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生必備的語文素養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選擇直觀、形象的內容,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言訓練的環境中去,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訓練思維,發展語言,提升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得到切實的提高。
[關鍵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途徑
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生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越來越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鉆研教材內容,挖掘文本的訓練因素
1.巧用文本插圖。“圖畫是鼓勵學生說話的一種強有力的興奮劑。”蘇教版小語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配有一至兩幅插圖,圖片顏色鮮艷、生動形象、緊扣文本主題。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插圖的直觀形象功能,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激發學生想象和聯想,進而展開說話的訓練。如科普童話《水上飛機》,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紹了水上飛機的廣泛用途,向學生展示了科技新成果。課文中的插圖,形象地展現了小海鷗與水上飛機相遇時對話的情景,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想象:當小海鷗知道了水上飛機有這么多的用途后,它會怎么想?會怎么做?如果讓你當設計師,你還想設計出什么樣的水上飛機呢?學生頓時打開了思維的閘門,展開豐富的想象,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有效地進行了口語交際訓練。
2.續編課文“空白”。教材中有不少課文都有留白之處,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續編空間。教學時,教師利用好文本“空白”,引導學生續寫,既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又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如教學《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之后,可讓學生圍繞“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又見到了那匹小紅馬,他會怎么說,怎么做”展開想象,續編故事情節。學生們以“自豪的小駱駝”“原來是這樣”“小紅馬歷險記”等為題,編出一個個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故事。
課文中有許多省略號,也可以用來指導學生練習說話。如《廬山的云霧》第三自然段講解“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段末的省略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廬山的云霧還會有哪些變化呢?”學生思考后模仿課文句式練習說話。這樣的訓練,學生既理解了課文,又營造了“說”的氛圍,發展語言能力。
3.精心設計作業。對作業的布置,過去我們很多老師一味地讓學生“寫寫、背背”,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而忽視了語言能力的培養。其實,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些語言實踐性作業,以便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方面的訓練。如教材中有不少課文要求學生進行復述,教學時以家庭作業形式布置,并發放復述評價表,請家長從“創造性、條理性、完整性”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同時還可以提醒家長,一要做孩子忠實的聽眾,二要注重在家庭中營造口語交際的氛圍,適時引導孩子學會與人交流。比如,可以讓孩子說一說:當家中有客人來訪時,作為小主人該如何招待客人?可以做些什么?再如三年級學生“說說廣告”,可讓孩子把電視中感興趣的廣告說給家長聽,并評價評價這個廣告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這樣的作業孩子們感到輕松愉悅,在玩中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二、滲透課堂教學,提供互動的訓練平臺
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交流平臺,課堂教學也為訓練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提供了很好的陣地。好表現是每一個學生的本能。教學時,文本內涵的感悟應多元化,此時也正是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的好時機。特別是當學生的觀點出現對立或矛盾時,須引導對立雙方學生圍繞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語言自然得到了發展,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課堂中的即時評價也是培養學生口語的良好途徑。當學生朗讀完一段課文或回答完某個問題后,可讓學生評價一下這個學生讀得怎么樣,回答得如何,有沒有什么不同的意見,等等。對于文本中的各個角色,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評價。當然,在生生評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正面鼓勵為主,注重用善意的提醒,如“你覺得你講得很有道理,如果說得更響亮些就更好了”。這是對學生口語交際信心的激發和口語技能的強化訓練。
三、留心觀察生活,開掘口語交際的源泉
生活五彩繽紛、日新月異,它為學生口語交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教師在平時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捕捉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和話題,并結合自己的認知與伙伴展開對話交流,從而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五一”節后,許多學生都跟隨父母游覽了祖國的許多風景名勝區,教師可讓學生可以暢談自己的游覽經歷,向沒有去旅游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難忘的景點。又如,“如果今是“三八”婦女節,你想為媽媽做一件什么事?說些什么?”“你搬新家了,可以向全班同學介紹介紹新家的樣子和周圍的環境……”生活處處皆學問,口語交際就是生活的工具。總之,在生活中挖掘訓練的源泉,有利于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責任編輯 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