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不愿意放棄眼前的事業前途,又擔心年齡大了生育能力下降。面對越來越嚴峻的職場形勢,不少都市女白領在“升”還是“生”的問題上面臨兩難抉擇。權衡利弊之后,傾向于選擇“升”的人最終占了多數,因而推遲生育的女白領越來越多。但是,在推遲生育選擇事業的同時,為了以防萬一,有些思想前衛、信奉高科技的都市白領將目光投向了目前助孕領域的一項尖端技術——冷凍卵子。她們選擇將自己優質、健康的卵子冷凍起來,等將來想生孩子時再取出來做試管嬰兒。冷凍卵子一時間成了都市白領關注的焦點,嘗試者不乏其人,跟風者躍躍欲試。那么,生物鐘真的能由我們任意調撥,卵子可以任由我們隨意擺布嗎?生育給事業讓路,又潛藏著多大風險?
“升”還是“生”,這是一個兩難選擇
在武漢市一家外資企業工作的女白領于伶,今年剛好30歲。生日那天,在和同為白領的丈夫盧小林共進燭光晚餐時,她無比感慨。自從大學畢業進入這家外資企業工作,她從最底層的營銷員一直做到今天的高級主管,年薪從最初的一兩萬元漲到目前的十幾萬元,她很有幾分成就感。不過,拿著高薪、有房有車、過著優雅體面生活的于伶也有一個很大的遺憾,就是雖然結婚8年,30歲了還沒有孩子。30歲的她是公司里最年輕的中層管理人員,但就生育方面來說,卻已經過了最佳年齡。
相鄰一桌是一家三口的生日宴,小女孩在唱《祝你生日快樂》,甜美的歌聲吸引了于伶和丈夫??粗R小林癡癡羨慕的目光,于伶心中充滿了歉意。她知道丈夫非常喜歡孩子,每每看到小孩兒總要逗一逗。但丈夫知道她職場打拼的不易,非常體諒甚至縱容她生育方面的“不上心”。于伶曾跟丈夫說,35歲以后再要孩子,盧小林寬厚地答應:“行,你說了算!我也正想趁年輕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呢!”于伶心里明白,其實丈夫是不想讓她有負擔。要不然,以他現在的經濟能力,即使她不工作,有了孩子一家人也不會有生計之憂。
小女孩唱完生日歌,盧小林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招來別人異樣的目光。盧小林卻為自己解圍:“今天你不也是壽星嗎?人家也是為你唱的,當然要鼓掌?。 庇诹娴难劬駶櫫?,偎在丈夫懷里柔柔地說:“我們也要個孩子吧!”盧小林頓時眼睛放光,急切地問:“你說的可是真的?”似乎突然意識到自己失態,他又馬上改口說:“咱還是按原計劃進行吧!我們還年輕,等5年再要也不遲嘛。”于伶卻堅定地說:“不,我要提前5年實現‘造人計劃’。反正我現在工作上已經打下一定的根基,生孩子也不會有太大影響。”聽她這么一說,盧小林歡天喜地地做起了“造人夢”:“你懷孕期間,所有家務我全包,所有收入我全交,哦,還有,首先我要戒煙戒酒……”
盧小林還真戒了煙酒,這可是于伶跟他結婚這么多年來一直嘮叨卻沒有任何效果的事,于伶不由得暗喜。戒煙戒酒三個月后,盧小林帶于伶到醫院做全面體檢,確信完全正常后,夫妻倆開始了實質性的“造人工程”。
然而,就在夫妻倆拿到孕檢結果并確認懷孕不久,于伶卻接到公司人事部長的電話通知,讓她盡快撰寫個人述職報告,準備接受考察。原來,公司有意在中層管理干部中提拔一名副總經理,于伶是重點考察對象之一。于伶一下子愣住了。她本能地說出了自己想請年休假在家保胎的計劃。人事部長聽罷嚴肅地說:“這件事你可要想清楚了,現在是你升職的關鍵時期。”又說,這個職位目前除了她還有兩個人選,一旦贏得這個職位,會經常出差,全國各地到處飛,可能還有出國的機會。言外之意,她這個時候要孩子,太不明智了。于伶只好采取緩兵之計,說自己會好好考慮。
掛斷電話,于伶心緒難平,遲遲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丈夫。沒想到盧小林后來知道后卻向她表示祝賀,那口氣一聽就是希望她升職,于伶左右為難。最后,經過慎重考慮,于伶痛下決心:這次一定以孩子為重,寧可放棄升職也要先生孩子!可讓她萬沒料到的是,當她把自己的最終決定告訴人事部長時,人事部長卻要她直接向老總匯報。而老總聽完她的匯報后明顯很不高興,淡淡地說了一句:“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吧!”
老總失望的眼神讓于伶壓力很大,她覺得老總一直待她不錯,如此看重她她卻不識抬舉,是不是太過分了?一連幾天她食不甘味,夜不成眠。盧小林很快覺察到了她的心思,勸她去做人流,說:“孩子以后還會再有,但升職的機會錯過了就失去了,尤其是女人,過了事業的黃金期就很難再有起色了?!北R小林為了讓她安心,還笑著勸她:“不急,反正離我們最初的計劃還有5年呢!”一句話說到了于伶的心坎上,她何嘗不想爭取這次難得的升職機會啊!
就這樣,在丈夫的理解與鼓勵下,于伶躺在了手術臺上。醫生準備手術之前鄭重警告她:“你已數次人流,年齡又偏大,如果做掉這個孩子,以后懷上孩子的難度會很大……”醫生的警告伴著手術器械的撞擊聲,格外刺耳,于伶沒等醫生說完,騰地坐起身來,跳下手術臺就走。盧小林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急忙追上去把妻子摟在了懷里,發現于伶已經淚流滿面。
“升”還是“生”,確實是個艱難抉擇,小兩口都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
冷凍卵子,職場女性發現“救命稻草”
像于伶一樣在升職還是生育的選擇中左右為難的都市白領,有很多很多。她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在事業前程和生存壓力下,最終選擇了前者:趁年輕先打拼,待功成名就后再生孩子,事業家庭兩不誤。但世事難兩全,往往當她們覺得萬事俱備時,東風卻遲遲不來——由于年齡偏大,身體透支,自身機能下降,懷孕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或者生育的質量無法保障。這時,一個新鮮事物進入了她們的視野——冷凍卵子?!袄鋬雎炎印痹趪獠⒉恍迈r,據美國加州大學剛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介紹,自1986年世界首例冷凍卵子人工授精成功至今,全球已有冷凍卵子人工授精嬰兒1000多名。但在我國,冷凍卵子技術的興起還是近幾年的事,且處于探索階段。盡管如此,許多都市白領還是躍躍欲試。在升職與生育的痛苦糾結中,有的人把冷凍卵子當成了一根救命稻草。
張琳是北京某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早年忙于事業,一直沒要孩子,轉眼就奔三了。所幸丈夫的想法也比較前衛,覺得兩個人過日子也不錯,要不要孩子無所謂。不過,雖然兩個人已經決定做丁克一族,但每當看到朋友拖家帶口的時候,張琳的心里還是有點空落落的。當聽說上海有人把卵子冷凍起來,以備有條件時再去生孩子時,她也冒出了這樣的想法。跟丈夫一商量,丈夫也很贊同。他們一致認為,暫時不要孩子,是為了不影響事業。將來事業穩定了,難免會考慮生孩子,可到那時身體狀況又可能不允許,現在既然有冷凍卵子技術,嘗試一下也未嘗不可。
抱著這樣的想法,張琳夫婦到北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咨詢,得到的答復是,冷凍卵子的難度很大,技術還不完全過關。目前利用冷凍卵子實現生育的成功率只有30%左右。醫生規勸他們,除非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選擇冷凍卵子。盡管這樣,張琳夫婦還是抵擋不住冷凍卵子的誘惑。周圍有人好奇地向張琳打聽冷凍卵子是怎么回事時,她說:“我不認為對每個女性來說這都是正確選擇,但至少是個機會,尤其對于暫時不想要孩子或不能要孩子而不得不將懷孕計劃推遲的女性來說,這絕對是個機會?!?/p>
張琳敢于嘗試新鮮事物,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而28歲的陳圓卻遇到了巨大阻力。
陳圓是一家商業銀行的管理人員,結婚三年了因工作壓力大沒要孩子。這三年里,她的耳根就沒有清凈過,丈夫經常跟她念叨,他家三代單傳,他肩負著傳宗接代的責任,沒有孩子就對不起父母、祖宗。丈夫甚至不止一次哀求她:“別讓我背上不孝的罵名?!惫牌艅t隔三差五地催促他們,親爹親媽更是著急,直接罵她:“別讓我們在親家面前抬不起頭來!”可沒辦法,銀行的工作她好不容易才謀到,而且收入可觀,經理又有意栽培她,多次在老總面前提名讓她當他的副手,副經理的位置遲早是她的,到那時,她的收入會翻番,這么大的誘惑她怎能不動心?而一旦懷孕生子,她不僅會失去升職的機會,連現在的工作恐怕也難保住。她只能有所取舍,丟車保帥,選擇工作而放棄生育。但這個選擇在家人那里卻過不了關。
當聽說可以冷凍卵子時,陳圓頓時眼前一亮:如果自己去接受冷凍卵子手術,足以證明她要生孩子的誠意,這下應該能在家人面前交差了吧!當她興致勃勃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卻遭到了家人的全票否決。丈夫認為那是虛無縹緲的事,說:“到時候一旦手術失敗,怎么辦?冷凍的卵子能開口管我爸媽喊爺爺奶奶嗎?”四位老人則根本聽不懂她在說什么,怪她瞎折騰,沒正經。卵子沒有冷凍,夫妻、婆媳、母女關系倒先“冷凍”了。陳圓有苦難言。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黃美美雖然尚未結婚,但也有著跟陳圓一樣的難言之隱。黃美美受聘于一家私立醫院,拿著一般人難以想象的高薪,因為有一定名氣,想掛她號的患者多得需要排隊預約。盡管是心理咨詢方面的專家,曾為無數遇到心理或情感問題的人解除了困惑,但她自己卻一直面臨婚姻難題,32歲了仍沒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是典型的“剩女”。早些年,因忙于各種從業資格考試,除了上班,業務時間基本上都是跟書本打交道,沒怎么接觸男人。等意識到個人問題的嚴重性時,同齡的單身好男人已經是別人家的“孩子他爹”了。她開始恐慌起來,且不論周圍的目光,身為醫生的她,心里清楚有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那就是隨著年齡一天天增長,她的身體機能會不斷下降,再過幾年生孩子會成為難題。
一個偶然的機會,黃美美聽人說起冷凍卵子的事,心里一動,但又不無擔憂。她首先擔憂這種技術是否過關;其次是假如她冷凍卵子,周圍的人知道了會如何看她;第三是將來的真命天子能否接受她冷凍卵子。作為“剩女”,黃美美本來就敏感,加上職業原因她又接觸過很多感情糾紛,所以對冷凍卵子顧慮重重。當她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到醫院咨詢相關事宜時,醫生勸她,還是早日找到意中人,自然生產比較好。她逃也似的跑回了家。因為“早日找到意中人”并不是說說那么簡單,所以,從那以后她的腦海里便時常閃現出“冷凍卵子”的念頭。她很想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卻又隱隱覺得這可能是個錯誤的決定。有時候她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出了心理問題。
專家告誡,“凍卵”不宜盲目跟風
科學研究表明,女性在25~30歲之間生育能力最強,30歲之后生育能力開始下降,35歲以后迅速下降。而職場女性的最佳生育期往往與事業上升期重疊。假如女性在事業上升期選擇生孩子,“復出”后職業成功的機會會大大降低,即便能夠成功,升職的速度也會大受影響。同時,由于種種社會偏見,女性在職場面臨的壓力往往比男性大,她們不但要和男同事進行“不平等”競爭,和女同事短兵相接,進入育齡后還要面對新入職的年輕人的沖擊,因此,一旦臨近最佳生育期的末段,因忙于事業而尚未生育的女白領就會壓力陡增。選擇冷凍卵子,對那些暫時不想在最佳生育年齡生孩子的職業女性來說,確實是巨大的誘惑。但專家告誡,盡管通過冷凍卵子技術可以讓高齡女性實現未來的生育夢,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潛藏著很多風險和問題。
其一,卵子保存過程中的風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計劃生育與生殖內分泌科主任朱依敏說,凍卵技術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簡單,以為像凍豬肉一樣,其實凍卵的過程非常復雜。常用的凍卵方法有兩種,一是程序冷凍法,即按照設定程序,逐漸將卵子的溫度降低。另一種是玻璃化冷凍法,即在幾分鐘之內迅速將卵子的溫度降低到-170℃以下。這兩種方法究竟哪種對卵子的影響更小,醫學專家正在探索。因為卵子對溫度十分敏感,在卵子保存過程中,冷凍是否會影響卵子的細胞結構及染色體成分?假如有影響,這種影響對未來的冷凍卵子試管嬰兒的健康又意味著什么?由冷凍卵子“復活”生產的孩子是否健康聰明?這些都是未知數。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冷凍卵子遠沒有新鮮卵子活躍,受孕的成功率要低于新鮮卵子。
其二,手術風險。取卵對女性來說是很痛苦的事,對身體也可能造成一定傷害。朱依敏主任介紹,取卵之前必須服用促排卵藥,產生多個卵子,醫生再用專用醫療器械深入女性體內提取卵子。這無疑是違背女性生理周期的,對身體肯定有損傷。而且,如果是在一些技術不過關的機構做取卵手術,很可能因促排卵藥物的用量不當,對人身造成極大傷害,嚴重時會造成腦癱、植物人甚至死亡。
其三,高齡懷孕風險。一些都市白領青睞冷凍卵子的目的,無非是想推遲生育,而高齡懷孕本身的風險是避免不了的,也是不容小覷的。醫學研究發現,從生理角度講,25~28歲是最佳生育年齡段,妊娠和分娩一般都比較順利,難產發生率很低,產后身體恢復較快。而30歲以后,特別是35歲以后生育的婦女,其臀位產、手術產和先天愚型的發生率均較高。加之這個年齡孕婦骨盆和韌帶功能退化,軟產道組織彈性降低,子宮收縮力減弱,很容易導致產程延長,進而引發難產,造成胎兒產傷、窒息甚至死亡。此外,高齡女性更容易在孕期罹患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
其四,社會道德風險。有些社會問題專家不無憂慮地指出,凍卵技術可能會帶來一些家庭和社會問題。畢竟凍卵是新生事物,尚未廣泛被人們接受。做出這種選擇很可能會遇到一系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阻撓,產生家庭和社會矛盾。而即使沖破層層阻力完成了冷凍卵子手術,這種矛盾也會延續。比如,女性是否會因此產生依賴,想著“反正卵子已經凍起來了,一年也是凍,十年也是凍”,不斷拖延下去,從而導致夫妻之間甚至與公婆之間產生矛盾與隔閡。還有,如果女性年齡很大了才做母親,“老媽媽”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不利影響,也是未知數。
除了以上種種潛在風險,凍卵手術的高昂價格對一般家庭來說也是一個壓力。首先是取卵手術的費用,至少需要2萬元。其次是冷凍儲存的花費,對一般家庭也是個沉重的經濟負擔。
鑒于此,專家建議,普通人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凍卵”。大連市婦產醫院生殖保健中心主任邵曉光說,凍卵技術的優勢,在于能夠幫助卵巢功能減退患者或是即將從事危險工作的女性以及腫瘤患者冷凍儲存健康優質的卵子。從醫生的角度,邵曉光更建議健康女性采取自然的方式進行生育,因為冷凍卵子的各項指標都不如自然狀態下存活的卵子。
一些都市白領也說,種瓜種菜還講究個節氣呢,生孩子怎么能不按自然規律辦事?也有人說,萬一手術失敗,豈不后悔終生?
本刊認為,冷凍卵子只不過是面臨升職與生育矛盾時都市白領想象中的“救命索”,實際上它根本承擔不了這么重大的使命。換句話說,最好不要冒著巨大的風險用冷凍卵子來化解“升”與“生”的矛盾,還是應該另想萬全之策。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