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6月30日,這里開始了入戶調查,就是拆遷公司的人挨家挨戶送調查表?!北贝蠹?0號的居民李建平(56歲)回憶拆遷之初的事時說,“那天還下著小雨。這轉眼就滿5年了。”
北大吉巷位于北京市原宣武區北部,今屬西城區,東口在果子巷內路西,西口在米市胡同東側,是一條東西向胡同。據記載,這條胡同建于明代,屬宣南坊,崇禎時稱“打劫巷”,乾隆時曾更名“大街巷”,清末改稱為“大吉巷”。上世紀60年代北京整頓街巷名稱時,將在其南邊的羊肉胡同改稱“南大吉巷”,此巷在北,所以就稱之為“北大吉巷”了。
這條胡同因為有多位梨園行和曲藝界名人的居所而著稱。一直與梅蘭芳先生配戲有著“金霸王”美譽的架子花臉演員劉連榮(39號)、曲藝界名宿京韻大鼓名家白云鵬(3號)都曾經住在這條胡同里。著名京劇武生演員李萬春一家當年就居于現在的22號院(舊41號)。有記載說,此宅曾經是在京劇史上有著深遠影響的四大須生之首余派老生余叔巖的房產。后萬春之父名凈李永利購得此宅與諸子及孫小春居內?!拔母铩背跗诶钊f春全家受迫害被趕出此宅。而今,22號西院的墻根兒還留有當年讓李萬春“坦白從寬”的字跡。
北大吉巷的居民曾想象過這條胡同會因其獨具的文化魅力得以保留,但這種愿望最終在寫滿胡同的“拆”字中破滅了。5年時間,北大吉巷這條有著63個門牌號的胡同,還剩下十余個門牌號、不足30戶人家。眼看著南邊不遠處聳立起來的中信城,居民們說搬走是大勢所趨,關于這條胡同的生活注定會成為記憶。
編輯/麻 雯 mawen214@163.com
陳貴森(60歲) 司機
1973年住進22號,2012年5月遷走。
陳貴森說,李萬春在“文革”中被趕出這個院后,軍代表就住了起來。他是給領導開車的?!拔母铩币院螅言豪锖夏嗟拇u雕一點點清理出來,讓小院重新有了藝術氣質??上?,就在居民們搬遷過程中,小院里的磚雕接連被盜。
海德永(62歲,回族) 梁玉梅(回族)
海德永曾經在山西河津農村插隊,1979年調回到河北大廠。因為孩子的關系,1994年在北大吉巷28號購買了房產。2003年全家回到北京,兩個孩子今年分別36歲、25歲。2012年6月遷出。他說當年買28號北房靠東頭那一間,花了8萬塊錢。
焦鋒凜(48歲) 自由職業
1975年搬來北大吉巷,2012年5月遷走。
上世紀80年代初曾經在自己所住的31號開過“鋒凜服裝店”。
劉永升(74歲)和妻子(教師)、北京市科協委員
“我11歲來北京,那會兒是1949年,一直到現在都住在48號?!眲⒂郎f還沒有與拆遷公司商量好,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搬走。
壯壯(10歲) 學生
2002年出生在北大吉巷35號,2012年6月遷走。
壯壯喜歡在胡同里騎自行車,因為車少,比較安全。對搬走以后的生活,他還沒來得及想象更多。
王洪哲 (70歲) 教師
在北大吉巷9號住了半個世紀,她說:“說實話,真不想走!不過只要補償條件合適,我們也愿意響應國家政策?!?/p>
羅大爺 (75歲)
“我就是在這個院出生的。”羅大爺說,他住的北大吉巷20號院有100多年歷史了,是祖上傳下來的宅子,18間房,整個宅子面積333.3平方米,合半畝地。
羅大爺一家真不想離開北大吉巷,但是眼看著鄰居們一家一戶相繼離開,也只能接受現實。他說20號四合院如果能與旁邊的22號院——李萬春故居一同被保護下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