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性教學任務。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學習漢字。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
“語文教學,識字為先,是千百年來的成功經驗。”這是我國資深語文教育家張田若先生曾多次提出的教育觀點。《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低年級語文教學應注重識字教學。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性教學任務,教師要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學習漢字的重要性。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學習效率不高。因此,教師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課堂上運用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的識字方法,提升課堂效率。
一、低年級學生學習基礎性漢字的意義
魯迅曾說過:“識字,是一切探求之起步。識字是一種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以至其他一切知識的學習,都必須以認字為前提和基礎。”此語點明了低年級學生學習基礎性漢字的必要性。
1.能夠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從基礎性的語言培養起來的。在語言學習的過程,識字學習是基礎。學生對漢字的學習是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從理解漢字到運用漢字都需要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基礎性識字學得扎實,能促進學生進行思想的交流,從而不斷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學生掌握漢字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識字越多,學生越能順暢地表達和交流;而識字量不足,則會影響到學生的正常交流。
3.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激發。低年級學生存在很大的潛能,如果將這些潛能激發出來,就能充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漢字具有形象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對漢字的聯想,發現學習漢字的樂趣,同時提高其主動創造能力。
二、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學習情境創造方法
新課程理念提倡: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個性的發掘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因而,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準確定位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貫徹教學新理念,打造高效的識字課堂。
1.教師要觀察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形象的識字教學。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將所講內容形象直觀地表達出來,激發學生潛在的識字意識,創設出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如教師可以使用拆字、圖示、編兒歌等方法,激發學生聯想出生動的畫面,或用肢體語言演示生字,創設生動鮮明的課堂情境。如教學“喜”字時,可以編成“十個豆子一口吃下去”的口訣,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
2.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環境中學習識字。識字是一個日積月累的學習過程。在課堂和課外的閱讀環境中,教師要鼓勵和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識字,特別是對拼音的理解。學生通過閱讀會認識大量的生字,而且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感覺到識字過程輕松愉悅。
3.低年級學生也可以在生活中學習識字。生活中涉及到的漢字情景很多,如人物、物品、街道名等。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從認識同學的姓名開始,到各種物品的名稱、各種街道的名稱等。教師還可以利用周圍的生活環境,讓學生看物識字。
4.學生家長可以幫助和輔導孩子學習漢字。家長要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性,積極地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識字,達到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共同積累的效果。如家長可以將漢字以卡片的形式貼在物品上,讓孩子學習識字,開闊孩子的學習視野。
綜上所述,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創新方法,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學習,輕松認識更多的漢字。
參考文獻
[1]符冰君.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 .中外教育研究,2010(7).
[2]吳鳳梅.隨境潛入心識字悄無形——對識字教學的再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0(11).
[3]萬力.搭平臺循規律巧識字——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J].時代教育,2006(21).
[4]樓淑建.開展小學識字教學的幾點體會[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責任編輯 王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