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我和老伴同時退休了,閑得簡直心慌。退休前我是一所小學的校長,老伴是一名中學教師。也許是職業(yè)病吧,退休后突然沒有孩子可以管教了,我們心里都空落落的。自家的一雙兒女,便成了我們心頭的牽掛。可女兒自從去了美國留學,就很少回來,最后嫁了個老外,雖然小外孫女都兩歲了,可我和老伴只在網(wǎng)絡視頻上見過,還沒機會抱一次呢。幸虧兒子體貼我們,結(jié)了婚,還動員媳婦早早給我們生了個大胖孫子,可把我和老伴高興壞了。一接到孫子出生的消息,我們便打點行裝,鎖了自家門,直奔兒子家來了。
生活立即變得充實起來。根據(jù)老伴的分工,我負責采購、打掃衛(wèi)生,她負責照顧孩子、做飯。兒子本來工作就忙,有我們做后盾,他做起了瀟灑的甩手掌柜,僅在每天下班回家后逗逗孩子,其他的一切都由我和老伴解決。兒媳婦在銀行上班,孩子滿50天她就上崗了。說來有些不好意思,我們每天都盼著兒子媳婦早點去上班,他們一走,孩子就屬于我們的了,我們就可以盡情施展我們的愛了。
退休后我曾專門跟老伴一起制訂了對我家第三代的周密培養(yǎng)計劃。小外孫女出生后,我們本來打算在她身上試驗一下,無奈女兒一點不領情,還奚落我們是老八股。如今,我們總算有了用武之地,把我們的計劃實施到了孫子身上。大家熱議的隔代教育問題,在我們家根本沒有出現(xiàn),兒媳還給我們戴高帽兒:“爸,媽,你們都在教育戰(zhàn)線上奮戰(zhàn)一輩子了,桃李滿天下,你們教育孩子我們放心。”因此,我和老伴心無雜念,一心撲在了這項教育事業(yè)上。
孫子6個月大的時候,兒媳給他斷了奶,說單位要競聘上崗,她要是總回來喂孩子,只怕飯碗不保。我和老伴堅決支持兒媳的做法,我說:“年輕人嘛,當以工作為重,家里有我們,你什么都別惦記。”兒媳感動地說:“謝謝爸媽,等我漲了工資,一定好好孝敬你們。”我們以為兒媳也就是說說客氣話,沒想到月底她真的拿出2000元錢說:“媽,這次我能競聘成功,多虧您和我爸的支持,這些錢你們想買點啥自己做主。”我和老伴都愣了。自從來到兒子家,我這個“采購大臣”都是自掏腰包,我們沒要過兒子兒媳一分錢。有時候兒子給我塞錢,我還給他推回去。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加在一起,每月有8000多元,雖然孫子喝奶粉之后每個月增加了上千元開支,但我們也能負擔得起。
老伴問兒媳:“你這是干什么啊?”兒媳支吾道:“算是我給你們的辛苦費吧!”老伴急了,說:“我和你爸不缺錢。”兒媳尷尬得不知所措。我明白婆媳倆都是出于好意,擔心她們產(chǎn)生誤會,便出來打圓場:“孩子,你的心意我和你媽都明白,知道你孝順,可我們真的不需要錢。我們年齡大了,吃飯穿衣不講究,湊合著就行。你們年輕人卻不同,花錢的地方多,小賈工資又不高,人情雜事又多,你們女孩子又喜歡買幾件新衣服,趁著年輕,該講究的得講究,別太考慮我們。我們的錢,就是要花在我們孫子身上,不花留著干嗎呀?”
兒媳是個直性子,聽完就笑了,抱著婆婆的肩膀說:“媽,您和我爸真是開明老人。今天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條新聞,說現(xiàn)在時興有償帶孫,有的老人主動跟子女要帶孫費。我想啊,我和小賈一直讓你們免費帶孩子,還讓你們倒貼錢,你們也許心里不樂意呢!”老伴嗔怪道:“我們可不是糊涂人!能看孫子那是我們的福氣,哪有讓你們付錢的道理?那不成保姆了嘛。實話跟你說吧,老了有孫子可以看,是我們多年的夢想,如今夢想成真了,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呢!”一席話,說得一家人全樂了。
從那以后,兒媳再沒提過給錢的事。可兒媳是個細心人,看我和老伴需要什么,總是不聲不響地買回來。有天吃飯時我說脖子疼,兒媳下班回來就買了個磁療枕給我。看我們曬在陽臺上的內(nèi)衣舊了,她第二天就給我們一人買了兩身兒新的。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重陽節(jié)以及我和老伴的生日,兒子兒媳都會送上禮物,哄得我們心里甜滋滋的。
遠在國外的女兒聽說我們倒貼看孫子,在電話里跟我們開玩笑:“外國老人退休后都有自己的生活,你們卻做免費保姆上癮了!”我回敬道:“我們是中國老頭老太太,含飴弄孫,倒貼我們也樂意!”聽說現(xiàn)在城市流行有償帶孫,首先我不認同,最起碼也要因人而異,我覺得只要父母不差錢,就不該給孩子增加負擔。
好一個“因人而異”!該不該給子女做免費保姆,不同經(jīng)濟狀況和思想觀念的老人,想法也不盡相同。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因人而異,適合自己情況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