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穿透心靈的熱情,去改變懵懂的學生。
——題記
漫步鄉村路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鄉村獨有的氣息,伴著朗朗的讀書聲,展望著自己的青春夢想。是的,這就是我的身份—— 一名基層特崗教師。遠離了鋼筋水泥的都市,來到了淳樸靜謐的鄉村,心里有了根,心中有了路,踮起腳尖,擁抱陽光……
2011年9月,我拎起行囊,坐上汽車,奔向了侯廟鎮苗口小學,開始了我的特崗生活!
尋求愛
那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上了車,向這所離縣城有二十里遠的鄉村學校出發了,一路的顛簸讓我有些緊張,有些擔憂,還有些害怕。對于這個陌生的地方我只有不斷地用想象來安撫自己。在腦海中,我不斷地提出一個個疑問:學校是什么樣子?那里的生活我能適應嗎?學生們好相處嗎……后來我發現自己所有的疑問和擔憂都是多余的。十幾分鐘的車程后,那隱藏在一片綠意之中的教學樓在我眼中逐漸清晰起來,我的第一感覺便是這里好幽靜。當我緩緩進入第二重大門后,我看到的是整潔的校園、隨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以及那棟兩層的教學樓,雖然有些簡陋倒也顯得寬敞,此時我懸著的一顆心稍微有些寬慰,并暗暗地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好好適應,努力工作!
下了車,我突然發現對面的教室里探出了十幾個小腦袋,他們欣喜的臉上掛滿了純真的笑容,撲閃著的大眼睛里寫滿了對新老師的好奇,噪雜的低聲談論中透露了他們的興奮和激動。這也許就是農村孩子特有的純真與可愛,在未正式見面之前,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歡迎新老師的到來。孩子們是新奇的、可愛的,老師們的熱情也讓我記憶猶新。純樸善良的校長帶著我到辦公室并熱情地向我介紹學校的情況,然后又幫我安排住宿。年長的張老師給我拿來了教本并和善地囑咐我一旦有困難就告訴他們,他們一定會盡力幫助我。一些年輕的教師已經開始幫我收拾住處、打掃房屋了……看到這一幕幕,我心中的熱流在不停地翻滾著,那種剛剛遠離家鄉親友的孤獨和落寞之情漸漸消退了,我那顆忐忑不安的心感受到的只有溫暖!
短暫而又漫長的第一個月過去了,從與領導的談心中,我感受到了真誠;從與同事的相處中,我體會到了友誼;從學生的求知中,我看到了希望;從學校的發展中,我看到了未來。那顆曾經潮濕的心,也灑滿了陽光,我知道屬于我的陽光終究會照進來。我尋找到了愛!
付出愛,收獲愛
初為人師的我并不懂得如何跟學生相處,擔心太過親密會影響課堂紀律,太過嚴肅又會使學生反感。五年級學生的課堂紀律并不好,上課時經常出現換座位、不認真聽課、打鬧等現象,在他們眼中我似乎只是一個大孩子,并不像一個老師。起初我會輕言細語地讓他們安靜下來,可是時間長了我發現這種方式對他們不管用。一次課堂上,學生們跟我爭辯一個問題,通過那次爭辯,我讓他們“嘗到了我的厲害”,也讓他們認識到我是完全可以勝任教師這個職位的。但是下一次上課的時候,我卻首先向他們道歉,因為我覺得之前自己并沒有全力以赴地組織教學。當我彎腰道歉的一瞬間,他們臉上的表情告訴我,我的真誠打動了他們。當我說出“對不起”三個字的時候,他們大聲對我說“老師,對不起,我們錯了,我們以后一定認真聽課”。看著那一雙雙淚光閃閃的眼睛,我的眼睛也濕潤了。我意識到雖然我和他們只相處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但我們之間的師生情卻已經很深了。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用愛點亮孩子的心,要隨時觀察學生的動態,發現并及時解決教育中的問題。這節課,我以一名大姐姐的身份講述了我的親身經歷,讓他們明白了只有認真學習,增長知識和本領,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通過這堂課,我認識到,只要用心和他們相處,他們就會信賴你,支持你,聽從你的教誨。另一方面,你也會深深地被這群帶著濃厚的“鄉土氣”的孩子們的純真和質樸所吸引和感動。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不知道該如何調節課堂氣氛,不知道該怎么對付那些依然調皮搗蛋的學生,不知道怎么處理課堂上出現的那些突發問題等等。我積極地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他們都耐心地分享他們的經驗與體會,教給我一些技巧和方法,在交流互動中也增加了對其他老師的了解。經過反復地聽課、評課,我大膽地對教學方法做了一些改進,想盡各種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參與課堂活動。我知道孩子們大都很喜歡表演、唱歌、當小主持人等活動,因此就設計很多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展開教學,讓他們體會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把上數學課也當成是一種享受。在有經驗的教師指導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不斷摸索,我慢慢地讓孩子們喜歡上了我的課堂。
中心校的領導們也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們,他們看到我們每天要跑很遠的地方去拎水,便專門幫我們打了一口井。寢室里除了幾個同齡的特崗教師外還有其他幾位年輕教師,大家上完課就聚在一起討論怎樣上好課,怎樣管理好學生,當然大家也經常在一起嬉鬧,仿佛又回到了大學時光。
同事的幫助讓我從初登講臺時的青澀走向了執教觀摩課的游刃有余,我能感覺到自己在一天天地成長和進步。一次數學教研比賽中,我的觀摩課獲得了優異成績。
這些進步和成績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但我知道,這里面也有很多孩子們的“功勞”。他們是那么地淳樸、可愛,課堂上,他們那一雙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是我靈感的源泉和強大的動力。
在我參加工作的近一年時間中,我一直告誡自己:永遠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永遠要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農村還很落后,偏僻的農村更加貧瘠,他們更需要知識。農村的孩子,情況比較特殊,他們中有很多都是留守兒童,也有的是單親家庭,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都更需要給予更多關心和指導。我經常利用放學和休息時間了解他們,生活上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重視和期待,像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讓他們體會到家人的溫暖。有時我會給他們講些大學校園里的故事,每次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每到節日的時候,孩子們會精心準備一些小手工作品,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他們對老師的節日祝福。一張張花花綠綠的紙上,有的嵌著修正液,有的粘著膠帶,仔細一看,上面滿是歪歪扭扭、充滿稚氣的祝福的話,偶爾還有幾個錯別字……每當這時,我都會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還有什么比這更珍貴的呢?
期待愛
張愛玲曾說過:“我們都回不去了。”是啊,過去的歲月都不能回頭。也曾彷徨,彷徨在悠長悠長的似水年華;也曾迷惘,迷惘在無盡無盡的夢幻青澀。夢已啟航,心不再流浪。我的工作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讓我越活越年輕。我希望我將來的另一半同樣支持我的工作,能和我的學生成為好朋友。期待我的那束陽光,以一種最為青春而唯美的姿態,照亮未來不可預知的歲月滄桑,在撲面而來的燦爛里,一路花開,一路芬芳。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候廟鎮苗口小學)
(責任編輯:孫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