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來華留學生規模越來越大。為保證進入國內高校攻讀專業學位的留學生的素質,在語言上把好第一道關成為目前亟須解決的突出問題。德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語言測試(DSH)作為較成熟的語言測試,在考試對象、考試方式和考試內容等方面,均有值得我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語言測試——新漢語水平考試(新HSK)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中國的新HSK應該優化評價標準,分學科性質進行考試,才能做到最大限度方便國外留學生,又能保證留學生的教育質量。
關鍵詞:高校留學生;入學語言測試; DSH;新HSK
前不久,一場關于高校留學生預科結業評價標準的爭論在我國全國范圍內引起了關注,爭論的焦點圍繞入學語言測試展開。根據教育部《關于對中國政府獎學金本科來華留學生開展預科教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預科教育結業評價標準分為兩部分,即漢語能力測試和專業基礎綜合考試。與德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語言測試相比較,我國各高校在實際培養和操作過程中,往往重漢語言能力、輕專業基礎知識,我國高校外國留學生預科結業評價標準尚處于不斷摸索的初建階段。因此,借鑒德國經驗,將預科教育結業考試納入我國高校招收外國留學生入學考試顯得尤為必要。
一、DSH與新HSK測試簡介
(一)德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德語考試
“德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德語考試”(Deutsche Sprachprüfung für den Hochschulzugang)簡稱DSH考試,在1994年2月的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上,由原來的PNDS考試正式更名而來。DSH考試由德國各高等院校單獨組織,考試形式有統一標準,一般由筆試和口試兩個部分組成(有的高校會根據考生筆試成績決定其是否參加口試),重點考查學生對于各類文獻的口頭和書面的理解、處理等能力。
DSH一般在學期之初舉行,每年舉行兩次。申請者在DSH考試前必須先申請大學,DSH考試的詳細信息在高校入學通知書上告知。每名申請者一般只能參加兩次考試,如第一次未通過,學校通常會根據考試成績,安排考生在本學校語言學院參加學習,準備下一次考試。值得注意的是,DSH考試成績在德國具有通用性,即申請者在德國任何一所高校或者語言培訓學校通過考試,其成績均被德國其他高校認可。
(二)新漢語水平考試
我國國家漢辦組織中外漢語教學、語言學、心理學和教育測量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海外實際漢語教學進行充分調查,借鑒國際語言測試研究近年來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吸收原來HSK(HSK初中等、HSK高等)的優點,推出了新漢語水平考試(新HSK)。
新HSK作為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化考試,其定位是普通的第二語言測試,目的是衡量漢語非第一語言的學習者的漢語水平,區別于專項語言測試,重點考查漢語學習者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新HSK考試分筆試與口試兩部分。筆試包括HSK一級、HSK二級、HSK三級、HSK四級、HSK五級和HSK六級,口試包括HSK初、中、高三個等級。新HSK筆試水平等級與《歐洲語言教學與評估框架性共同標準》(CEFR)相對應,為客觀、全面和透明地描述語言能力提供了標準。
達到新HSK一級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可以理解并使用非常簡單的漢語詞語和句子,具備進一步學習漢語的能力。達到新HSK二級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可以使用漢語就熟悉的日常話題進行簡單而直接的交流。達到新HSK三級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可以用漢語完成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的基本交際,可應對在中國旅游時遇到的大部分交際。達到新HSK四級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可以用漢語就較廣泛領域的話題進行談論,能夠比較流利地進行交流。達到新HSK五級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可以閱讀漢語報紙雜志、欣賞漢語影視節目、用漢語進行較為完整的演講。達到新HSK六級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可以輕松地理解聽到或讀到的漢語信息,能夠流利地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DSH與新HSK考試基本參數對照
目前,中德教育交流越來越頻繁,許多中國高校和培訓機構都引進了DSH考試,讓國內申請者不出國門就可以參加DSH考試,大大地方便了國內申請者參加考試。新的DSH框架結構表明,德國大學只要經德國高校校長聯席會議(Hochschulrektorenkonferenz)認可,得到德國教育部和駐華使館以及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③同意備案并授權,就可以在中國自主舉辦考試。總的看來,DSH考試主要是為申請德國高校入學者而設立的德語考試,由德國各所高校自主命題,考試內容、難度各不相同。而新HSK考試是以漢語非母語的學習者為測試對象的國家級標準化語言考試,考試由中國國家漢辦統一命題。
二、DSH與新HSK對比
(一)測試原則
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在1994年2月22日至26日對PNDS④作出了新的規定,將原來的考試PNDS改為DSH,進一步明確了考試的性質及意義。DSH考試并不以單純的教材為命題依據,其考試目的主要是了解學生的德語水平,這種考試實質上是一種外國學生進入德國大學學習的資格考試,與普通德語考試TestDaF的考查目的有很大不同。考生無論在德國哪所高校及語言培訓學院通過考試,其成績都將被德國所有高校承認。通過DSH考試的考生具有在德國高校生活、學習和從事科研的能力,可以進入德國高校進行專業學習。⑤
新HSK考試遵循“考教結合”的原則。新HSK考試設計與目前國際漢語教學的現狀、使用教材、漢語國際推廣緊密結合。其目的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學”,進一步推動國際漢語教學的發展和新一輪的漢語熱。新HSK考試主要關注評價體系的客觀與公正,注重知識的準確性,更重視考查實際的語言應用能力。新HSK考試制定了明確的考試目標與評價標準,便于考生高效地提高漢語水平。
(二)測試對象
申請參加DSH的考生必須具備至少1000學時的德語基礎,具有比較強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能夠牢固掌握和熟練運用德語語音、詞匯、語法和文章結構等基礎知識。
新HSK一至三級主要面向每周2到3課時,漢語學習時間為一至三個學期之間,掌握150~600個最基礎的詞語和語法知識的漢語學習者。新HSK四級主要面向每周2到4課時,漢語學習時間超過四個學期或兩學年,掌握1200個常用詞語的漢語學習者。新HSK五級主要面向每周2到4課時,漢語學習時間兩年以上,掌握2500個常用詞語的漢語學習者。新HSK六級主要面向掌握5000及以上常用詞語的漢語學習者。⑥
(三)測試內容
DSH筆試考試允許帶一本德德字典,考試時間持續3~4個小時,考試內容由以下4個部分組成:聽力(Hoertextes)、閱讀理解(Lesetextes)、寫作(Textproduktion)和語法(Grammatik)。
新HSK一級和新HSK二級包括聽力和閱讀兩部分考試內容,新HSK三級、四級、五級和六級增加書寫部分考試內容,考試題量和時間隨著級別的增加而增加。⑦
DSH聽力考試主要考查學生是否達到在德國聽課和做記錄的能力。文章的內容通常與課堂學習相關,比如經濟類、科技類等文獻資料。允許通過德德字典來查閱一些陌生單詞,考試不以語法作為評分要點。新HSK聽力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在真實語境下對于對話內容的理解能力。聽力材料內容涉及范圍較廣,如新HSK四級涉及交通、面試和約會等主題;新HSK五級涉及商務活動、旅行和故事等主題;新HSK六級涉及社會問題、中國文化和新聞采訪等主題,考生根據對話內容或短文內容,選出正確答案(詳見表4)。
DSH閱讀理解考試主要考查學生能否理解所提供的文章,能否對文章段落和結構進行分析總結。文章字數介于4000~5500之間,內容通常以圖表的形式呈現,讓考生對表格進行描述和分析,并回答問題。評分的要求側重于文章內容本身。新HSK閱讀理解考試主要考查學生能否跳躍障礙,在固定時間內快速閱讀,正確判斷漢語表達順序,分辨漢語表達正誤,并用漢語進行成句表達的能力。
DSH寫作考試的目的是檢測學生能否對所給素材進行總結。考試內容可以是比較和評論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圖表、曲線分析描述,寫作字數一般要求為150~200個單詞。除注意內容上的錯誤外,語法的正確與否是主要考查點。新HSK寫作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在句子中正確識別和排列不同語言成分及短語的能力。如新HSK五級中,讓學生用所給的若干詞語寫一篇不少于80字的短文,考查學生正確運用詞匯的能力;新HSK六級中,先給學生10分鐘時間閱讀一段材料,結合所給材料自擬題目進行縮寫,考查學生對語言點的識記能力和重構能力。
DSH語法結構考試主要偏重于考查科技文章中的語法問題,一般考15~20個句子,根據題目要求改寫句型,如動詞、形容詞和副詞轉化為名詞;分詞擴展定語;被動語態的轉換;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轉換等。新HSK不包含語法結構考試。
參加DSH口試者多為筆試通過的考生,口語考試時,考生可準備15分鐘。考官通常就文章內容提問或要求考生復述文章主要內容,包括幻燈片、圖片和錄像帶等形式,考生要能聽懂提問內容,語言表達正確無誤。新HSK口試主要考查口頭表達能力,采用錄音形式,以“聽說結合”與“讀說結合”的模式來考查考生的漢語口語表達能力。
在語言測試理論中,依據測試目的將語言測試分為四大類:即水平測試、學業成績測試、診斷測試、能力測試。通過上述比較,可以清晰地發現,DSH屬于學業成績測試的范疇,用來考查考生在學習語言的某一階段或最終階段的成功程度。而新HSK考試屬于水平測試的范疇,是為了測試考生語言能力而設計的。對于外國留學生而言,在本國或者留學目的地國家完成一段時間的語言和專業科目課程之后,通過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考試可以檢驗其前一階段學習成果。對于預科學院而言,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考試能夠成為外國留學生預科教育結業的考核標準。顯然,相比德福考試,DSH考試更適合作為高校的外國申請者入學德語考試。原因在于DSH更能考查出申請者是否具備在大學學習、科研以及生活的語言能力。
三、DSH對我國的啟示
(一)優化評價標準
漢語言能力測試應該有別于普通漢語考試。新HSK應該基于漢語國際推廣的需要研制與開發而成,適用于在海外讓更多的母語非漢語的外國人盡快取得漢語水平的評價。目前,僅僅達到新HSK四級水平還不能夠滿足留學生進入大學學習的要求,尤其是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對其進入大學本科學習尤為重要。學生運用漢語進行寫作的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課程考試的成績與學位論文的撰寫,更關系到學生能否在中國拿到畢業證書。因此,漢語言能力測試應著眼于留學生在大學本科學習期間所需要的語言能力。
(二)建立中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漢語考試的初步設想
中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漢語考試應滿足兩類申請者的要求。第一類為在國外學習漢語并達到我國高校入學語言標準的外國留學生;第二類為在國內預科院校就讀,通過一段時間的語言和專業學習,即將達到我國高校入學語言標準的外國留學生。
從橫向來看,接受留學生較多的歐美國家普遍研發了本國高校面向外國申請者的入學考試,例如,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GRE)、DSH考試。從縱向來看,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在“十二五”期間來華留學生的人數必將大幅度增長。目前,在中國內地就讀高校的外國學歷生已經超過萬人。相關資料顯示,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因此,研發中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漢語考試已經變得十分必要。
中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漢語考試應由中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漢語考試學術委員會統一命題。考試可以每年安排兩次,在1月和7月舉行,方便考生在通過之后申請大學。該考試應以考查語言能力為主,以專業知識考查為輔。按照不同學科性質,外國申請者入學漢語考試應分為理科綜合、文科綜合和藝術,專業為理學、工學、農學、醫學(中醫藥專業除外)的考生在完成預科階段課程之后參加理科綜合考試,通過考試的外國留學生有資格申請中國高校相關專業。專業為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哲學及中醫藥學科專業的考生在完成預科階段課程之后參加文科綜合考試,通過考試的外國留學生有資格申請中國高校相關專業。
關于測試成績判別標準,理科綜合考試難度應介于新HSK四級至五級之間,主要包含科技類、醫藥類等內容。文科綜合考試難度應介于新HSK五級至六級之間,主要包含人文類、經濟類等內容。藝術考試難度應介于新HSK三級至四級之間,主要包含藝術類等文獻內容。
注釋:
① TestDaf(Test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即外國留學生申請入學德語水平考試,簡稱德福。
②《歐洲語言教學與評估框架性共同標準》(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經過科學研究和廣泛咨詢而形成。
③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 Dienst,DAAD),最早成立于1925年,代表德國231所高校和128個大學生團體,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教育交流機構之一。
④1972年原聯邦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決定:凡到聯邦德國各類大學(包括專業學院,Fachhochschule)就讀的外國學生,均需通過德語水平考試,并對考試的內容和要求提出了原則性的意見。這些意見和要求可概括為:外國學生在進入聯邦德國高校就讀前,應通過德語水平考試,證明其德語水平不論在普通語言還是在專業語言方面,均能達到在聯邦德國高校獨立生活、學習和科研的要求。這種語言考試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PNDS(Pruefungzum Nachweis Deutscher Sprachkenntnisse)德語水平考試。
⑤下列情況,外國學生在德國高校求學可以申請免考DSH考試:(1)德國高中畢業或相當于同等水平者;(2)具有文化部長會議頒發的“德國二級語言證書”(Deutsches Sprachdiplom Stufe II);(3)具有歌德學院的“中央高級考試證書”(ZOP);(4)具有歌德學院頒發的“小語言證書”(KSD)或“大語言證書”(GSD);(5)通過外國一所學術大學同德國學術大學預科或對外德語專業合作舉辦的DSH;(6)中國大學本科德語專業畢業生(學士)可向大學外事處申請免試;(7)某些特殊專業的申請者以及只學習一個學期、最長兩個學期的短期進修生,也可向大學外事處申請免試;(8)具有歌德學院B2證書;(9)具有德福證書。
⑥張晉軍(2010)認為新HSK的測試對象宜將普通漢語學習者和專業漢語學習者、來華漢語學習者和非來華漢語學習者加以區分,兼顧高水平漢語學習者和中低水平漢語學習者。
⑦新HSK一級共40題,分聽力、閱讀兩部分,全部考試約40分鐘。新HSK二級共60題,分聽力、閱讀兩部分,全部考試約55分鐘。新HSK三級共80題,分聽力、閱讀、書寫3部分,全部考試約90分鐘。新HSK四級共100題,分聽力、閱讀、書寫3部分,全部考試約105分鐘。新HSK五級共100題,分聽力、閱讀、書寫3部分。全部考試約125分鐘。新HSK六級共101題,分聽力、閱讀、書寫3部分,全部考試約140分鐘。新HSK一至六級考試時間均包含5分鐘考生填寫個人信息時間。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鑒(200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陳明浩.從德語水平考試(PNDS)到外國學生高校入學德語考試(DSH)[J].德國研究,1996(1):57-59.
[3]沈宇青.德國的DSH考試[J].中國考試,1998(5):60-61.
[4]趙勁.試析TestDaF與DSH之異同[J].德國研究,2002(1):70-74.
[5]張晉軍.新漢語水平考試(HSK)研制報告[J].中國考試,2010(9):38-43.
[6]翁震華,李康康.德國高校外國人入學德語確認考試的實效性分析——以漢諾威大學預科院德語確認考試為例[J].考試周刊,2009(19):4-5.
[7]方建國.從PNDS到DSH——德國大學外國學生入學考試的變更[J].同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1):40-43.
[8]Stefanie Eschenlohr.Sprachpr fungen zumHochschulzugang: Neueszu TestDaF und DSH[J]. German Language Learning,2004(5):48-52.
[9]董琦.德國PISA測試結果及其引發的反思[J].德國研究,2003(1):55-58.
[10]劉京輝.德國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廣泛活躍[J].中國高等教育,2005(9):46-47.
[11]劉潤清,韓寶成.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M].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編輯:許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