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反而不方便,這是我購車以來最強烈的感受。
首先是停車難,單位總共只有20多個車位,有車的員工倒有四五十個,要在單位里找個停車位,上班必須早。像我這樣下午上班的,想在單位停車,真比登天還難。于是只好改騎電瓶車,但騎電瓶車上班,熟悉的人又會感到奇怪,總問為什么不開車,好像我這人買車不開是“摳門”。
其次也實在不劃算,大部分時間在城區開,汽油費、停車費、保險費,一年下來少說也要兩萬元,你說花了錢能便捷一點也就罷了,但幾乎每天都會擁堵在路上。
當初買車是一種“潮流”,覺得大家都買了,自己也該買一輛。剛有車的時候,幾分鐘就能走到的菜場也要開車去,但時間一長,那熱乎勁就沒了,發現留下來的全是煩惱。
像我們這樣的小城市,城區面積只有區區243萬平方米,折算下來,面積不過是5公里見方的一個區域,城區道路總長不到120公里,但全市機動車卻有近6萬輛,雖然這些車不可能全部開到城里來,但每到早晚高峰,大街上基本上寸步難行。
我去過香港,這個擁有7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竟然不堵車,除了四通八達的公交外,也緣于香港人較低的機動車擁有率,香港只有60多萬輛機動車。而杭州870萬人口,竟然有160萬輛機動車;上海2300萬人口,機動車據說已近300萬輛。這可以想象,我們的道路系統、公交系統較香港落后很多,而機動車數量又是香港的2倍多,你說開車還能方便嗎·
流沙(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