整合,在此基礎上共同面向終端用戶實現加工、倉儲與流通的專業化。而目前我國的生產領域與流通領域之間還存在著明顯的行業分割與行政分割,需要予以打破。
企業實現基地的合理化布局與分工。在考慮資源、市場與物流成本的前提下,產品生產既有集中,也有分散。以鋼鐵生產為例,美鋼聯的鋼材生產總量在3000萬噸左右,在全美有20多個生產廠,單體企業粗鋼產能是500萬噸,而且分布在全美各境。而中國很多單體企業的產能都在上千萬噸。美鋼聯將多個工廠分布到美國各地,就為了便于客戶的服務,實現了商品物流上的成本降低。這也是國內企業的發展方向。
企業全面進入新興產業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十二五”我國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方面。2011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全面啟動,有利地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轉型。2012年,企業將在2011年的基礎上,抓住新興產業興起及國家優惠政策賦予的機遇,全面進入新興產業,獲取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增長點。調查顯示,在2010年與2011年連續兩年的調查中,關于“十二五”期間應重點突破的方面,回答“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均在30%左右,排在回答問題的前列。這充分表明了企業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向。多家機構普遍認為,雖然2012年經濟增速將低于2011年,但是不斷出臺的各行業“十二五”產業規劃,必將引發新一輪“政策投資潮”。據悉七大新興戰略產業將在未來5年獲得戰略產業投資10.8萬億元,而2012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深化之年必將是一個資本進入的重要年份。
管理成為降成本重要手段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當前,在企業經營成本不斷攀升、稅費負擔較重、盈利空間縮小和企業融資難度加大的背景下,管理成為許多企業降低成本、渡過經營困難期的重要手段。調查顯示,面對當前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企業經營者表示將通過自身努力來積極應對。關于“為了企業更好地發展,企業未來一年應著重采取的措施”,企業經營者選擇比重最高的五項分別是:“加強管理降低成本”(74.4%)、“增加創新投入”(59.5%)、“引進人才”(53%)、“開拓國內市場”(44%)和“更新設備”(41.8%),這個排序與前兩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表明近年來企業應對挑戰的戰略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和連續性。與2010年的調查結果相比,選擇“加強管理降低成本”的比重有所提高,表明目前成本上升對企業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客觀上已成為當務之急,主觀上已成為企業經營者的共識。
(作者供職于中國企業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