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是指餐桌上的谷類食物,主要包括大米、面粉、玉米及其制品以及薯類食物,它們所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熱量的主要來源。如果長期主食攝入量不足,身體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就不足。但如果主食攝入過多,也會像吃肉一樣,導致肥胖的發生。
淀粉是肥胖主因
主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約占干重的75%。除主食(谷類、糧食)外,薯類、雜豆類也含有較多的淀粉。芡粉、藕粉、粉條等為淀粉制品。很多加工食品,如豆粉、速溶粉等,添加的糊精(看產品配料表可知)也是淀粉制品。
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總共只有3~5克,量很少但非常穩定。然而,通過進食每人每天消化吸收的葡萄糖(由淀粉轉化而來)約為300克。這意味著,進食后胃腸道消化吸收的葡萄糖必須快速地被血液轉運到某處“放置”,這個快速處理葡萄糖的地方就是肝臟。葡萄糖在肝臟合成脂肪,并運送到脂肪細胞儲存。所以,進食主食(淀粉)過多會造成肥胖。
主食不要吃過量
一般要求,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的能量占每天需要量的50%~60%。一個成年人一天需要約2000千卡的熱量,其中來源于主食的不少于1000千卡,三餐的配比最好在4∶3∶3或4∶4∶2。比如說:早上吃兩個中等大小的包子,加上1碗小米粥;中午可以吃1碗面條;晚上吃1小碗米飯另加1塊紅薯,這就是比較合理的搭配。但要注意,少吃油餅、油條等油炸主食,這些食物會吸收大量的油脂,熱量遠比蒸煮的米面高得多。
主食宜粗細兼備
國人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主食吃得太精。數據顯示,中國人吃的主食中,超過90%的米是精米,超過80%的面是精面。這是被“抽筋扒皮”的主食,雖然看起來“光鮮”了,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B1)卻損失巨大。因此,應保證每天至少吃一種粗糧。如果不習慣粗糧的口感,可以在細糧里逐步加入,如烙餅時放點玉米碴,煮粥加一把燕麥,都是很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