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7日,胡錦濤總書記在陜西延安視察時指示:“現在陜北經濟主要靠能源,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開采完了怎么辦?從長遠看,還是要立足于本地資源,延長產業鏈,保證農民長期致富。我建議你們還要開發沙棘。延安的沙棘面積很大,沙棘的用途很廣,可以制飲品,還可以制化妝品,銷路都很好。特別是沙棘油,它的保健功能和藥用價值都很大,你們要大力開發沙棘,為群眾增收!”
2006年6月3日上午,溫家寶總理視察鄂爾多斯市沙棘種植基地時說:“沙棘耐干旱,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樹種,對控制水土流失、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顯著的作用。今后在沙棘種植上,要注重將生態效益和產業化發展的有機結合,讓農民從種植沙棘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并促進沙棘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沙棘究竟是什么樣的寶貝,能讓兩位領導人如此看重?
營養價值
原來,沙棘具有很高的環保和營養保健價值。前蘇聯1984年已將沙棘制品確定為宇航員每日必吃食品。如今,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將沙棘果汁、果油作為宇航食品的必須添加劑。
沙棘俗稱沙棗、醋柳、酸刺、黑刺,是適應力極為強悍的植物之一,其果實亦名為沙棘。盛夏時節,在荒漠戈壁,在被俗稱地球癌癥、寸草不生的砒砂巖地區,放眼望去一片荒涼,只有沙棘為她帶來生命的氣息;嚴寒的冬季,戈壁灘白雪皚皚,只有紅紅的沙棘果實點綴塞外風景。
沙棘不但為惡劣的地理環境帶來了生命,也能為人們的身體健康注入活力。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將沙棘入藥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藏醫名著《四部醫典》中就大量記載了沙棘的處方、劑型和適用性;1300年前,唐代的《月王藥珍》及藏醫典《晶珠本草》也記載沙棘有利肺、壯陽、健脾、活血、化淤等藥理作用;1977年,沙棘作為中藥,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多年來,國際上特別是前蘇聯許多生化、醫學、植物專家對沙棘所含的生物活性成分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及臨床研究,發現其中許多成分對人體有著極其重要的治療、保健、營養作用,是人類健康長壽的理想天然植物保健品。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沙棘中含有190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揮發性成分400多種,脂肪酸22種,脂類42種,脂溶性氨基酸8種,微量元素14種,其中,維生素C含量豐富,僅次于刺梨,是獼猴桃的8倍、橙子的30倍。沙棘果實中,SOD(抗衰老物質)含量高于人參,內含的沙棘黃酮還可有效保護心腦血管。在人類文明高速發展的21世紀,沙棘無疑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保健食品。
研究證明,沙棘有壯陽、護肝解酒、調血脂、軟化血管、抑制腫瘤、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抗衰老、抗輻射、增加人體免疫力等功效,可用于治療眼科、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疾病,對各種創傷、燒傷、燙傷、婦科炎癥、胃潰瘍等有較好的療效,還有美容護膚、抗衰老的作用。
沙棘含有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不飽和脂肪酸、5-羥色胺,對兒童的智力發育及身體生長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兒童長期服用沙棘對智力水平、反應能力及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均有良好的作用。
生態價值
沙棘不僅有很好的營養保健價值,其生態和經濟價值也是極高的。為了迅速培育沙棘產業,加速治理黃土高原,經中編委批準,水利部專門設立廳局級事業單位沙棘開發管理中心,沙棘開發列為一項政府行為。20多年來,國家在沙棘資源建設和新產品、新工藝開發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沙棘產品由少到多、產業由小到大、資源由零散到成規模。沙棘在治理黃土高原、退耕還林、防沙治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5年8月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國際沙棘大會,贊譽沙棘是“國家的生態樹,人民的健康樹,農民的致富樹,企業的效益樹”。如今,用沙棘加工的食品、飲料、保健品等迎合了現代人返樸歸真、養身保健的心理,同時又可以滿足人們從溫飽食品向無污染、安全、營養型食品轉變的追求,必將受到更多人的青睞,在人們的保健生活中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