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丑陋的老師!”
近期,幼師虐童事件頻發,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網絡上一片嘩然。如今,家長都把幼童當做掌上明珠,盡量將他們送往最好的幼兒園,接受最好的早期教育。然而,早教的發展卻遠未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師虐待幼童的事件屢見不鮮,一次次挑戰社會的底線。我們不能僅僅視這些事件為偶然的離奇個案,而要從中看出更多的教訓和隱憂。
“長久以來,中小學教材的核準與審定都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來進行,而選擇教材這件事,在很多地方,也是由行政官員說了算,被認為是政府的職權,教材成了類似‘行政文件’的東西。這造成了教材和教育實踐的脫節,教材內容有時并不符合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的需要。這項調整的意義在于,把本應由專業組織把握的專業事務去行政化,讓教育回歸教育?!薄暗?,這次改革還不夠放權,教材審定應該組建獨立的第三方審查機構,由專業委員會或者專業學術團體來執行。”
近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六批取消和調整的行政審批項目,其中包含取消“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編寫核準”,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他們認為學生的書包很重,有十幾本書,要把書包換成電子的,會減輕重量;但試想一下,一部電腦可以裝好幾千本書,原來的十幾本書變成幾千本書,學生精神與認知負擔更重了。平板電腦進入教育的核心絕對不是簡單的書本‘電子化’。中小學生對信息的接受應該是有限量的,沒有節制的信息是非常有害的,會導致學生認知厭倦。我覺得平板電腦近期內不能取代傳統書包的功能。教材電子化不僅是技術的問題,也涉及制度上的調整。平板電腦現在還是新生事物,進入課堂還要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要有大規模的成熟案例才能進入政策考慮的范圍?!?/p>
今年秋季開學,南京、長沙、上海等地多所學校開始采用iPad教學,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余勝泉認為,平板電腦并不能取代傳統書包,而應該利用平板電腦破解制約教育發展的難題,比如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習效率的提升、學習負擔的減輕、學習興趣的提升等。
“學校統一穿校服,你覺得不好,那等孩子開始攀比服裝款式、鞋子品牌,你的能力能夠承受嗎?你可以自信地覺得你是這個片區最有經濟實力的那個嗎?你覺得老師嚴格要求書寫格式不好,那你是更愿意看著孩子在格子上爬螃蟹?你的孩子沒有別的孩子得的小紅花多,是你做的手工不如別的家長更加用心,你說沒有那么多精力,因為你還要工作。那我只能說你的能力沒有別的家長那么強,你又何必要求孩子一定要強過別人?”
近日,一個小學家長的自述《開學一個月摧垮堅持六年的教育觀》在網上引起很大的爭議,有網友尖銳地指出,“學校沒有毀你的孩子,毀掉孩子的是你自己”。
“當前90%的家長都在無意中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簡單疊加,學校教各門功課,家長也只關心孩子學習,為孩子補習功課,這種教育往往是無效的。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的身體和情商,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愛心感恩、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常識?,F在很多孩子有知識、沒常識,有做秀技能、沒有生存技能,這就是家庭教育錯位的后果?!?/p>
日前,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對1 500名學生進行的專項調查得出結果:61%的受訪學生感到無法與父母交流和溝通。對于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煩惱等問題,31%的學生認為難以與父母交談,37%的學生表示從不與父母交談。以青春期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知識,只有15%的初中生和4%的高中生是從父母的教育中得到的。對于當下父母與子女溝通難的現狀,武漢市教育局副局長田文江這樣說道。
(責任編輯:馬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