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物理相對來說簡單、淺顯,直觀性的知識較多,而深層次的分析推理并不多。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遵循記憶規律,不斷創新和總結,探索并積累了一些記憶的技巧和方法,使學生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輕松愉快的學習物理。
[關鍵詞 ]物理;知識;創新
初中物理相對來說簡單、淺顯,直觀性的知識較多,而深層次、分析推理非常深奧的知識并不多。換句話說,就是記憶性的知識點較多,而理解性的知識點相對較少。筆者發現,有些學生頭腦盡管并不見得非常聰明,但他在學習初中物理時肯花時間去背去記,結果往往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由此可見,“記”對于學好初中物理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有些學生受制于自己的記憶力不好而很難記住一些東西,或剛記住了一些東西而過不久就忘記了,導致物理成績一直不太理想。筆者在15年的初中物理教學中,總結出了一些物理現象或規律的巧記方法,學生利用這些方法對一些物理現象和規律進行記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變復雜為簡單
光的反射定律內容較多,有四十多字,有些學生記起來較為吃力,而且背得非常枯燥,但是形象的口訣“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可幫助學生記憶,而對于光的折射定理口訣可改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不相等”。對于入射角與折射角的大小關系,可編口訣為“空斜入水入角大,水斜入空入角小”。簡單的幾個字就概括了所有的內容,學生記起來也非常的容易。
又如六種物態變化中,“三種吸熱三種放熱”,不少學生往往記不清楚,背起來又很容易混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巧妙編口訣為“熔汽升華都吸熱,雙凝液化皆放熱”。這樣記起來就非常方便,不容易忘記。
二、變抽象為具體
滑動變阻器的接法這個知識點比較抽象,有些學生掌握不好,搞不清楚同時接上柱或同時接下柱會有什么后果,還搞不清楚接入電阻的大小情況。針對這種現象,筆者編成口訣讓這個知識點具體化:“兩上最亮不變阻,兩下最暗不變阻,一上一下接法好,接入電阻下柱定。”結果,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這個知識點。
又如,容器受到的液體壓力與液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關系,一直是液體壓強中的一個難點。由于知識點比較抽象,講解起來也比較吃力,許多學生對于這個問題難于理解。針對這個問題,筆者把知識點具體化,編口訣為“上面大,重力大;上面小,重力小;上下相等力相等”,即液體上寬下窄,重力大于壓力;反之則壓力大于重力,若上下一樣寬(即規則容器)則重力和壓力相等,這樣學生就較為容易記住了這個知識點,學起來較為輕松。
再如,利用比熱容知識解釋一些生活現象,有些學生做起來就顯得比較吃力,搞不清楚比熱容大小對溫差的影響。這個知識點也比較抽象,教師也可以根據具體知識點來編口訣“容大吸熱升溫慢;容小升溫吸熱少”幫助記憶,即比熱容不同的物質在質量相同的條件下,如果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比熱容大的物質溫度升高速度較慢,比熱容小的物質溫度升高速度較快;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容大的物質吸收熱量較多,比熱容小的物質吸收的熱量少。
三、變枯燥為生動
在諸多記憶經驗中,順口溜記憶的效果是比較好的一種。因其押韻,符合學生的心理而普遍受到學生的歡迎。如輪船從河里駛入海里(或從海里駛入河里),浮力變化情況及吃水情況,有些學生也不太容易理解,可編順口溜“輪船江海游,浮力仍依舊,輪船江入海,船體上升快”。由于押韻,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
還有很多知識點可以編成順口溜式口訣加深記憶,如:“平等放大都正虛,照小幻大皆倒實。”說的是幾種光學元件的成像特點。當然,凸透鏡成像中還有“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實像異側倒,虛像同側正,物遠像變小,巧計口訣好”。還有“像的大小相距定,像兒跟著物體跑”。教師在備課時, 要認真思考,哪個知識點可以借助怎樣的比喻, 才能變死背為巧記, 變抽象為具體, 變深奧為淺顯。
須指出的是,有些學生在利用口訣記憶時會碰到一些問題。如利用口訣在試卷或題目中作答時,有些學生在答正負電荷相互作用規律時,學生答成“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就不行了。還有些學生盡管記住了口訣,但不知道口訣到底是什么意思,這些問題都要求教師在講解口訣時向學生解釋清楚,讓每個學生都知道每一句口訣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否則,即使記住了口訣也弄不清其意義,就白白浪費時間了。
責任編輯 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