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日”是日本的種田類電子游戲,它以年輕用戶為中心,以人們廣泛使用的手機及互聯網社交網站為平臺,通過非現實的“游戲”,將現實中的農家和消費者聯系起來,促進新人務農。
廣闊的草原上,佇立著一座尖頂小屋。花田環繞的農場中種植著16種農作物,有水稻,草莓,萵苣……以上描述的其實是手機屏幕中的畫面內容。
農業體驗游戲“種田日”可安裝于日本NTTDOCOMO出產的手機。玩家自己購買肥料和鋤頭,一邊接受“要注意預防害蟲”等游戲提示,一邊松土、播種。現實中的一天是游戲中的90分鐘,在游戲中只需4天就可以“收獲”原本需3個月栽培的農作物。
“種田日”與其他體驗類游戲的不同之處在于,當玩家管理由農戶幫助監管的農田時,如果作業既沒有過多,也沒有不足,栽培期間注意將土壤的營養和水分保持在一定的程度,最后就會在現實中收到真正的農作物和加工品,同時附有合約農戶帶照片的名片。
游戲每個月的使用費為210日元,在游戲中購買肥料和農具還需花費幾十日元。現實中的農作物就是利用這兩部分費用進行培育的。從去年6月開始,“種田日”以20到40歲年齡段的玩家為中心,登陸人數已超過2萬人,送出的農作物超過了1萬份。
想出這種游戲運營方式、并建立管理游戲的LD公司的葛島明奈,從前就職于~家郵購公司,同時兼職從事模特工作。
“我雖然非常關注美容和健康,但對于自己吃的蔬菜是怎么種出來的卻一無所知。游戲或許能夠讓我們這一代比較容易地了解農業。”
葛島明奈將這種想法傳達給了熟悉手機游戲制作流程的朋友。
“全國農業青年俱樂部聯絡協議會”由20到30歲左右的農家組成。當葛島明奈從農業報紙上發現了這個組織,便前去尋求合作。當時擔任會長的是來自長野縣東御市的荻原昌真,“感謝你對農業的熱情。能做出新型的游戲是好事,我內心期盼的游戲要能成為農戶的助力。”經過慎重考慮,荻原決定:“就以我們這一代的行事方式,使游戲成為讓人們了解農業的機會吧。”目前,游戲的合約農戶已擴展到北海道,新瀉、宮崎等全國20多個地方。
北海道由仁町人口約為6000人,那片土地上廣泛種植著玉米和土豆。去年9月,以由仁町為舞臺的游戲閃亮登場。日本最大的社交網站Mixi發布了斥資300萬打造的農業經營類游戲“北海道由仁農場”。
配合游戲,由仁町把在現實中栽培的蔬菜運送出去。玩家可以利用游戲中賺得的錢購買農業器具,或者增加資本,游戲中工具的價格和肥料的名稱與現實相同。
建立運營公司“由仁”(東京)的四灶希望以此增加年輕務農者的數量。他認為:“有這樣一些人,他們雖然有去從事農業工作的想法,但卻不知該如何去做。真實性高、專業性強的游戲可以作為過渡的橋梁。”有了這個想法,加上由仁町有能幫助他的農戶,他便決定將其作為游戲的背景舞臺。
由仁公司的職員岡田好正從去年5月起開始在由仁町研究農業。當時他正考慮轉行加入農業工作,因受到四灶的邀請,便離開了工作了18年的日本汽車聯盟,攜帶家人從千葉縣搬到這里,他負責的是將農業作業中的現實情況反映在游戲中。
在游戲中按下“耕種”按鈕,原本只需要4秒鐘就可以完成耕種小麥的工作,而岡田將這個時間段改為了4分鐘,“實際上要用3臺拖拉機花3天才可以完成。玩家會抱怨‘這時間也太長了’,除草也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而勞動的辛苦也正是農業的魅力所在。我希望能通過游戲向大家傳達這樣的心情。”
由仁町辦事處不斷收到從各地而來的征詢:“我們也想加入你們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