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棵松發來賀電!石景山發來賀電!三里屯發來賀電!六里橋發來賀電!馬甸發來賀電!望京發來賀電!和平里發來賀電!北新橋發來賀電!洋橋發來賀電!回龍觀發來賀電!
3月30日晚10點,接龍在微博上如多米諾骨牌迅速蔓延。北京首鋼男籃在五棵松籃球館戰勝廣東隊,以4∶1的大比分獲得了參加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以來的第一個總冠軍。霎時間,北京這座擁有3000年歷史的古都沸騰了。
幸福從五棵松籃球館擴散到街巷、酒肆、餐廳、家庭。人們興高采烈地擁抱、呼喊、干杯。這場面,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和中國男足世界杯預選賽出線出現過、2009年北京國安獲得中超冠軍時出現過。這一次,籃球冠軍為北京帶來了新的光榮和驕傲。
人人都愛“馬政委”
這個冠軍,馬布里居功至偉。“神馬”“識途老馬”“馬求恩”……這都是中國人給馬布里的綽號。但哪個,也沒“馬政委”叫得響。有球迷在微博上給他留言,說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馬布里自己當然看不懂,但不妨礙這條留言被轉發上萬次。
馬政委之名,最早起于他夜勸J·R·史密斯。這位大牌在NBA得分如砍瓜切菜,到了中國更沒人擋得住。但他乖戾的性格使他融不進球隊,數次違反隊規后,浙江隊準備開除他。馬布里聽說了,連夜給這位小老鄉打電話。他告訴JR: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中國人對你的愛遠比你自己想象的多,要學會接納這些愛。經過徹夜長談,JR答應老老實實留在中國打球。有人打趣說,馬布里應該給CBA的外援集體辦個學習班,專做思想工作。
來中國之前,馬布里的外號是“獨狼”。場上單打獨斗、場下桀驁不馴是人們對他的普遍印象,那時的他比JR還要刺頭10倍。從“獨狼”到“政委”,經歷了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
馬布里在紐約尼克斯隊效力時是隊里的老大,拿著全NBA最高的工資。某場普通的比賽之后,工作人員告訴他,他的父親在看球時心臟病突發,上半場就被送去急救。“上半場,那為什么現在才告訴我?”“伊賽亞(伊賽亞·托馬斯,紐約尼克斯隊總經理)想讓你安心打完比賽。”馬布里顧不上咆哮,火速驅車趕到醫院,但還是沒來得及見父親最后一面。天人永隔。瞬間,他覺得天塌了。馬布里把托馬斯當成了殺父仇人,下決心不在他手下打球。他開始處處找茬,與托馬斯為仇作對。沒想到,老辣的托馬斯笑里藏刀,這個打球時外號“微笑刺客”的總經理,密令紐約媒體一齊向馬布里開火。短短時間,紐約之子成了球隊毒瘤。曾經瘋狂支持他的球迷也開始唾棄他。馬布里眾叛親離。他開始自暴自棄,那個伴他長大的籃球,他連碰也不再碰一下。
渾渾噩噩1年后,馬布里突然接到來自中國的邀請——山西隊想請他來打CBA,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登上飛機。走出機場那一刻,他震驚了。數百人一起高喊著他的名字,那一張張笑臉、一對對充滿崇拜的眼睛,讓他找回了丟失已久的自尊和驕傲。枯木逢春,馬布里有種死而復活的感覺,他愛上了這個陌生的國度。
來到北京,這已經是馬布里在CBA的第三個賽季。從小在紐約長大的他,對北京有著一種奇妙的熟悉感。這兩座巨大的城市,有著那么多相似的地方。這熟悉,帶來了親切。還沒跟北京男籃簽約呢,他就跟著朋友到工體看國安的足球比賽。當國安進球時,五六萬人一齊歡呼雀躍。從來沒在現場看過足球的馬布里被這瘋狂的場景震撼了,他也跟著跳、跟著喊、跟著唱。從那刻起,馬布里也成了國安鐵粉,只要趕得上的主場比賽,他都會出現在工體。就連客場,他也穿著綠色隊服守著電視不錯眼珠地看。
北京人最重感情,眼見得馬布里這么愛國安,加倍地回饋給他熱腸熱肺的愛。這種感情上的交流,讓馬布里加盟北京男籃水到渠成。簽約完成,他抑制不住內心激動,淚如泉涌。他說:“這是我的家。”他開始主動融入北京的生活,坐地鐵去訓練、逛南鑼鼓巷、去劇場聽相聲……
本賽季初,我媽——一個年近60的老太太突然看起了北京隊的比賽直播。起因是她在電視里看見馬布里坐地鐵上下班,還去探望癌癥小女孩。“這孩子仁義!”看了幾場后,發現“籃球還挺好看”,而且馬布里真厲害,帶著北京隊凈贏球。結果越看越愛看,到賽季打完一場沒落。北京隊都奪完冠了,還追著我問:“哪天還有球兒啊?別不打了啊,接著來啊!”好嘛,看上癮了!像她一樣因為馬布里開始關注北京隊的人,多了去了。
不僅北京人,很多外地球迷也發自內心地支持北京首鋼奪冠,就因為馬布里。總決賽結束,某籃球網站舉辦活動,只要跟帖數超過100萬,就為馬政委塑一座銅像。短短幾天,跟帖數就遠遠超出。投票的可不止北京球迷,而是來自全國各地。不久前,銅像鑄好矗立在五棵松籃球館門前,永遠紀念“馬政委”給北京帶來的榮譽。
個兒比個兒
整個賽季,馬布里都是北京隊的龍頭。人們不會忘記他在對山西隊的半決賽里連續3場砍下超過40分,不會忘記總決賽北京隊處于困境時他單槍匹馬沖鋒陷陣,更不會忘記闖進總決賽和贏得總冠軍后英雄的兩次灑淚。但是,北京隊絕不僅只有馬布里。團隊中的每個人,都配得上這個總冠軍!
莫里斯是個沉默寡言的大個子,他的中投是北京隊最穩定的得分方式,他的籃板和封蓋是北京隊防守的最后屏障。在CBA,沒幾個人能防得住他。比他高的、壯的,沒他快,也沒他準。比他快的,又沒他有力量,經常被他在籃下扛住了“欺負”。但有時候這個25歲的大男孩也會犯孩子脾氣,打得不順時容易垂頭喪氣。教練、隊友都明白,這時絕對不能批評他,一罵準玩完。必須鼓勵他,一點點兒幫他把信心找回來。
奪冠戰的前3節就是這樣,頭幾場打得風生水起的莫里斯好像突然不會打球了,在場上如同夢游。幸好,形勢危急的第4節他及時醒了過來,得分、蓋帽、籃板,在馬布里被罰下的情況下,幫助球隊贏了球。他對北京隊的貢獻可不止此,在CBA這兩年,莫里斯已經為北京隊掉了6顆門牙,都是在場上被對手的肘子給掄下來的。有人在微博上發了張照片,他手里舉著掉落的門牙正跟裁判抱怨:“尼瑪,我才25就一口假牙了哇!”
李學林,去年他加盟北京隊時,張云松剛剛退役。張云松曾經打過奧運會,是北京隊的靈魂人物,他的槍可不那么好接。開賽前,人們對這個只有1米7的臺灣后衛充滿懷疑。但只打了一場比賽,他就獲得了認可。別看個兒不高,他的速度極快,“寶島飛貓”的外號不是白叫的。他的頭腦特別清醒,把全隊進攻組織得井井有條,雖然輕易不投籃,但只要出手就能給對方致命打擊。
場上場下,李學林都是全隊的“開心果”。比賽時他犯規了,對方把眼一瞪剛想說什么,他張嘴一樂露出倆小虎牙,對方的話都到嘴邊了也只能咽回去。平常,他跟誰都愛逗,操著一口臺灣國語凈耍寶,在隊里人緣極好。但“開心果”也有難受的時候,常規賽打了不到一半,有次去客場連續坐了10多個小時的汽車,他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犯了。這一歇,就歇到賽季末。
養病期間,他刻意回避了所有鏡頭,不愿意太多人看到自己的低沉。等回到賽場,他只用很短時間就找回了狀態。總決賽,他不但替馬布里分擔了許多組織責任,關鍵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一記記3分球像炮彈般飛進對手籃筐。5場比賽加起來,他只下場休息了不到5分鐘,李學林又有了新外號——“鐵人”。
從新兵到老將,轉眼11年,隊長陳磊一直是隊里的防守尖兵。每場比賽,教練都會把對方最厲害、最難防的人交給陳磊,陳磊要不停追逐、擠壓那個人。比賽結束,他消耗的體力往往都是全隊最多的。十幾年間,無論國家隊隊員還是外援,跟北京隊比完賽后,甭管輸贏,都得搖著頭說:“北京隊12號真夠難纏的!”有人問陳磊,他防過的人里誰最讓他頭疼,他想都沒想“老馬啊!摸都摸不著。”去年,在北京隊和佛山隊的比賽中,球隊雖然大勝,但馬布里卻在陳磊身上砍下了51分。“幸虧,今年我們成隊友了。”《圣斗士》里有句話:“傷痕——男子漢的勛章”,經年累月的拼殺,讓他落下了一身傷。
常規賽,北京隊開局13連勝氣勢如虹,但接下來就經歷了8戰7負。陳磊心里急啊!在場上拼了命,抱著炸藥包就往對方內線殺。結果腳踝嚴重崴傷,被隊友抬了下來。按醫生判斷,他的傷沒有1個月不能康復。他算了筆賬,每周3場比賽,休息1個月就要缺陣12場!眼看球隊陷入最低谷,身為隊長他心似油烹。陳磊一咬牙,稍微歇了兩天,就用繃帶把腫得像饅頭似的腳踝左三層右三層地裹了起來,吃力地進行折返跑。通過這樣的魔鬼訓練,不到兩周他就復出了。有過來人跟他說,現在這么折騰自己,等以后老了更有罪受。但陳磊說:“我明白,這么干肯定得落下老傷,以后不打球了,對日常生活都會有影響。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也打不了幾年了,傷就傷吧,馬革裹尸才叫光榮。”
翟小川和朱彥西,兩個剛從青年隊調上來的90后,號稱北京隊雙子星。多年來,北京隊的平均身高一直是CBA最矮的。這倆人,一個2米05、一個2米08,一下子就讓北京隊長了個兒。他們倆是好朋友,一個愛動一個喜靜,一個激情無限一個沉穩老練。翟小川爆發力極佳,老是能在人群中猛然躥起搶到前場籃板;朱彥西三分神準,經常于無聲處聽驚雷百步穿楊。
總決賽第四場,翟小川接馬布里傳球飛身暴扣,北京電視臺解說員馬重陽驚呼:“翟小川可以搶在場邊觀戰的王治郅的外號了!‘追風少年’!”也是這一場,朱彥西受傷倒地不起被急救車送進醫院。他鼻子上插著氧氣管躺在病床上,還一個勁地喊“我要回去!我要比賽!”這畫面從電視上傳出,感動了無數人。幸好,經檢查,朱彥西并無大礙,總決賽第五場他又回到賽場。當比賽臨近結束,北京隊勝利在望時,馬重陽說:“希望再過若干年,當人們提到翟小川和朱彥西的時候會說,‘從小到大,他們沒輸過’!”
最后,當然不能忘了主教練閔鹿蕾。這個在CBA執教同一支隊伍時間最長的主教練,終于多年媳婦熬成婆,成為冠軍隊主教練!多年來,閔鹿蕾飽受質疑。他的臨場指揮、戰術安排都被外界所詬病。暫停時,“小云(張云松),想想辦法突進去!想想辦法啊!”新聞發布會上,“我兒子跟我說,最近他們同學見著他第一句話都是‘你爸又輸球了啊?’”這些“閔鹿蕾語錄”也被球迷當作笑料廣泛傳播。可人們往往忽略了,北京隊打得不好的那幾年,球隊的實力在聯盟里處在中下游。整體實力不濟,教練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即使是連續沒打進季后賽的那幾個賽季,球隊的心氣兒也沒散。北京隊永遠是CBA訓練最嚴格的球隊之一。
閔鹿蕾用他的隱忍苦苦支撐,拿小米加步槍抗衡飛機大炮。這個賽季,隨著馬布里和雙子星的來到,閔鹿蕾終于也過上了家里有糧心中不慌的日子。他說:“這支球隊可以沒有我,不能沒有老馬。”放眼CBA,再沒第二個主教練能有如此心胸。馬布里的回應是:“閔指導是個特別有人格魅力的教練,他非常睿智。我們相互尊重。”
常規賽北京隊連勝開局,第一場賽后,閔鹿蕾說:“馬布里就是我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的人。”第二場后他說:“年輕球員能和馬布里一起打球非常幸運。”第三場贏了廣東,他又說:“我和馬布里的感情難以言表,現在我很幸福。”說這話之前,興奮的馬布里剛從更衣室跑出來,在通道里情不自禁地摟住閔鹿蕾,在他腦門上結結實實地親了一口。微博上好多人都說:“看見閔指導和馬布里,我又相信‘愛情’了。”
這座城,需要英雄
多年來,北京人第一次把全部熱情傾注到代表自己的這支籃球隊身上。男籃和女籃雙雙奪冠,讓這座城市又一次驕傲起來。
帝都、首善之區,這都是北京,但似乎又都不是。北京是全國人民的首都,卻是北京人自個兒的家。走在街上舉目四望,看不見幾個北京人;在公交車上張耳朵一聽,天南海北哪兒的話都有,就是沒有那熟悉的京腔;新到一個單位,身邊能有幾個北京同事都會眼睛發亮,北京人有了種“身在故鄉反成客”的落寞。體育,不管足球還是籃球,不管國安還是首鋼,不管工體還是五棵松,這種最直接的北京與外地抗衡的方式,已經成了北京人最后的精神寄托。在北京隊之前,八一隊、上海隊、廣東隊都曾問鼎CBA。
北京人太需要一個場合,讓平常散落在偌大城市的老街坊都聚到一塊堆兒;太需要一個載體,把平常壓抑在心里的,根本沒機會抒發的對家鄉的愛一股腦地潑出來。這座城需要英雄,需要英雄帶領著大伙兒把驕傲從心底勾出來!感謝北京男女籃雙雙奪冠,讓這一切又實現了一回。我們期待下一次的驕傲。
編輯/馮 嵐 icarusf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