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委內瑞拉總統大選,罹患癌癥一年多、在反復手術、放化療的煎熬中堅持競選的查韋斯以54%得票率獲勝,將于明年1月10日再度就職。到2019年任期屆滿,他將統治委內瑞拉長達20年。
查韋斯四連任,引發了關于“民選獨夫”的爭論。《華盛頓郵報》稱,查韋斯的美國支持者會問,如果他是一個獨夫,何以會冒失去寶座的危險進行選舉?答案也不難給出,和他差不多的領導人,比如普京、內賈德同樣愿意選舉,但必須在一個對他們有利的條件下進行。
1998年查韋斯以56.5%得票率當選總統后立刻推動修憲,依新憲法他再度當選并于2000年就職,任期延長為6年。反對派于2002年4月12日發動政變,但不到48小時他卻奇跡般地重回總統府。之后4次全國性罷工也都未能扳倒他,《經濟學人》形容他“具轉敗為勝的天賦”。由于不斷以非常手段鎮壓異己,連他的好友、被譽為當代思想大師的美國學者喬姆斯基都曾譴責他對民主的攻擊。
盡管這次大選的結果在世界上引發截然不同的反應,但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國家均發賀電(美國是祝賀委內瑞拉人民)。美眾院外委會主席雖指責查韋斯操縱選舉,然因其競選對手、40歲的米蘭達州州長、猶太人卡普里萊斯很快承認失敗,華府難以借題發揮。拉美多國總統則認為是“整個拉美的勝利”。
歐佩克去年數據顯示,2009~2010年,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上升了40%,一舉超過了沙特。盡管委內瑞拉的日均開采能力僅及沙特的35%,但坐擁世界第一石油儲量的查韋斯,毫無疑問將運用石油大棒攪動世界政經格局。在第四次當選總統前,查韋斯曾承諾要把委內瑞拉對亞洲的石油出口量翻倍,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相較于和美國的關系,查韋斯對中國算是相當友善。繼2008年中國向委國在軌交付第一顆通訊衛星后,2011年兩國又簽訂了第二顆衛星生產協議,且已于2012年9月29日發射。中委雙邊貿易10年來增加了50倍,總額突破100億美元,中國已成委內瑞拉第二大貿易伙伴。
查韋斯接近中國,主要還是想擺脫美國掌控。本屆任期內,他已試圖從經濟上整合拉丁美洲。如2007年12月,“南方銀行”在查韋斯主導下成立,該銀行提供會員國融資的規定寬松且不附帶政治條件,等于取代IMF和世界銀行的角色。2009年6月,“美洲玻利瓦爾聯盟”(ALBA)成立,其前身為查韋斯于2001年提出、2004年在哈瓦那成立的“玻利瓦爾替代方案”,成員國多是些小國。2010年2月,“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成立,盡管查韋斯希望智利、古巴與委內瑞拉能組成“三駕馬車”共同領導此一多邊機制,但2011年12月的首次峰會即出現危機,一個原因是南美兩大國巴西和阿根廷不愿聽其擺布。
過去14年來,查韋斯力挺古巴,不但提供低于市價的石油,更接受4萬名專業人員,特別是醫療人員,其薪資成為古巴財政重要來源。身為經濟學家的古巴異議人士艾斯皮諾薩表示,如果委內瑞拉反對派候選人卡普里萊斯獲勝,他會“切斷這條臍帶”,對古巴而言那“將是場大災難”。
查韋斯雖被認為是典型的“民選獨夫”,然因從未在選戰中失利,導致拉美政客群起效尤。玻利維亞的莫拉萊斯和尼加拉瓜的奧爾特加,均以民粹手法贏得連任。今年1月就任危地馬拉總統的退休將領奧托·佩雷斯,去年競選的口號之一即為“鐵腕”。
盡管查韋斯再次以明顯優勢贏得大選,但相較6年前得票率已經少了9個百分點。愿意拷貝他連任經驗的政客雖不少,但真正追隨其“21世紀社會主義”理念的卻日益稀少。換句話說,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已日漸式微,試舉兩例如下。
先看2009年6月底洪都拉斯發生的政變。前總統塞拉亞因不顧最高法院下令取消修憲公投仍堅持修憲,引發軍人政變。背后主因是他于2008年加入由查韋斯建立的“玻利瓦爾替代方案”。結果是塞拉亞流亡國外16個月,直到2011年5月底才得以返國隱居,同時備戰2013年的洪都拉斯大選。
再看已于2011年7月就任秘魯總統的烏馬拉,他曾公開表示同情查韋斯。2006年烏馬拉競選總統時曾獲查韋斯公開支持,但被認為是干預秘魯內政,結果敗選。去年大選期間,烏馬拉為掃除外界擔憂他若當選會采取和委內瑞拉相同經濟模式,在電視上表示“我承認自己犯了錯,我們想改正錯誤,因為這才是政治家該做的事”。選舉結果證實和查韋斯切割有效!
至于查韋斯會否因健康問題無法完成下一任期,最有資格回答的應是他的古巴醫療團隊,其他人只有相信他的勝選演說,“我感謝上帝,并懇求他賜給我生命和健康,以繼續服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