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也就是說,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的飲食良方,還可防止因秋燥引起的便秘。而且蜂蜜潤肺止咳,特別適合在秋季肺燥咳嗽之時食用。
秋天時節,建議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物,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這些食物屬于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古代醫書中就有“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之說。當然,若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并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深秋季節食用秋后采制的生蜂蜜(養蜂人在蜂房旁現采現賣的“生蜜”)容易發生蜂蜜中毒,這與植物花蜜中所含毒物的成分有關。無毒植物的花期較早,多在春天,而有毒植物的花期較晚;入秋以后,絕大部分無毒植物花期已過,有毒植物則正是開花季節。此時蜜蜂若采集有毒植物的花粉釀成蜜,多會混進有毒物質——生物堿。
人們若誤食了這類含有毒素又未進行加工處理的生蜜,可能會出現過敏、氣喘、皮膚斑疹或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癥狀,甚至煩躁、易怒并影響睡眠。
所以,如果購買生蜜,需要了解其產地與采收季節,以免誤食中毒。食用時要先熬開成熟蜜。老年人和嬰幼兒因胃腸功能較弱,肝臟解毒能力差,更不宜食用秋后生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