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競爭意識成為現代教育著重培養的品質,也是學生以后適應社會發展必備的能力。教師應從體育教學實踐出發,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得到運動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雙重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競爭意識;創新思維;教學改革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型的社會,只有在競爭中發展,在合作中進步,才能夠獲得成功。競爭充斥了整個體育教學的過程,學會競爭,是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個人生存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體育課程的教學不僅是生理意義上的運動教程,體育的競爭性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上體驗到成功與失敗的滋味,從而逐漸養成互相競爭的進取精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做好競爭準備,樹立信心與決心,同時在體育競爭活動之后,要教會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培養正確的競爭價值觀。此外,在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因為競爭與合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讓學生之間學會協作團結、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與合作精神,更容易凝聚團隊觀念。
一、明確把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基本原則
1.公平性。公平是指在平等的規則制度下,通過團隊之間的實力和個體學生間的競爭,來完成體育教學。通過適當的組合分成勢均力敵的小組,在實力相當的情形下,學生們自然展開你追我趕的追逐競爭,在一樣的場地、規則、時間等相同條件下人人平等,只有公平的競爭才是合理的競爭。所以,把握公平性是保證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前提條件。
2.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是實現競爭的內在力量。而讓學生有效競爭力形成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的指導,學生就會主動深入到這個領域,發揮出強大的潛能。
3.合作性。競爭與合作是不可分割的。同樣在競爭意識的培養過程中要把握合作性原則,只有這樣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4.創新性。在前面的基礎上,學生帶著興趣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奮斗,才能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方式和品質,利于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
二、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策略
1.培養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奠定競爭運用堅實基礎。健康的身體和出眾的運動素質是一切競爭的基礎和前提。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運動素質,是一項基本的教學任務。提高身體質量和生命價值,是提高人才綜合競爭實力的基礎。
2.塑造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積極競爭的良好心態。如果不能從小培養學生的抗壓抵挫能力,必定影響學生在社會上立足進步,直接關系到孩子們的未來發展。體育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心態,回歸正常積極心態。
3.巧妙進行教學設計,挖掘學生內在競爭潛力。通過游戲、競賽等學生感興趣的方式,輔助一定的獎勵措施,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通過指定明確標準的合理規則,為他們營造一個公正平等的客觀環境。要讓學生明白,公平不僅僅是體育競爭的基石,更是一種有效的道德教育。
通過體育教學樹立起學生公平競爭的觀念和敢想敢做的決心,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和途徑。在教學組織方面,可以由不同的學習章節入手,劃分出學生學習的短期和中長期目標,讓學生的目標導引下不斷取得突破和進步,從而培養自己與自己競爭的意識和狀態。另外,可以發揮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有一個趕超和追逐的對象,以此來提高自己的競技水平,提高競爭與合作意識。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在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
責任編輯 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