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本會計是會計專業繼《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課程以后又一門專業課程,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強、技術操作性強的課程。在目前成本會計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學手段單一,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普遍感覺成本會計的學習枯燥無味等諸多問題。成本會計教學應加大案例分析的比重,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對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進行總結,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關鍵詞]成本會計;案例教學;實踐教學
成本會計作為一種管理經濟的活動,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成本會計應用領域的擴大和重要性的提高對成本會計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主要體現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感受最深的就是對成本會計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老師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灌輸式教學,教學手段單一,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普遍感覺成本會計的學習枯燥無味。
一、成本會計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1.課程教學以講授為主。當前,大多成本會計課程教學任務基本上只依靠課堂教學來實現,而在課堂教學的實施中又主要是教師灌輸式教學為主。
2.教學手段單一落后。大多數成本會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板書為主,因為成本會計表格太多,數據轉換多,傳統的板書不可能表述清楚,而且在繪制大量的表格、板書復雜的會計數據的過程中,浪費了寶貴的上課時間。有的對教材內容進行照抄,有的是僅書寫章節標題及少量提示,這樣的課件無疑對于解決成本會計授課難題幫助甚微。
3.實踐環節流于形式。高職院校一般都有實踐環節的教學過程,主要方式有模擬實踐過程以及到相關企業進行參觀。然而,由于對實踐環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或老師能力不夠,實際上很少采用模擬實踐過程,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實踐時往往也是走馬觀花。
二、成本會計教學中應改進的方面
1.加大案例分析在成本會計教學中的力度。首先,案例分析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回憶并應用課程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這種方法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成能力,重視雙向交流,學生的答案及想法由教師給以引導,從另一個方面也促使教師加深思考,根據不同學員的不同理解補充新的教學內容。其次,成本會計在案例教學中一般來說可以每章以生動有趣的案例作為引言,引導出該章教學的主要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設計符合成本會計特點的ppt課件。首先,應由幾位教學經驗豐富的成本會計教師共同編寫教案。該教案力求全面反映教材,能反映出整個課程的主要內容,突出成本會計教學重點和難點。其次,選擇能夠展示成本會計教學內容的最好的表述方式。主要是準備相關的課件制作資料,包括背景音樂、圖片和根據課件內容要求所選擇的動畫以及相關的視頻內容等。如發出材料明細賬、工資費用分配表、生產成本明細賬、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分配表等圖片。視頻內容可以尋找一些專家學者對相關內容的講解,對理解有著啟示的作用。
3.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首先,根據成本會計的特點制訂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擬實踐操作流程,達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利用仿真度較高的成本會計模擬實踐操作,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以分步法為例,一般分為模擬實踐操作目的、特點、程序、要求,模擬實踐操作資料、模擬實踐操作用紙等幾個方面。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選擇一個案例做好示范工作。為了使學生對實踐環節引起重視,教師還應將每個學生實踐過程中的表現打分,并占到總成績的相當比例,同時安排好實踐教學時間。其次,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同一些企業進行聯系和洽談,比如學校可與企業簽訂用人協議,為企業量身定作培養會計方面的對口人才,以此為條件,將該企業作為學院的實訓基地。在有經驗的企業會計專業人士指導下教學生學會以下內容:從建立成本賬戶開始,然后是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的分攤,接著形成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編出成本報表,直至進行成本分析、控制等。最后,教師在實踐環節之后,應做好總結和評價工作。
責任編輯 藍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