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做成點事,無疑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亦需得到他人的支持與幫助,個人的力量是十分渺小的。如本文的標題,就借自二○一○年二月二日《文匯報》上署名雷甫的《從魯迅著作說到書價》一文,其末段寫道:“筆者年逾耳順,買書已有五十多年,最忘不了求學時代一位老師的話:‘這世上只有買書是最合算的事。人家把自己的思想、理論、學說、感受,把他的經歷、喜怒哀樂,絞盡腦汁地寫成文字,又辛辛苦苦地印成書,花去多少勞動,你卻坐享其成,花錢就能買到人家的勞動結晶……’”
這大概講出了包括筆者在內的大部分藏書者的心聲。中華民族對“書”感情深厚,愛書藏書的傳統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私人藏書的風尚。早期私人藏書的盛行,得益于百家爭鳴的文化氛圍。如今,在“書價貴”的呼聲中,書我是照買不誤,一方面因為得一珍本反復揣摩研讀的快樂無法用錢來衡量,另一方面,相比國外,國內的書價無論如何不能算貴。
北京大學圖書館研究員姚伯岳先生與筆者閑聊,亦曾數次說道:“買的書,家里實在已經放不下了,可是看到好書,我還是千方百計想買下,未買下就會感到若有所失。我總感覺,在經濟條件能承受的情況下,花幾十元、幾百元,乃至數千元、數萬元、數十萬元買下一部好書,是最合算的事?!币ο壬菑奈幕瘍r值及信息量的角度認定,買書是世界上最合算的事。
筆者作為一介小書販,現從藏書的角度,試析書籍的保值與增值功能,進一步證實世界上最合算的事是買書。當然,這里所說的收藏之書,是指真正有較高歷史、文獻或藝術價值的書。
藏書前景讓人振奮
當今收藏市場之拍賣,書畫、瓷器、玉器所占份額遠大于書籍(通常謂古籍善本或古籍碑帖)。書作為歷史信息、人生精華的最重要載體,是其他任何物品都難以替代的,這點我們的先輩都牢記著,并世代相傳。從古至今,長輩教導晚輩,一般都是說:“好好讀書,爭取將來有出息。”若有人教導“好好讀畫或瓷器玉器”,則有可能成為笑柄。明智前人多叮囑后輩:“家財萬貫不如詩書一卷”,“購田萬畝不如藏書萬卷”。雖然這些話的主旨是督促后人多讀書,走科舉之路,但無疑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書的重要性。我們完全可以斷言,書之保值功能與增值前景(潛力),是其他藏品難以比擬的;也就是說,以長遠的觀點來看,書畫與瓷器等其他收藏品的市場價格可能會出現較大起伏,而真正有獨特歷史價值、珍貴文獻價值或上好藝術價值的書籍,在太平盛世,其價格總體上只會漲不會跌。
海王村拍賣公司彭震堯總經理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有如下系統看法:
古籍拍賣市場在整個拍賣市場中占的比重并不大。據中國拍賣協會公布的《二○一○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公報》統計,二○一○年全國拍賣了一萬八千二百二十件(套)古籍圖書,當然這個數字中也包括舊書,約占當年文物藝術品拍賣總件數的5.59%;總成交額五點八五億元,約占文物藝術品總成交的1.5%。
自一九九三年經歷第一場拍賣至今,我認為古籍圖書拍賣整體上是呈上升趨勢的。雖說其間快慢不均,但除‘非典’那一特殊時期稍有回落外,其他時間都在上升,尤其是最近四年在價位上上升很快。就拿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來講,一九九七年,舉辦了三場拍賣會,拍賣了六百零三件拍品,年成交額是一百五十五萬元;十年后的二○○七年,舉辦了八場拍賣會,拍賣了四千四百二十九件拍品,成交額二千四百八十三萬元;再過四年,也就是二○一一年,舉辦了五場拍賣會,拍賣了三千五百四十三件拍品,成交額七千三百六十一萬元。與二○一○年相比,成交額上漲了一千三百多萬元。這組數據足以看出我國古籍拍賣市場的發展態勢。
如彭震堯先生所提到的,據中國拍賣協會公布的《二○一○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公報》統計,書籍拍賣約占當年文物藝術品拍賣總件數的5.59%(份額——彭令注),而總成交額僅五點八五億元,只比一件最貴的清乾隆官窯花瓶的成交額(五點五億元人民幣)約多6%,連兩幅最貴名畫(每幅四億多元人民幣)的成交額都遠不及,約占文物藝術品總成交額的1.5%。筆者認為,這是收藏市場短時期的浮躁風氣,使得最有內涵的收藏品——精品書籍的價格被不合理地嚴重低估的畸形狀態;未來三五年內,隨著市場的規范和藏書業內心態的成熟,書籍拍賣的總成交額將迅速由1.5%上升到6%左右,以達到書籍拍賣成交額與市場份額的合理持平。也就是說,未來三五年內,只要收藏市場理性發展,真正有獨特歷史、文化與藝術內涵的書籍,其價位至少將上漲三到四倍。
收藏什么樣的書
擁有豐富的拍賣經驗的彭震堯說:“古籍收藏,不僅僅是圖書的收藏,更是歷史的收藏、文化的收藏,是人類文明的收藏。它不像其他文物收藏那樣擁有華美的外表和直觀的震撼,卻擁有更為深厚的內涵?!薄叭藗兺ㄟ^收藏書籍,可以了解歷史,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養;反言之,書籍收藏亦需要收藏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歷史等諸多方面的知識?!薄皥D書的收藏,在春秋戰國時就成為國家的收藏?!薄八哉f,古籍收藏是最高級的收藏,是收藏界的皇冠。”筆者深感,這些話抓住了書籍收藏的核心,道出了真諦與特色:對書籍收藏的重視,是建立在對文化、對歷史的尊重與傳承的基礎上的,這才是書籍收藏最終的意義。
書籍收藏因其對收藏者自身修養的要求較高,加之市場上的書籍豐富繁雜,因此,基本上不存在惡意炒作的可能性。中國嘉德拍賣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拓曉堂總經理有多年的古籍拍賣經驗,曾反復指出真正的精品書籍“想炒作都沒法炒,覺得是在炒,實際是炒不了的”。
一些人認為,筆者曾經經手的錢梅溪手稿《〈浮生六記〉卷五〈冊封琉球國記略(海國記)〉》能達到拍賣成交價一千四百五十七點五萬元人民幣的高度,是炒作的結果。拓曉堂在與孔夫子舊書網書友交流時,曾撥云去霧,發表了如下真知灼見:“這本書是手稿本,手稿本的價值是多少?我們知道,這本《浮生六記》不僅國人很熟悉,日本人也非常了解。除此之外,林語堂先生還曾經把它翻譯為英文版本——《中國兩個女人》,在全球都非常有影響力。所以手稿的價格賣到一千多萬元。而我們知道在索斯比曾經拍賣過達·芬奇的一個零散稿本,在十年前的成交價也是三千萬元人民幣。相比而言,中國的藏品書價格跟國際水準還差得很多?!?/p>
關于如何買書,拓曉堂在與書友交流時,給藏書者總結了一條寶貴經驗:“在你的財力下,既想玩得有水準,還想玩得得心應手,我給你一句話,就是‘大財小用’——以自己的經濟實力關注最小的一個題材,這樣,你才可能‘玩’得得心應手。”
拓曉堂通過多年的古籍拍賣經驗又總結說:“貴者恒貴”。正因為如此,筆者認為,收藏者只需牢牢把握住書籍收藏的核心,即購藏真正有歷史、文化與藝術內涵的書籍,盡量選擇收藏真、精、新的書籍,無論是收藏還是投資,都必將有很大的收獲。
那么為了藏書的增值保值,應該買哪些書呢?筆者認為,籠統地說,應該買真正具有文物、文獻或藝術價值的書,應該買真品、精品,應該買具有獨特之處的書。具體如何操作,這就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我販書的點滴經驗
下面舉點小例子,分享一下筆者的販書經驗吧。許多藏書者都知道,醫書類古籍存世多,很常見,但您若精熟于中醫典籍,能在其中發現一部極罕見的醫書,其中有某失傳秘方能治療某疑難雜癥,而且經驗證確實很有效,這部醫書有沒有價值、值不值錢?在收藏古籍過程中,找出了一個造福萬民的良方,這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是不是都是一大快事呢?
除醫書外,常見的“四書五經”之類的古籍中也可能藏著意想不到的驚喜。譬如,您在一堆“四書五經”中買到某冊晚清刻印本《大學》,很不起眼,翻開細看,齊白石在書內寫了許多字,而且有證據證明確系這位大師的墨跡,這可了不得。這就誠可謂筆者戲言的“初看值幾百,細瞧賣幾萬”的販書驚喜。當然,說齊白石只是個特例,他名氣特大,大家容易理解,若在常見書籍中能找出其他名家的墨跡,只要確實有價值,也很不錯。
說個具體的事例。二○一一年五月間,筆者陪同山西某企業家訪書,購入一部《海國聞見錄》。經查考,系清代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刻印本,當時買進價約一萬元人民幣。購得后,該企業家在互聯網上查核,發現某舊書網上二○○九年的成交價僅為八百二十元,而筆者給出的價錢是其十多倍,當時便頗有微詞。筆者解釋道,此書經過深入考證,有三個賣點:其一,此書為十分重要的臺灣歷史文獻,詳細記載了臺灣及其附近島嶼的自然、人文地理狀況,是一部有較高史料價值的著作;其二,有學者認為,該書代表了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地理著作認識世界地理的最高水平,是一部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獻;其三,書中首次解釋了如何運用“二十四至”繪圖法。作者還破天荒地介紹了非洲和歐洲的地理情況,并是最早畫出東半球地圖的中國人。當時我便預言,此部書的市場價格至少在三萬元人民幣以上,該老板則將信將疑。
二○一一年九月,中國書店海王村拍賣公司征集當年十一月份秋拍的拍品,我決定驗證一下,代該老板捎去此書上拍,彭震堯總經理雖然認為三萬元人民幣起價偏高,只認同按一萬五千元起拍,但仍很認真地說,應該將此書合理整裝,以便保護流傳,同時還幫忙總結出了另一個賣點:記敘了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過程。我即遵照彭總的賜教,請高手名匠,對該書進行了保護性整裝,并同意按一萬五千元低價起拍。當時物主還有點憂慮,擔心流拍。十一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下午,中國書店二○一一年秋季書刊資料拍賣會,第五八九號拍品《海國聞見錄》二卷,清乾隆五十八年刊本,一函三冊,落槌價十三萬元人民幣,加上12%的傭金,成交價為十四萬五千六百元人民幣。據說,此部書成交后,有山西老板打聽,是不是筆者本人花如此大價錢拍下了,再“小炒”一把自己。當了解到此書確實被收入某國有館藏,且該館與筆者無任何聯系時,才驚呼:“彭兄高人!”
藏書是最好的事業
我始終堅持認為,一個人若過分自私自利,絕不會有真正的幸福感可言。收藏書籍只有心懷尊重和敬畏,心懷對傳承不息的文化的熱愛,有利于社會,有利于文化,有利于民族,才能真正有利于個人。這并非套話空話,容筆者不揣冒昧,現身說法。
二○○三年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長沙毛澤東文學院“毛澤東研究文庫”致函動員我無償捐贈珍稀毛澤東著作版本書籍?;谏鲜鏊伎?,我陸續向毛澤東文學院“毛澤東研究文庫”無償捐贈了數批比較稀見的毛澤東著作與革命文獻。此事受到了毛澤東文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并給我郵寄來了影印有第一任院長李鐵映同志手跡的精美書籍,還有不少毛澤東文學院的紀念品,并同意聘任我為特約收集整理員,正式給我頒發了聘書。這激勵著我不斷去尋訪稀見的毛澤東著作版本與革命文獻,捐贈給“毛澤東研究文庫”。
到了二○○三年底,我感覺,山西的稀見毛澤東著作版本與革命文獻資源不足,聽書友說,江蘇是抗戰時期新四軍的根據地,新四軍出版的毛澤東著作版本與革命文獻是頗珍稀的。我即四處籌集資金,邀請好友一起遠赴江蘇尋訪,就這樣找到了南京朝天宮古玩市場,并逐漸迷上了古玩市場的一些線裝書籍與手稿。我便開始販賣這些物品,贏利后繼續尋購稀見毛澤東著作版本與革命文獻,及其他罕見書籍。就這樣,我開始每年數次奔波于江蘇、北京、天津、浙江、上海等地買書賣書。江蘇成為我尋訪古舊書籍的“根據地”之一,我還曾陸續向揚州的朱自清故居紀念館、史可法紀念館與揚州市委黨史辦無償捐贈了一些稀見書籍與手稿。
終于,“天降祥瑞”,我于二○○五年金秋時節,在南京當時的朝天宮古玩市場淘得錢梅溪手稿《冊封琉球國記略》(原封面名《記事珠》)。
我曾嚴肅認真地對某媒體記者說:“毛主席是無神論者,我也是無神論者,但是我總感覺毛主席著作保佑我發了點經濟財,更發了點精神財!”其實,我是想說,人只要多為社會做點有益的事,遲早總會得到幸福的。譬如筆者,力所能及地無償給一些公藏機構與部門捐贈些書籍與資料,雖然所做的很有限,但是,許多著名專家與學者,每次見到我,都喜歡垂詢一下我近期的捐贈情況。我深知,誰都樂意與熱心公益、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交往,誰都討厭過分自私自利的人。由于我的無償捐贈行為,感動了不少專家、學者與書友,我訪書尋書到全國各地,許多人都千方百計地找來大量稀見古舊書籍給我看,轉讓給我,使我每次訪書尋書基本上都有所收獲。他們或許感覺,這不是僅僅在幫助一個小書販,而是在支持一位多少能為社會、為國家做點有益事情的人。
體味以往的販書經歷,筆者深深領悟到,個人藏書也好,販書亦罷,與發展其他事業一樣,都應該力所能及地多為社會做點公益事業。只有盡量多為社會做點實事好事,才能真正擴充書源,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收藏范圍。
曾有記者問我,對于買書賣書有何真知灼見?我說,對于我這個小書販來說,有利于人民、社會與國家的販書,才是真正有利于自己的藏書。這不是假話套話,而是真話實話,任何一位藏書者若能下功夫深深、細細體味出其中內涵,必將受益無窮。反過來,任何不利于人民、社會與國家的行為,是絕不可能長期有利于自己的,這點藏書者亦應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