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升初考試是一場十分重要的考試,而其中語文又是重中之重。在語文復習備考中,教師要抓好“一大、二分、三巧”,即抓分值大的作文;把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有針對性地分成若干塊,逐一消化吸收;著重訓練學生的答題技巧、考試技巧和心理技巧,開闊學生思維,延伸訓練,優化方案,提高效率。
[關鍵詞]小升初考試;語文;復習;技巧
小升初考試是一場十分重要的考試,決定學生能否進入滿意的、好的中學學習。語文更是重中之重。語文教師如何抓好小升初考試前的語文復習備考?可從“一大、二分、三巧”入手。
一、何為“一大、二分、三巧”
所謂“一大”,指著重抓分值大的作文。30分的作文是最容易拿分,也最可能丟分的題目。寫好作文的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但臨陣磨槍也非一無用處。
所謂“二分”,指有針對性地將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分成若干塊,逐一進行再消化吸收,即歸類復習。這種復習方式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要對課程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全盤把握,才能進行系統安排,化整為零,逐個攻破。
所謂“三巧”,指訓練學生的答題技巧、考試技巧和心理技巧。
二、如何做到“一大、二分、三巧”
1.開闊思維,延伸訓練。作文復習訓練應將重點放在開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延伸訓練上。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在考場上即使碰上自己不熟悉的話題,也會巧妙選擇突破口。此外,教師還要訓練學生巧擬題。題目好比文眼,好的標題就是一張漂亮的名片,瞬間就能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使他對你的作文生出眼緣,無形中增加得分點。
在思維訓練的同時,教師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素材。教師可以精選出好詞好句、好文章,讓學生推敲學習其語言技巧、結構形式。雖說“文無定法”,但作文最忌千篇一律,需要寫出個性,寫出創意。可是對小學生來說,模仿成功的寫作模式是完全有必要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分類準備素材,選自己最喜歡的某種風格進行模仿,力求材料貼近生活,富有新意。
2.吃透標準,提高效率。近些年來語文復習資料多如牛毛,但各種資料的內容大同小異,很多學生無法甄選辨別,花費大量時間埋在復習資料堆里,但收效甚微。在復習備考中,教師應該吃透《語文課程標準》,并以此為依據,以教材為基礎,編寫出精當的復習訓練題,把學生從題山題海中解放出來。此外,還要提醒學生用好筆記和試卷,做好階段性梳理。平時每節課至關重要的總結歸納、考點難點及易犯的錯誤都要做好筆記;考過的試卷也要裝訂成冊,認真分析,抓住重難點及時彌補漏洞。
至于如何進行“分”,雖然小學語文知識點多,歸納起來大概可分為三類:一是基礎知識。以拼音、字、詞、句的復習為主。二是閱讀。包括按課文內容填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在平時的積累中形成,復習過程只是起加強的作用,教師要在多做閱讀題的基礎上教會學生審題,并給予適當的分析、講解。三是作文。
3.研究學生,優化方案。第一,為每個學生量身訂做備考方案。“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取得好成績,教師在吃透《語文課程標準》的同時,也要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強弱項,有針對性地制訂復習策略。對于同一個知識點,不同的學生理解和接受程度會有所不同。如有的學生對平、翹舌音總是混淆不清,有的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全面,有的學生在辨析近義詞時往往不知如何下手,還有的學生總是答題時漏答、錯答等,這些小毛病的存在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語文教師在復習備考中要認真研究學生,為學生制訂符合其個性特點的備考方案,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進行復習,效率自然會大增。
第二,要重視審題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俗話說“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熟”。題目、題型雖千變萬化、千奇百怪,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是有規律可循的。為防止學生陷入萬劫不復的題海戰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歸納試題類型,總結答題中的規律性技巧,著重培養學生解題、答題能力,注重審題習慣的訓練,避免無謂失分。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掌握了解題技巧,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從容應試考出好成績。
參考文獻
[1]朱月琴.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初探[J].學生之友,2012,(1).
[2]曾興才.小學語文課文題目教學淺談[J].教師博覽,2011,(3).
[3]李相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復述能力訓練芻議[J].教師博覽, 2011,(3).
[4]蔣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四原則[J].教師博覽,2011,(10).
[5]鄧九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J].學生之友,2012,(1).
責任編輯:王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