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路無軌電車剛從弗拉基米爾火車站開出,售票員拉伊達——身穿水手服的小個子老太太就拿起司機的麥克風放聲唱道:“啊,夜啊,水手的夜啊,只有大海和天空在身旁!”乘客一齊轉過頭:“怎么回事?”車廂后面的幾個小伙子笑道:“快看,這老太婆跟布谷鳥似的,帽子上還有‘黑海艦隊’的標志呢。”售票員繼續唱著:“如果姑娘愛上了艦隊,就再也無法離開我們-們-們!”于是,有人舒展開了眉頭,有人把耳機摘下來,還有人禮貌地對那伙年輕人說:“請把嘴閉上吧。”
電車里的人露出笑容,大家躁動起來,過了兩站,有人開始跟著她唱。“真不錯,讓大家心情這么好!”一個穿短皮襖的男子稱贊道。歌唱完后,售票員很自然地說:“現在,乘客們,請準備好11盧布買車票。”電車里頓時響起掌聲。
“我每天工作12小時”
第一趟電車早上5點發車,因此70歲的拉伊達每天3、4點鐘起床晨練,做俯臥撐、仰臥起坐、洗冷水澡。她的拿手絕活是倒立,不過最近在準備工會滑雪比賽的練習中拉伊達把腿拉傷了。此外,她還熱衷于滑冰,跟鄰居家的小狗賽跑。因為經常運動,拉伊達身體很好,已經30年沒看過醫生了。在電車上工作11年來,她只休過一次假,那次她得了嚴重的咽炎。“我還堅持鍛煉前庭器官,盡管每天工作12小時,但我從不暈車,也不需要休息。”拉伊達說道。
拉伊達每月的工資在1萬至1.2萬盧布之間(100盧布約合21.57人民幣),和退休金差不多。不過她每月得為家里的四只貓咪花掉5000盧布。此外,她還要為車隊里的狗準備用大米和牛肉粒熬制的粥食。鄰近的貓咪們也總愛來找這位富有同情心的售票員。
在電車上,遇到沒錢買票的老太太時,拉伊達就替她們付錢,還為她們唱歌,跟她們聊天。“如果看見哪位乘客愁眉苦臉的樣子,我就走過去,給他唱點什么或者問他是怎么回事,人們通常會對我敞開心扉,不會覺得尷尬。這時我就說,‘不要難過,也許有一天會好起來,上帝保佑你。’有一回,兩個男人在車上爭論車臣問題,眼看就要打起來了。我走到他們身邊,唱道:‘笑一笑,沒煩惱。’他們就不吵了,對我笑笑。這一招百試不爽,人們只要爭論不休,我就用這個辦法安撫他們。要是碰上哭鬧不止的小孩子,我也對他唱歌,這樣一來,他就不再哭泣,好奇地看著我。媽媽開心,我也高興。”
對于樂觀的拉伊達來說,幸福無處不在。“去年冬天我摔倒了五次”,她說,“可都摔在雪地里,就像倒在羽絨褥子上似的一點兒事也沒有。我真的很幸運!”只有想起死去的丈夫時,她才略顯憂郁:“他一年前去世了,有時我的心里很難過。不過我立刻對自己說,‘拉伊達!夠了!快別這樣。’”
“我會跳蹲舞”
拉伊達的鏡子旁掛著一只女學生演出時用的那種塑料皇冠。她喜歡戴著皇冠上班,在電車上扮成一名善良的仙女,新年到來時,就扮成雪姑娘(為人們送去新年祝福的俄羅斯童話角色)。“去年12月31日那天,我們過得可開心了”,她說,“大家一起唱‘在林邊的草地上……’有個男人要給我100盧布,我好不容易才勸住他。可人們還是送我巧克力、桔子之類的小禮物。這個新年過得妙極了。我們一起唱‘魯拉達,魯拉……’聽過這首歌嗎?‘如果你獨自憂郁,如果不幸降臨,如果命運背叛了你,請記住這首歌,不要哭泣。’”
不幸不止一次降臨在拉伊達身上。她生于1941年,父親還沒來得及看她一眼,就死在了前線,一年半以后,媽媽也去世了。小拉伊達由外婆撫養長大。“三歲前我連站都站不穩,我們常年挨餓,我得了佝僂病。”她笑著說,“可我天生是樂天派,在學校也很活躍。一年當中,有半年時間我在學校上學,半年時間在家喂牲口、干農活。就算一大早跟那些莊稼漢去割草,我也一直扯著嗓子唱。”
18歲不到她就嫁人了,21歲守寡,留下一個孩子。“后來又嫁了一次,滿以為生活會好些,可是他和他的家人抱怨說,我和兒子拖累了他們,還不準我學習。于是我離開了,擺脫了這段婚姻,高高興興地自謀生路。我給您跳一段蘇聯《小蘋果》水兵舞怎么樣?我還會跳蹲舞呢(俄羅斯的一種舞步,蹲下時輪流向前伸出兩腿)。”
曾幾何時,拉伊達的上司想打消她的熱情:“拉伊達,在電車上用不著又唱又跳。”可她卻說:“我不能過沒有創意的生活,您想拿我怎么樣隨您的便。”結果她獲勝了。愿意干電車售票員這差事的人不多,像她這樣能干的退休老太太很難得,畢竟有誰能每天工作12小時不休息呢?就讓她開自己的音樂會吧,別忘了賣車票就行。
“生活多美好”
“我經常累得筋疲力盡”,她說,“離開第二個丈夫后,我沒日沒夜地工作。晚上回家還得劈木頭、燒爐子,我跟兒子租了一間草棚,里面全是大老鼠。我們的東西被偷光了,大衣也給搶走了。”盡管如此,她還是喜歡那時的生活。“我們住在村子里,糧食短缺,可大家非常和睦,一起參加文娛比賽,一起去農莊挖土豆,抓狗魚,我在那里遇見了第三任丈夫,他是我的最愛。他準我上學,我跟兒子一起從大學畢了業,后來還當了工廠里的經濟師。”
在工廠工作的那段時間她也很快樂。“工廠停發工資,可我們挺過來了,因為我有儲存食物的習慣。我們總能吃飽,雖然沒有肉和水果,但我們畢竟沒有餓死,這是最重要的。一到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就坐在一起,拉手風琴,唱個不停。我們過得多快活。”
對現在的生活,拉伊達也心滿意足:“我像以前一樣儲備了很多食物,生活教會我有備無患。至于錢嘛,哈,花得差不多了。您知道去年夏天我們到哪兒度假去啦?埃及!我幾乎足不出戶,整天就在賓館里待著,美美地過了十天,我喜歡這樣,有吃有住,有大海,能跳舞,這就是我要的一切。我在廣場上獨自跳了兩個晚上,后來有一對夫妻加入,之后又有一對加入,我干脆給他們辦了個舞會,大家玩得很開心。”
拉伊達熱愛自己的工作。“我從2000年開始干售票員這一行。也不知道為什么,跟乘客在一起時,我總是很高興。不過也有人說:‘她喝醉了吧?’更多的時候,人們很感激我:‘噢,又是那個愛唱歌的售票員。’我連續工作12個小時不覺得累,在最冷的天氣也不怕冷,因為我一直在活動,午休時我也是步行回家吃飯。”
“我替您補上”
“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始有終。”拉伊達說,“出門上班前我一定得化妝、卷頭發,保持良好的狀態。在車上要是有人喝多了,吐在地板上,我就立刻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擦布清理干凈。不管怎么說,售票員有責任保持車廂內的衛生。”
拉伊達還從未遇到過逃票的人,因為她總是走到每名乘客跟前。“有時候,有人不想買票,我就好言相勸,如果他的錢不夠,我就說,‘好吧,我替您補上,拿著票吧,別不好意思,沒什么可丟人的。’”
拉伊達遇上了一位好司機,他允許她拿著麥克風演唱。“不是所有人都這樣的,司機阿尼斯基是個好人,他喜歡我的音樂會。”她跟阿尼斯基就像聯盟二人組。乘客不多或有空閑時,拉伊達就在車里唱《祖國保衛者之歌》。她水手服上的獎章閃閃發光。“我愛你,生活……”從列寧大街站一直到青年文化宮站,她就這么一路唱著。乘客都說:“看,這人多快樂。”沒錯,她不可能過別樣的生活。一個孤兒,養育兒孫,受過教育,一生工作不止,在電車里當售票員,盡其所能讓人們受到鼓舞。如果要授予誰“祖國保衛者”稱號,她不是最合適的人選嗎?
[譯自俄羅斯《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