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很需要3種物質,糖、蛋白質和鹽,其中,糖類提供能量,蛋白質幫助肌肉生長,而鹽則參與維持人體電解質平衡,均十分重要。尤其是鹽,如果沒有它,人類就不能生存下去。
不過在現代社會,一般家庭大多只是把鹽作為調味品使用。其實,鹽不僅是人體必需的調味品,也是很重要的藥物,使用范圍很廣泛。很早以來就有這種說法:鹽是瀉藥,可治便秘。要使大便通暢,用布包一點鹽,敷在下腹就可以了;而早晨起床之后喝杯鹽水,也有助緩解便秘;患感冒或因鼻塞而不適時,可以用熱鹽水洗鼻孔,等等。
人之所以會生病,往往是由于體內新陳代謝異?;虼鷥敼δ軠p退所致。而在新陳代謝及代償功能中起關鍵作用的,還是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所攝取的鹽。
鹽有大益
沒有鹽,人是無法生存的,正是這個原因,人的血液又稱“血鹽”。動物的血液里都含有鹽分,這些鹽分用于清潔血液、維持機體各部分組織的活動機能,如果機體本身不能正常攝取鹽分,就會引起新陳代謝異常。
中藥名著《本草綱目》也將鹽列為重要藥物。在佛教醫學中,鹽被分為海鹽、赤鹽、黑鹽等近70個種類,并用于治療各種疾病。據傳,釋迦牟尼佛深知鹽所具有的這些特性,因此經常把鹽當藥使用。當某個僧侶患了感冒,釋迦牟尼就讓他服用能使人發汗的赤鹽(即經過加工的食鹽)和白鹽(未經加工的鹽),以治療疾病。
關于鹽的藥效,古印度醫書《查朗卡·桑其塔》中有記載:巖鹽具有增進食欲、促進消化、補髓強身之功效,還有明目以及緩解胃部不適、胃酸過多等癥狀的作用,并可祛除“貪、嗔、癡”3病因;煮沸的黑鹽,以其質細、芬芳等特點而有助于提高食欲和健胃,還能去痰;摻有巖鹽的黑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助消化,解除疼痛。
幾乎所有類型的鹽都有增進食欲、促進腸胃吸收作用。其中人們最容易接觸到、用得最多的是食鹽,不過,攝取時還要注意用量適當(編者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吃鹽最好不超過6克,大約就是1啤酒瓶蓋的量,甚至低至不超過5克)。
鹽療有方
治子宮內膜炎
把鹽炒熱后,用布包上貼在下腹部。
治月經不調
把芝麻鹽磨碎,放入茶水中,從月經來潮前兩三天開始飲用,每天喝5~6次。這種方法雖然簡單,卻具有明顯效果。
治帶下
把炒好的鹽(少量即可)倒入熱水或溫水中,晾涼后局部清洗。
治刀傷
將1小匙食鹽放入杯中,加水充分攪拌后,用鹽水沖洗傷口,有助于消毒,防止化膿,并可以使傷口早日愈合。
治體質虛弱
把魚骨(任何魚都可以)用煎鍋炒至褐色,制成粉(可用缽研細),加入芝麻鹽,吃飯的時候撒上一些,可改善體質。
防中暑祛疲勞
夏日炎熱,適當飲些淡鹽開水,可防止中暑。鹽水洗浴可祛疲勞,保持肌膚白膩,預防皮膚病。
治慢性鼻炎
將1%的鹽水從鼻孔吸入,從口中吐出,以清洗鼻腔。
治結膜炎
煎100毫升濃茶,放1小匙食鹽,用這種熱茶水熏洗眼睛。重復多次便可見效。
治夜尿癥
吃1克食鹽,或者將鹽用糯米紙等包好吞服,可以使小便次數減少。
治頭痛
在熱茶水中加入少量鹽,等茶水涼了之后,用一端帶橡皮囊的玻璃吸管吸茶水清洗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