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 要] 創意農業是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為目標,構建農村創意生活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創意農業以知識產權為先導,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以農業企業為主體,以創意生產為核心,以美學經濟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指引,以科技創新為手段,以質量效益為動力,以農產品附加值為目標,以持續利用為目的,以農業企業為主體,指導人們將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諸環節聯結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將農產品與文化、藝術創意結合。美學經濟時代的創意農產品,將成為市民消費“新寵”。創意農業“點石成金”,加快了創意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成為新農村發展最快的富民產業。加快推進創意農產品生產,實施中國創意農業富民計劃,打造創意農業萬億產業,創造中國農民獨特增收模式,構建農村創意生活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關鍵詞] 創意農業;美學經濟;獨特商業模式;投資價值;富民計劃
[作者簡介]章繼剛(1964—),管理學博士,中國創意農業研究專家、總部經濟專家、戰略資本研究專家。(四川成都 610017)
一、創意農業:順應求美求新時代潮流
賞天然美景、吃農家美味、沐自然風光,鑒民風民俗,享山野樂趣,創意農業順應求美求新的時代潮流,在美學經濟和鄉土文化創意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條讓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的特色發展道路。
玫瑰飄香,香草浪漫。從通州南瓜、房山磨盤柿、昌平蘋果主題公園,到門頭溝玫瑰園、大興御瓜園,京郊世外桃園般的創意農業園成為市民創意生活新體驗,100多個紅紅火火的創意農業園,每年吸引了500多萬游客為魅力無窮的“農業創意”消費6億余元。“十二五”期間,北京還會以科技促進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循環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以及旅游農業等方面的技術創新與應用,將拓寬農民增收途徑。
大江南北,古老的鄉村正在創意農業的引領下發生著美麗的嬗變:白墻紅瓦庭園美,綠樹鮮花廊榭雅,鄉間小鎮或許缺少城市的華麗,但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它的古老、深沉、淳樸所吸引、所折服。秋末冬初蘋果變色的季節,也可以和果農一道學習蘋果“刻”字的藝術,體驗創意農民之樂。當我們面對面與大自然親近,和朋友一起在農家樂隨意采摘、垂釣, 無所事事的用鏡頭捕捉搬食的小螞蟻、綻放的鮮花、掠過湖面的飛鳥……遠比網絡里的“種菜”開心得多。創意農業改變中國,越來越多農民嘗到創意農業帶來的甜頭,發展創意農業產業成為農民新追求。
二、體驗田園樂趣:成為創意農村生活的別樣風景
說起創意鄉村,人們常常會想到英國的鄉下。在英國,農業生產不僅僅只是提供糧食,享受田園農藝的樂趣,體驗回歸自然的幸福,成為農業生活方式的主要內容。
感悟泉流波涌的天籟之音,享受田園山水的樂趣,摘果拔菜,用花香裝扮多彩人生,別具心裁的農耕生態體驗活動,垂柳依依、漁舟唱晚的水鄉風光,體驗鄉土風情,成為臺灣農業生活的別樣風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在杭州,一個個獨具創意的農村新型居住小區正呈現在眼前,一幅幅美麗新鄉村、幸福新家園正在杭州大地徐徐繪就。創意農業帶來的生態之美、生活之美、環境之美正醞釀著杭州的城鄉阡陌之變。
蘇州市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著力實施社會、經濟、環境共贏,政府、企業、社區聯動,中國一流、世界有名示范,城鄉互補、雙輪驅動四大戰略。蘇州利用鄉村的空氣、氣候、山林、水、養生文化遺跡、養生民俗等資源,打造北部長江沿岸“江海文化與鄉村觀光”、西部環太湖“綠色度假與文化休閑”、中部湖泊蘆蕩“美食體驗與生態休閑”、南部江南水鄉“古鎮觀光與文化體驗”四大鄉村旅游集聚區,凸顯“鄉村觀光+生態休閑+文化體驗=綠色度假”的鄉村旅游精髓。
在南京,絢麗多姿又質樸傳神的最潮的鄉土藝術農民畫在冶山鎮六合農民畫藝術中心展出。一個小鎮立足于鄉土文化傳統上的創新發展,六合農民畫精品輩出的源頭活水,引來了人們驚嘆的目光。在成都,青白江區圍繞“一二”、“一三”產業互動發展,在過去的5年中累計投入30余億元,構建起以“綠腎”、“綠肺”、“綠屏”、“綠廊”、“綠墻”為主的生態環境體系,鳳凰湖國際生態濕地旅游度假區、城市生態綠廊、福洪鄉優質杏基地等項目已成為全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典型范例。
三、創意:構建生活美學的沃土
在房子、車子、票子的巨大生存壓力下,生活的快樂和幸福并沒有隨著財富的增長而增長。創意農業生活方式讓人們趨之若鶩,到鄉村生活,已經成為鄉村創意生活的一種潮流,成為一種令人羨慕的時尚。創意農業生活方式代表著文化體驗、觀光休閑、審美享受、健康文明、充實快樂更多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美學經濟的熏陶下,人們注重陶冶情操,親近田野,舒緩壓力,追求精神、情感、心靈上的美學享受。讀史前神話,聽清泉鳴唱,品民俗文化,登高山祈福,嘗桃花盛宴,創意農業、美麗鄉村、幸福溫馨的生活狀態讓人們的生活更低碳,更創意,更安全。創意生產、創意生態、創意生活,創意農業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更低碳、更創意、更時尚、更潮流的生活方式。
未來屬于創意時代,創意構成了生活美學的沃土。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必須依賴創意,拉動“創意引擎”,發揮好鄉土民風的神奇魅力。建設更優、更具創意的“美麗鄉村”,發展生態經濟,鄉土文化濃厚的創意鄉村旅游體驗產業,正是順應了現代旅游發展的這一趨勢,迅速風靡全世界。創意農業是一場以美學農業為基礎的生活方式的革命。創意靈感在原生態的鄉村不斷涌現,自然寧靜的鄉村創意生活,成為開啟幸福人生的新境界。
四、“大美”意境:打造“大美”產業
意境是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美學境界。意境產業就是運用文學中的抒情、優美、飄逸的手法,帶給創意農業產業以啟發,創造出優秀的作品。
創意農業意境產業是通過創意農業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營造的美學情調、審美體驗和快樂境界,包括創意農業美學產業、快樂產業、生活產業、智慧產業、藝術產業。通過營造“大美”意境,打造“大美”產業,實現“大富”人生。
創意農業產業也正是需要能從人們的感官出發,尋找創意元素,創作出優秀的能感動人的創意農業意境產品,農詩一體、農畫一體、農旅一體、農商一體、農信一體、農企一體的創意農業意境產業。
新農村綜合體建設通過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意境產業園,建設創意農業意境區,開發創意農業意境產業帶,打造創意農業意境縣、創意農業意境城市,培育布局合理、生態協調、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文明富裕、充滿時代意境、呈現“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現代化新農村優美景象,打造山清水秀、空氣清晰、環境優美、民風淳樸、交通便利、生活甜美、社會和美、人人幸福的新農村綜合體美麗意境。
創意農業意境產業猶如一首意境幽遠又優美動人的詩歌,經過精心打造的創意農業意境園猶如走進一幅淡雅、別致的中國山水畫,山在城中、城在園中、房在綠中、人在花中的意境,山水輝映,和諧共生,一幅美麗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創意農業意境產業作為美學經濟領域的新興經濟形態,是通過文化創意的開發和運用,產生出高附加值農產品,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促成了農村產業文化化、產品美學化、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新趨勢。
創意農業意境產業將優美鄉村、城鄉生態意境與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集創意生態、創意生產、創意生活于一體,通過旅游與文化、美學的結合,促進循環經濟的孵化、自然生態的演化和人文生態的進化;通過整合自然特有的形、神、構、序、氣、韻的生態美,弘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進思想文化,構建城鄉的生態格局美、文脈肌理美、環境形態美、人居意境美、景觀多樣美和精神風貌美,享受“水秀荷色美,人鳥樂游悠”的格調,在返璞歸真的氣質中體驗生活的高尚無華,真正實現怡神、悅目、清心、冶情的最高生活意境。
創意農業意境美是一種使人振奮向上的健康美,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追求浪漫意境的體驗式生態旅游和休閑度假已逐漸取代了單一的觀光旅游,利用田園休憩健身的生態旅游度假已風靡世界。創意農業意境園是緊緊圍繞創意農產品生產,充分利用自然景觀、民俗文化,在體現生態美的基礎上,積聚優化整合農業產業價值鏈高端要素資源,運用美學和意境營造技術,通過采摘、賞花、垂釣、品嘗、領略自然生態,由創意農業把“看點”變“亮點”再變“賣點”,讓消費者遠離城市煩囂,寫意美好人生。
創意農業意境產業以農產品色彩為基礎,構建產業布局優化、審美功能突出、資源優勢突出、附加值成倍增長的彩色農業。
彩色農業通過色彩演繹農產品的美感,白色的奶牛、紫色的辣椒、鮮紅的草莓、彩色甘薯、金色的馬鈴薯、綠色的竹筍……紅、白、黑三色花生,藍、紫、黑等七色紅薯,黑、紅、藍、紫、咖啡五色小麥,多彩的田地和鮮艷的果實,大批彩色農產品進入了高端市場,成為特色富民產業,彩色農業活躍了農村市場,促進了農民增收。
五、創意農業改變中國
創意農業是指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為目標,在農產品研發、生產、加工、營銷、服務過程中,以及在農業節慶、農業科普、農業電子商務、農業總部經濟、農業審美、農業旅游、農業創新活動中進行生產創意、生活創意、功能創意、科技創意、產業創意、品牌創意和景觀創意,通過營造優美意境,創造農民獨特增收模式,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創意農業是通過“三生”即創意生產、創意生態、創意生活,推進“三增”,即創意農業產業增優、增名、增匯,創“七美”即美色、美形、美味、美質、美感、美景、美心的目的,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產生更高附加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創意鄉村就是通過培養創意農民,以創意生產為核心,以美學經濟為基礎,以發展優質高效的創意農產品為目的。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為目標,將農產品與文化、藝術創意結合,大力構建創意生產、創意生活、創意生態,推進工農互促、統籌城鄉發展、共享現代文明的新農村發展模式。
創意鄉村體現在農民生活富裕、民主、文明、和諧;農產品種植、加工、營銷和文化、藝術創意結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改善消費結構,提高農產品文化“含金量”,增加農民收入。建設創意鄉村成為中國農民未來的新追求。
六、美學經濟孕育快樂產業
“創意農業不僅僅是一種新型生產方式,更是一種新型生活方式。”“創意農業正由人們印象中的粗臟苦累的傳統‘體力型農業’產業,向審美愉悅的‘智慧型農業’、‘快樂型農業’、‘美學型農業’產業轉變,開始了向更高層次的邁步。”
美學經濟是指以審美愉悅和創意為核心,以生態文明為導向,以視覺傳達藝術、消費體驗和消費時尚為表現形式,滿足消費者強烈的審美情感需求為目的,通過創意密集、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以創造高利潤和高附加值產業的體驗經濟。
創意農業美學經濟是指在農產品生產、加工與營銷過程中,以創意生產和審美愉悅為核心 ,以農產品附加值為目標,達到“六美”即美色、美形、美味、美質、美感、美景的目的,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審美需求和生活方式表達需求,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型體驗經濟。
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創意農業美學經濟時代的消費呈現出情感和個性需求上升,消費者的自主參與和文化環保等意識增強的特點。創意農產品生產拓展了農業發展的新空間,為農業的審美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課題,表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展現人工與自然相互融合的美,其中蘊含了農業美學自身所具有的形式美、動態美、韻律美、藝術美,體現了美的創造者—勞動者以及勞動本身的人工美、功能美、技術美。農業美學使人獲得了審美享受和情感升華,從而進入到歡快喜悅的狀態。比如在觀光農業園中,清新的空氣、泥土的氣息、寧靜的環境、優美的風光、純樸的民風、有趣的民事活動,消費者在寧靜和悠然自得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情趣中,親手制作新鮮干凈的綠色蔬菜和味美的佳肴,一切塵囂、煩憂也都煙消云散。
創意農業作為對人們具有吸引力的審美對象 ,以農業美學為主題,具有審美價值、體驗功能和趣味性強的特點,注重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使經濟、生態和社會三者的效益在和諧的基礎上達到最大化,創意農業美學經濟用生態學、美學和經濟學理論來指導農業生產,通過合理規劃布局,自然調節和人工調節相協調,使農業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具有生產、加工、銷售、療養、旅游娛樂、審美體驗等綜合功能,在人類的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消費者崇尚自然貼近自然的本性愈發顯現,審美體驗將成為都市人未來生活的主流。創意農業生產重視對消費者的審美感官需求,通過大力發展具有審美價值、體驗功能和趣味性強的創意農業,增加消費者情感體驗,以個性化服務為出發點,廣泛采用創意和有個性的“體驗”模式以及增加互動參與性,以超值審美享受為手段,在生理舒適與心緒安寧的交融統一中,進入悅耳悅目,乃至悅心悅意的審美境界,最大程度地滿足消費者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綠色化的需求。創意農業美學經濟是農業生產與美學經濟的有機結合,它已日益成為現代農業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七、美學經濟時代的創意農產品成為市民消費“新寵”
農業生產是一種培育生命、傳播美學的事業。在中國古代農學中,能夠處處感受到中國古代農學思想中包含的美學思想。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綠色田疇、藍天白云,農業勞動有聲有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風景般的景觀田地和農舍,綠綠蔥蔥的稻田,汩汩不斷的渠水,成群的白鷺時而列隊飛翔、時而覓食于田埂,農業景觀的形式美與表現美和諧統一,韻味無窮。山東壽光菜農在辛勞之余,以田園風情為背景,拍下種植的蔬菜,貼到自己的蔬菜博客和播客上,美學經濟正在改變著傳統種植模式和銷售模式,改變著傳統意義上的農民的生活方式。
創意農產品,是指具有個性化、創意化、時尚化、品牌化、規模化,以美學經濟為基礎,以提高“三率”即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為目的,通過創造美感風格,提供美學體驗,以突出創新形成產品美學價值,在國內、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能夠產生更高附加值,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競爭性優勢農產品。
美學經濟的興起,迎合了娛樂時代的公眾心理。美學經濟時代的創意農產品,取材于優質種子,具有獨特的欣賞價值,再輔以藝術包裝,美學農業的附加值將更高。美學農業是從“為胃服務”的階段轉向“為舌尖服務”,美味、美艷、美形給人們帶來五官享受,色美形佳效益高,為農民增開財路。美學農業引導人們樹立崇尚綠色生活、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提升人民群眾的藝術欣賞水平,創造文明、綠色、和諧的生活新風尚。北京大興區通過生產水晶西瓜以及盆栽彩椒、盆景葡萄、盆景蔬菜、盆景西瓜等創意農產品,身價就從幾元錢翻漲到了200多元,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為農民增收開辟了一條新路。從方形西瓜到情侶西瓜,在北京大興,以瓜為媒擴內需,通過知名節慶品牌“大興西瓜節”,不斷提升品牌形象,形成了系列產業鏈,近5年北京大興平均GDP的增長都在17%以上。
在上海,嘉定區馬陸鎮由“巨峰”葡萄與“沈陽玫瑰”葡萄雜交而成的“巨玫瑰”葡萄,硒含量是一般葡萄的四至五倍。“浪漫葡萄藤—七夕情人節”、“葡萄天上來泛舟采摘游”、“金牌葡萄爭霸賽”和演藝名家品馬陸等活動,使馬陸葡萄名聲在外,被譽為“上海吐魯番”。
開展農業嘉年華活動,開辦江心洲葡萄節、農業奧斯卡,以及區縣的梅文化、西瓜文化、螃蟹文化、農家美食文化,用創意引爆節慶,讓城里人下鄉通過認購菜田和種養瓜果蔬菜、雞鴨鵝豬、抓泥鰍、林中尋寶等充滿審美愉悅和創新意識的農業活動,花小錢買快樂,買健康,使城里人下鄉多起來了。“區區(縣)有節、節節出彩”,在南京每年都要搞幾十次,南京的創意農業開始了向更高層次的審美愉悅的美學經濟邁步。
在被稱為“中國蔬菜之鄉”的壽光, 農耕文化源遠流長。紅薯樹單株一年可收獲300多斤,一棵茄子樹單株累計結果可達600多個;西紅柿與土豆和諧共生,一株多果嫁接技術將西紅柿樹與土豆嫁接在一起,土豆借助西紅柿的根系吸收養分,西紅柿借助土豆的莖葉完成光合作用。通過反季節栽培技術,使南方果樹生根北方,開花結果。空中深液流栽培、滾筒栽培、立柱栽培、飛蝶式栽培、樹式栽培以及霧培、水培等幾十種當今國內外先進的高科技蔬菜栽培模式尤如一道道蔬菜美學盛宴,詮釋了蔬菜文化內涵,令人嘆服。特別是管道栽培和立柱栽培,不僅節省大量土地資源,而且運用于廣場、餐飲、辦公、學習以及室內裝飾等領域,更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了美學經濟的魅力。
成都市新津縣借鑒國外成功開發事例,結合成都市遠景規劃,在花源鎮建設“創意田園”,推動新津現代化山水田園城市的建設步伐。四川是“農家樂”的發源地,也是全國創意農業的發源地。
八、“創意鄉村”長出“快樂產業”,“快樂產業”助推“創意鄉村”
創意農業美學經濟堅持以人為本,以人身和心的雙重幸福為目標,意味著人的思想道德、審美情趣、情感意志、個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發展,人與大地自然、藝術相融合,使人親身感受和參與創意農業生產情趣,順應農民求知、求樂、求富、求美的愿望,最終達到創意生產、創意生活、創意生態的有機結合,讓農民富裕起來、快樂起來。
九、創意農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從2011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通過《山東省國民休閑發展綱要》,到創意推出好客山東休閑匯,山東省將休閑匯提升為全社會聯手打造的節事品牌,包括文化、體育、商務、農業、林業、水利、教育、衛生、旅游等32個部門推出了系列休閑專題活動,各地也推出采摘、垂釣、觀光、農事體驗、泡溫泉等各種休閑度假項目成為游客度假的佳選,一個個獨具匠心的創意奉獻出綠色餐飲、生態觀光、旅游度假等越來越多的精品主題,體驗農家樂的新時尚。
十、“創意+潮流”,創意農業吸引大批游客走進鄉村,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根據《創意農業學》(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09年5月版)研究表明,我國高端農產品稀缺,市場亟待開發。2007年10月13日,在第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人們爭相品嘗現場烹制的大米飯,參展的日本大米以90元/kg的“天價”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日本發展自己的高端大米產品,價格貴,品質好,農民種糧更有效益。
山東魚臺縣臨近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魚臺種稻條件得天獨厚,“魚臺大米”營養成分達到精米的3倍,在大城市超市里賣到60元/kg,還出口到國外,很受歡迎。山東膠州大白菜以其綠色、美味走俏市場,一棵白菜最高賣到60元。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馬家食用菌盆景種植基地培植成功靈芝盆景,由于它集觀賞、食用為一體,更環保、更衛生、更美觀,受到本地及成渝市民的追捧,成了搶手的創意藝術品。靈芝盆景以其精美的造型在荷蘭一炮打響,單價達40歐元/盆。
近年來,我國高收入高消費人士正呈逐步上升的趨勢,并形成了一個以富裕階層為主的規模可觀的農產品高消費群體,要求農產品味道更好、外觀更美、安全更有保證,體現地位身份象征。高端農產品消費市場受青睞,應當按照優質農產品的標準,組織生產加工以特取勝的創意農產品,瞄準高消費群體,打造出中國創意農產品高端品牌,搶占高端特色農產品市場,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將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法寶”。
在美學經濟理論指導下,以創意農業文化、鄉村美學建設、農業總部經濟為背景,以提高“三率”即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提高“三化”即農業的水利化、機械化、信息化水平為目的,提高“三個比重”即提高養殖業在創意農業中的比重,實現農業增效,提高創意農業在種植業中的比重,進一步挖掘種植業內部增收潛力,提高創意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比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提升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水平。
通過創建“三位一體”即產業集群、總部基地和創意農業旅游相結合的商業模式,打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意農產品高端品牌,搶占國內外高端特色農產品市場,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使其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法寶”。
十一、展望未來,創意生活是發展創意農業的一大特色
創意農村、創意農民、創意生活,成為精神文明建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將億萬農民增收致富過上美好生活的夢想變成現實。
創意農業,使農產品從傳統走向時尚,從體力型農業走向智慧型農業,從低端市場走向高端市場,從低(附加)值高碳走向高(附加)值低碳,從現代生活的配角走向主角,從個體生產走向農業總部經濟,從溫飽型消費走向審美型消費,從充饑裹腹走向美容養生,從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從一味追求GDP走向創建自然之美、社會公正、城鄉一體的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參考文獻]
[1]章繼剛.創意農業學[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09.
[2]章繼剛.中國創意農業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上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