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企業與客戶、企業與企業、投入與產出、廣告的投放與效果……應該說,企業的營銷戰略選擇該是對稱的,但是,市場競爭中出現的非對稱現象越來越多:大品牌拼命脫下華麗外殼往底下鉆,跨國巨頭爭搶耕耘小店小站;小品牌死了心地要跳龍門,熱衷大賣場想找好靠山;眾多傳統品牌挾線下渠道優勢頻頻“觸網”,紛紛宣稱新戰略;電子商務品牌開始從線上進軍線下,都說是為了人們更方便;跨國公司個個轉型中國味,溫馨傳播“家”的概念;本土企業偏愛穿洋外衣,只為博取消費者信任;資源型企業不敢再牛氣沖天,小微企業的奇跡不斷出現。
這些現象都證明了同一個答案,企業即使具有某種優勢而保持著自己在競爭中的有利位置,卻沒有企業能因此而保持永久的競爭力。企業必須因時而變,而無論哪一種類型的企業,一旦跨越自己熟悉的領域,往往是用自己的劣勢去PK對方的優勢,這樣的做法猶如虎口奪食。不對稱的格局看似強者不可侵犯,其實不然,市場隨時都在上演巨人倒下和新人崛起的一幕。非對稱營銷是一種在勢能不對稱、信息不對稱、資源不對稱的情況下細分與爭奪顧客群的營銷戰,企業應該在看似非對稱的環境下找到突破口,創造屬于自己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