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肩負著重大的責任。本文將就筆者的親身經歷,談談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彰顯生命關懷以及生命關懷彰顯的意義。
一、“監考事件”引發的思考
隨著預備鈴聲的打響,我走進第二考場的教室,即將進行的是數學期末考試。奇怪的是:坐在我對面的陳某拉課桌,摔鋼筆,翻卷試卷……我以為這是她碰到難題、情緒急躁的表現。接著,陳某又擦涂草稿紙上的字跡,將橡皮屑向前彈出桌面,甚至彈到我的身上。我感到厭煩和莫名其妙,拿起凳子換到講臺的另一側……接下來的考試進行順利。第二場還是我監考,我再次走進教室,發現我在監考第一場時坐過的凳子被挪了位置,上面還灑了許多水。我頓時明白這一切都是學生陳某在警告我:不要坐在她的旁邊監考。
作為學生陳某的班主任,我們之間并不陌生,等考試結束后,與之交換看法,不失為最佳策略。但是“強勢壓迫”讓我失去了傾聽學生心聲的機會。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平時注重班級學生知識的學習,缺少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等的生命關注。這就使得,學生看似服從,可是師生關系越來越疏遠,甚至學生以非正常的行為來表達“老師,您坐在我前面監考,會讓我緊張”這樣一個意思。
二、生命關懷的彰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逐步完善,一種全新的整體教育觀逐漸確立起來:學校要培養“整體的人”,即能夠積極面對生活、向往快樂、崇尚幸福,尊重他人,從而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完整性發展的人。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過程就是建構、體味人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時刻陪伴在左右的是班主任。那么,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該如何彰顯對學生的生命關懷呢?
1.珍視情感,用朋友般的尊重激揚生命
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我站在教室門口迎候學生的到來。等學生基本到齊后,我宣布座位原則:想坐哪兒自便,但要保證1、3、5是男生組,2、4、6是女生組。接下來,學生們在經過選擇、調換后,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接著,我宣布第二條原則:互為鄰里的同學不得有違紀現象。
沒過多久,學生和教師都反映上課時,學生張某和學生王某說話現象嚴重。于是,我想給學生王某換個位置,但學生王某生性倔強,對老師心存芥蒂,不易溝通,使得換座位的事情難以落實。就這樣,我找來學生張某,向她說明調換座位的原因和意義,并請她代我將調換座位的想法傳達給學生王某。第二天早讀時,我進班剛走到學生王某身邊,學生王某就站起身主動地說:“老師我知道您想給我換個位置,您說坐哪兒吧!”
其實,生命關懷就是珍視生命發自天性的、自然的主動權,激發學生自覺自愿的行為。
六月,驕陽似火。由于教室處在向陽的一面,教室里酷熱難耐。因為高三年級已結束高考,所以有兩間朝向陰面的教室空出來,我從年級組長那里拿到一把朝向陰面的教室的鑰匙。想著學生們獲知可以換教室的消息時的興奮表情,我快速向班級教室走去。在路過(1)班教室時,我的心一下子沉重起來:(1)班也處在向陽的一面,且學生人數比我們班多,那間朝向陰面的教室理應讓給他們才對!進了班,我先告知換教室的消息,學生們果然很開心。隨后我坦率地說出心中的想法,希望學生們考慮把教室讓給(1)班。一陣討論過后,雖然未能獲得我期望的結果,但我相信同學們對自己的決定是慎重思考了,將來碰到類似的問題,他們也會多想一想別人。由此可見,強迫就范,不如尊重選擇。
究其根本,無私、助人與成熟需要時間的磨礪。作為班主任,像朋友般地去尊重學生的生命本性,盡量以喚醒、熏陶、感染和啟迪等方法,讓學生能夠感悟生活,最終激揚生命。
2.用信任與理解,彰顯生命的喜悅
上課時,學生們都在專注地傾聽我的講解,一陣手機的振動聲從學生的課桌里傳出。學校三令五申要求學生進校關閉手機,課堂上出現這種聲音是絕對不允許的。“誰的手機在響?”我嚴肅地問。連問三遍,無人應答。
“是我聽錯了嗎?同我一樣聽到手機振動聲的同學請舉手!”學生們紛紛舉起手。
“謝謝同學們!我沒有聽錯,剛才是有手機聲。那么誰的手機響了,請你起立!”學生們互相望了望,無人起立。
“請有手機的同學拿出你的手機,看看有沒有來電顯示或信息提示,也許是你的手機響但你不知道!”學生們照做了,但還是找不到剛才發出振動聲的手機的主人。
下課鈴聲響了,我無奈地站在講臺上說:“手機在響,卻沒人承認,我很遺憾!我希望這個同學下課后主動來找我。”
剛進辦公室,學生李某來了。
“老師,我和王某打架了!”
“為什么?”我吃驚地看著學生李某。我知道,他一向為人正直,尊敬師長,關心同學,深得老師和學生的信任。
“是他的手機響了。下課時我讓他找您承認,他不肯,還在班里罵人,我們就打起來了!”
我震撼了,如果不是學生李某的仗義執言,我可能永遠也找不到發出震動聲的手機的主人。于是,我伸手握住學生李某的手說:“老師謝謝你!”
爾后,我讓學生李某在辦公室休息,并在年級組長辦公室里找到了剛和年級組長談完話的王某,很直接地問他:“你為什么不承認?”
“我以為您知道是我的手機響!”學生王某平時散漫,在年級中充老大,違紀現象很多。他這樣想也不足為怪。
“老師不知道,也沒想到是你。因為我一直認為你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我非常誠懇地說。
“老師,其實剛開始我想承認,但越往后就越覺得無法承認了。”我能理解,這個“老大”也是一個極要面子的人。課堂上的那十幾分鐘,他也一定很難熬。
在下午的班會課上,王某承認了錯誤。我表揚了學生李某和課上舉手證明有手機震動聲存在的學生,同時指出:王某是個要強的人,希望大家給予理解與包容。一直低著頭的王某抬起了頭。
為避免課堂上再有手機違紀的現象出現,我請學生們獻計獻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幾條。我把它們歸納成三條寫在黑板上:一是違紀者的手機由班主任保管至學期末,二是由家長來取違紀者的手機,三是違紀者值日三天。如我所料,第三條措施全班同學舉手通過。
曾看到這樣一段話:什么是人的美好未來?未必一定是有成功的事業就有未來,我們所指的人的美好未來是指他的美好人生,要幫助他創造一種適合他的生活,是要他幸福而不是痛苦,是要他的生命充滿喜悅而不是悲哀。
3.用希望與企盼,傳遞給學生一份精神力量
由于新課程改革,教師要經常外出學習和研討。每次外出前,我都會告知學生,并希望他們能更自覺地遵守校紀班規。
班上男生酷愛打籃球。為了不影響上課質量,我會反復引導督促他們:一是注意安全,二是適當運動可以,但不能影響正常的課堂秩序。
由于沒有飲水機,為了解決飲水問題,學生們常常會購買飲料來喝,于是,班里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飲料瓶。我希望班委整理收集這些飲料瓶,積攢起來也是一筆財富。
每天迎著朝霞走進教室,我和學生們一樣對這一天充滿期待;傍晚離開校園時,我和學生們一樣是滿足的。校園生活看似平淡與重復,但就在這平淡與重復中積攢著班主任對學生的希望與企盼。外出歸來,科任教師連聲稱贊班上學生很有序;籃球年級聯賽,在班長的帶領下捧回第一名的獎狀;在期末,學生們用積攢飲料瓶換回的錢購置各種獎品;在炎炎夏日,積攢飲料瓶換回的錢變成了清涼飲料和一根根冰棍。
三、結語
校園生活不僅充滿友情、師生情,而且充滿生活氣息和人文韻律,更流淌著關愛、和諧、激情和快樂。
魏書生曾說:“人與本職工作有五種境界,無心無意,三心二意,半心半意,一心一意,舍身忘我。人幸福快樂與否,取決于自己在哪一種境界。……如果我們進入了一心一意舍身忘我的教育教學境界,靈魂不再流浪,精神不再漂泊,思想不再浮躁。……”教師是學生生命成長的同行者、促進者,教師與學生共同體驗著生命成長的快樂,永不停滯地自我超越和自我發展著。
總之,生命關懷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它要求班主任不斷關注學生的生命感受,創設積極的環境氣氛,點化和潤澤生命,提高生命的質量。當學生在班主任朋友般的尊重、信任、理解與期盼中幸福快樂地成長時,班主任也一定會收獲來自學生的尊敬與愛戴。
(作者單位:北京市航天中學)
(責任編輯: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