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城里的維族姑娘
艾麗娜是典型的維族美女,寬寬的額頭、高高的鼻子、深陷的大眼睛。艾麗娜的父母都是在北京生活、工作了很多年的維吾爾族人,姥姥、姥爺退休前在中央黨校工作。艾麗娜從小在家和父母說維語,在學校里說漢語,一點兒不覺得別扭。這個北京城里的維族姑娘同時接受著維族文化和漢族文化的熏陶。
艾麗娜小時候,像他們這樣全家在北京定居的維族人家很少,所以過節的時候,這些維族人家會聚到一起,女人們在一起做新疆的美食。這是艾麗娜最快樂的時候。
維吾爾族重視飲食文化,他們的飲食中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游牧民族特有的風俗。日常飲食以牛、羊肉等肉類為主,搭配著洋蔥、番茄、胡蘿卜、土豆、辣椒等,做法自成一派。
在家里,爸爸媽媽每周至少會做一次新疆飯,抓飯、拉面、大盤雞、烤包子、烤馕、手抓肉都是艾麗娜的大愛。和大部分維族人一樣,艾麗娜也是每頓飯“無肉不歡”,她最喜歡吃來自家鄉的羊肉,對蔬菜則是興趣寥寥。不過她覺得挺幸運的是:這樣的吃法并沒有影響到自己的身材。艾麗娜對美食的熱愛最初就來自這些美味可口的家鄉飯。
必須讓自己比對方專業
艾麗娜喜歡嘗試新鮮的東西,家里的廚房常常會成為她的試驗場。從小看著媽媽做各種新疆菜,但艾麗娜喜歡研究漢族菜,并嘗試著將其中一些做法融入到新疆菜中。比如試著先用蔥姜蒜熗鍋,做大盤雞時試著放些咖喱、紫蘇葉,做抓飯時試試多放些胡椒會有什么效果。有時她還會從超市買回一堆外國調味品,像咖喱、沙拉醬、蛋黃醬、芥末醬等交給媽媽,讓她做菜時大膽使用。按照她的做法做出的味道還真是很特別。最讓艾麗娜得意的是她自創的方便面吃法,方便面煮熟了以后,倒掉湯汁,在鍋里放蔥花、炒好的雞蛋、肉、蔬菜,沒有肉就放些魚松,然后把煮好的方便面放進去翻炒,所有吃過的人都覺得味道很特別。
不過這些都是艾麗娜在家里的小打小鬧,直到2005年大學快畢業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艾麗娜才開始頻繁接觸外面餐館的美食,并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那個時候大名鼎鼎的大眾點評網剛剛成立,在網站工作的朋友希望艾麗娜和朋友們在去餐廳用餐之后寫一些美食體驗的評論。“那個時候好像大家還沒有那么重視吃,也不會給吃過的飯菜拍照、寫評論發到網上,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這些。”艾麗娜在大眾點評網上成立了一個名為“建設冰團”的小組,因為她酷愛冰激凌,想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各種口味的冰激凌、以及吃冰激凌的感受。
愛吃、會寫、樂于與大家分享,又不圖名不圖利,艾麗娜的小團隊很快吸引了不少喜歡美食的朋友。他們常常組織聚會,一起尋找北京城里好吃的大小餐廳,吃過之后詳細寫下每道菜的特點和自己的評價。“建設冰團”在點評網和美食圈中名氣越來越大。
隨著他們的帖子越寫越多,也漸漸吸引了一些在點評網潛水的商家。每當有新推出的菜品,或是新開業的餐館,這些商家就會請他們前去品嘗,提提意見,交流交流感受。
這個“副業”看起來很有趣,可壓力也不小。艾麗娜說:“我們對美食的專業品鑒水平就是這樣被一步步逼出來的。你必須讓自己比對方專業,才能給人家提出有水平的意見。”那陣子,艾麗娜和朋友們狂看美食方面的書籍、國內外的美食節目,每天腦子里塞滿了關于食物的各種知識。一道菜通常有很多種做法,古代和現代的做法也不同,究竟哪種做法才是最好的?那時的艾麗娜常為這些問題而糾結,大家也會為此而爭論。
但隨著試吃的菜品越來越多,經驗越來越豐富,艾麗娜豁然開朗,“其實能對消費者口味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宮爆雞丁這個菜,我們試過古代的做法,也試吃過很多家餐館的,每一盤的味道都不同,你真的很難說哪個最好吃。只有從現代人對口味、對營養的角度去提出的意見才會有價值。”
在餐館試吃時的流程:艾麗娜帶上一個十人左右的團隊,每道菜上來之前,廚師會先為大家介紹,吃完之后,每人都會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給出自己的評價。這樣的試吃通常會有第二次,那是廚師在根據大家的意見改進完之后,請大家再次前來品嘗。回去之后,大家都會在網上寫下對這次試吃的感受,“常常有人問,你們會不會吃人家的嘴短,凈說好話呀?我們不會這樣,每道菜的不足我們都會寫出來,而且還會寫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試吃之后,他們會告訴商家,希望大家以后來吃,品質和今天是一樣的。因為有時商家在請他們試吃時表現出來的是最好的一面。艾麗娜說,每次看自己文章后面的跟帖,最擔心的就是發現你介紹的東西別人去吃了卻不是那樣的,遇到這樣的情況,艾麗娜都會給商家打電話,問清楚是什么原因,再給大家一個交代。
吃貨吃出大名堂
一天,艾麗娜給爸爸媽媽買了一個800塊錢的黑天鵝蛋糕。爸爸媽媽吃完之后一致的評價是:真好吃,但還是不值。艾麗娜卻覺得這錢花得值,“他們以前覺得建國飯店、凱賓斯基的蛋糕就是最好吃的了,現在起碼讓他們知道還有更好吃的蛋糕。”
自從進了美食圈,吃了什么父母沒有吃過的新口味,艾麗娜就會盡量帶著父母去吃一次。在吃過了日本料理后,他們都很喜歡,從此日本菜成為父母的最愛。父母也都是冰激凌愛好者,但只吃過常見的草莓、巧克力等口味,艾麗娜帶著他們吃了玫瑰口味、榴蓮口味、肉桂口味,讓他們覺得很是新鮮有趣。這些年下來,印度菜、土耳其菜、西班牙菜、越南菜、葡萄牙菜,爸爸媽媽都吃過了。有時父母會抱怨西餐廳的菜太貴,艾麗娜就安慰他們:咱們又不是天天來,嘗一次不會破產的。
艾麗娜對自己團隊的要求是,堅決不摻雜任何金錢利益的東西。她認為只有這樣,這個團隊才會保持單純,也才能不斷地吸引真正的美食愛好者加入進來,得到飲食界的認可。
現在,艾麗娜每嘗一口擺在面前的菜,基本能比較準確地說出這道菜里都有些什么,多了少了些什么,應該怎么改進。
北京的很多餐館留下了他們的痕跡:酷圣石冰激凌的三里屯店開業時,請艾麗娜和她的團隊前去試吃。這些冰激凌控們可找到了用武之地,酷圣石根據他們的建議推出了幾款新品。黑松白露餐館的廚師根據艾麗娜的意見專門做了一款榴蓮冰激凌壽司,并按艾麗娜的網名將這款壽司命名為“新m至愛”,得到了消費者的熱愛和追捧。很多餐館的菜品也都按照他們的意見進行了改進或改良。
在單位,艾麗娜是個很受大家歡迎的同事,因為她的腦子里有全北京的美食地圖,只要你說有幾個人,想在什么位置吃飯,對口味有什么要求,她立刻可以為你推薦幾個餐館。每當單位來了客戶需要接待,艾麗娜必然受領導之托為他們安排恰當的就餐之處。
別看艾麗娜在吃上很舍得花錢,為了幾頓美食敢把半個月的工資豁出去,可她在別的方面是很儉省的,買鞋子、買包包從來不舍得花大價錢,不太追求名牌,好看、舒服就好。“說實在的,現在很多時候去尋找美食并不是真的想吃這些東西,而是一種責任。你想想,人家把你當專家來咨詢一家新開的餐館,可你都沒有去過,這對不住咱的名聲呀!”
建設冰團的成員現在已有幾千人,經常參加活動的活躍分子有100多人,大家還成立了活動部、財務部、宣傳部、設計部、市場部等,并設立了自己的活動基金,基金來源于“罰款”。團隊規定每次集體活動時,第一個遲到的人罰款5元,第二個10元,第三個20元……部門負責人罰款1.5倍。后來發現活動時再也沒有遲到的了,因為每次大家都等在那里看誰會遲到,大家的責任心也越來越強。
艾麗娜說,曾經有風險投資找到他們,希望把他們打造成“米其林餐廳”那樣的專業美食團隊,但因為當時她工作很忙,另外也覺得自己經驗不足,不能承擔如此的重任,便婉言謝絕了他們的邀請。
最近,北京的一個度假村找到艾麗娜,請她為度假村里的16個餐廳作一個整體規劃,從每個餐廳的特色、口味、食材要求,到進貨渠道、成本估算,全部由艾麗娜一個人完成。艾麗娜說,現在除了工作,自己的時間幾乎都用到了和美食有關的事情上。她知道,自己會在美食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因為從中獲得的快樂是什么都比不上的。她,真的愛上了不斷追逐美食的過程。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