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水樓臺拜名師
李鳳滿自幼跟父親習得剪紙藝術。他得益于祖上的真傳,1979年便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成功舉辦了個人剪紙藝術展覽。爾后,李鳳滿又在第一屆地壇文化廟會上展覽自己的剪紙藝術,北京電視臺當時還專門對他進行了報道。
李鳳滿的家在宋慶齡故居以北的碧峰胡同,與畫家周懷民為鄰。李鳳滿兒時沒事就去周懷民老師家里玩。一來二往,他在周懷民老師家里認識了很多聲名遠揚的畫家。周懷民和眾多畫家則對李鳳滿這個小孩很稀罕,覺得李鳳滿年紀輕輕就有如此精湛的剪紙技藝,十分難得。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鳳滿常常在周老家里看他寫生,漸漸對繪畫產生了興趣。那時像剪紙這種民間藝術并不流行,因此李鳳滿也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和周老學學畫畫。那一天,李鳳滿在周老家里剪紙,向周老說道:“老伯,以后我跟您學畫畫吧?”
周老說:“你這小孩兒不錯,又會剪這個,將來跟著我學,肯定前途無量。”
自此,李鳳滿開始跟著周懷民老師學畫。起先,周老叫李鳳滿先跟著他的大閨女學畫。李鳳滿管她叫大姐。打下了基礎后,周老又給了李鳳滿很多畫冊,畫冊囊括了周老自己和其他一些名家的作品。李鳳滿將這些畫冊視若拱璧,細細揣摩國畫大師的作品,每日一絲不茍地研習繪畫藝術。學畫之余,李鳳滿還經常幫著周老送一些稿件、資料,送給周老的畫友們。李鳳滿借著這個“快遞員”的身份,又結識了很多名家,像肖勞、啟功、崔子范、胡青等名家的宅邸,他都去過。他和這些老一輩的藝術大師漸漸熟悉,這些藝術家都很和善,見了李鳳滿說他很年輕,好好學畫,將來必有發展。
執迷濡染,獨愛梅花
1983年,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成立。這所大學在當時被《人民日報》評為沒有圍墻的大學。全國招收的學生有5萬人之多。北京分校的校長是周國良老師。學校分初級班和高級班,李鳳滿經周懷民先生介紹,1984年入學,是高級班的班長。他在校期間,師從著名畫家陳大章,學畫用功勤奮,此外,還幫著周國良校長請老師上課。北京畫院的專業導師、著名畫家王培棟、趙志田、宇文洲;還有清華美院的著名畫家李燕、劉玉樓,李鳳滿都請過。那段時間李鳳滿朝晨起早晚夕眠遲——白天上班,晚上回來練畫功。到了周末,李鳳滿起得比其他同學還早一個小時。他蹬著自行車去找今天要上課的那些老師。把老師請到學校,再跟著一起上課。李鳳滿告訴我,那時候請這些知名教授、赫赫有名的畫家,一個月來兩次,每次講兩個課時,一個月就給他們50塊錢。
李鳳滿坦言:“那時候自己要比別的同學付出得更多,除了學習之外,還要可著北京城請老師,老師來了學校還要伺候好了。”當然,功不虛擲,李鳳滿在長期與周懷民、劉大為、姚治華、鄭叔方等名家的接觸中獲益良多,其作品《金菊傲霜雪》于1987年入選北國風光書畫展;《紅梅》入選文化部舉辦的“龍之歌”書畫大展并獲得榮譽獎;《雪梅圖》于1989年入選當代名人書畫展;《松梅迎春》榮獲中國書畫新秀作品三等獎;《花鳥》于1991年獲北京市成人高校書畫大賽優秀獎;《荔枝》《白梅》入選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大型展覽;《九州書畫博覽》《松梅傲雪》被特邀參加奧運希望杯全國書畫大展;《花鳥》入選跨世紀全國衛生美術精品展,并獲優秀獎;《松》入選1999年國際老人年中國書畫大展,獲世紀名家創作獎。《三峽新貌》于2011年9月被邀參加“偉大豐碑全國書畫藝術展”;2004年,李鳳滿的作品在“當代書畫家精品展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豐碑書畫展”中成功獲獎;當年,他的作品還被亞洲杯足球賽中國組委會、北京圖書節組委會、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收藏;李鳳滿的作品和傳略分別被編入《20世紀國際美術精作博覽》《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20世紀國際現代美術精品薈萃》《當代中國名家書畫寶鑒》《中國名家書畫》等。
在李鳳滿的眾多獲獎作品中,我們發現他有關梅花的作品獲獎最多。畫家周懷民曾對李鳳滿的畫作題款道:“近年大章同志創白梅,風格新穎,今鳳滿同志畫大幅雪梅圖,神韻兼備,頗有青出于藍之感,若能艱苦奮進則能更上一層樓也。”
在采訪中,李鳳滿也直言不諱地說,他特別喜歡表現梅花清、蒼、瘦的意境,他自己畫梅花有五要之諦:體,屈曲多姿;干,粗細蒼勁;枝,相依意舒;梢,遒堅不滯;花,清麗多變。得益于這五點真諦,李鳳滿的雪梅在點染的陰霾雪境中,表現出與雪共舞的無畏、豪放、浪漫個性。當然,有時李鳳滿畫梅,也受兒時剪紙的影響,簡約明快,如《雀梅斗雪》,疏影橫斜,枝清石朗,梅干瘦健,雪潔花香。
如今李鳳滿雖年近花甲,但對于畫家來說,正值黃金之時。我們相信,他一定會有更多的優秀作品現于世人。
編輯/韓 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