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目前的圖書市場,為幼兒各方面發展“量身定制”的低幼類圖書琳瑯滿目。如何為幼兒選擇合適的圖書,如何更有針對性、更有意義地指導幼兒的早期閱讀已成為無數家長和幼兒園教師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教育問題。這一市場需求已經被很多的出版社編輯所發現,并且在相繼出版的圖書中也相應地有所體現,如:在書中附上“對家長的建議”“專家指導意見”等各種形式的早期閱讀指導策略,我們在看到這類圖書的教育可操作性與現實指導意義的同時,也應關注到這些閱讀指導建議或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僅可謂是“一次性消費”。《讓理論看得見·早期閱讀與幼兒教育》(以下簡稱《早期閱讀與幼兒教育》)則嘗試著一改這種“授人以魚”的早期閱讀教育指導現狀,轉而以一種“授人以漁”的姿態呈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能夠通過案例與理論交流,將固化的教育理論內化為自身的早期閱讀教育理念,并將其轉換為靈活多變、行之有效的教育機制與技能,以期更切實際、更有意義地指導幼兒進行各類圖畫書的閱讀。
“讓理論看得見”叢書(共14冊)是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十一五”國家重點項目,《早期閱讀與幼兒教育》是其中的一冊。它是作者孫莉莉多年來在早期閱讀領域思想探索的結晶。孫莉莉在早期閱讀領域具有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專業話語權——她除了具備扎實的學前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功底外,還擁有豐富的早期閱讀研究與實踐經驗,她曾參與《智慧樹》欄目的制作,創辦了國內第一檔低幼閱讀欄目,并在近十年來一直從事幼兒早期閱讀的教學和研究,她不斷地嘗試著將早期閱讀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引入到幼兒教育領域中來的可行模式,力圖讓更多的幼兒看上好書,讓更多的家長、教師學會選書并指導幼兒進行閱讀,繼而使閱讀成為幼兒的一種習慣、一種樂趣──她的這一教育理念、教育實踐、教育經驗及總結,盡顯于《早期閱讀與幼兒教育》一書中。
通過此書,我們可以真切地步入幼兒早期閱讀的視域,了解早期閱讀的內涵、外延,認識早期閱讀的依據、目的,知曉幼兒早期閱讀學習的方式、方法,學會分析各類幼兒早期閱讀材料(包括圖畫故事書、無字書、可預測圖書、非故事類圖畫書等)的特點與實施要點,然后借此指導幼兒早期閱讀的實踐。此外,書中還探究、剖析了以圖畫書作為課程資源的幼兒園活動,這為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模式的開發、開展和實踐提供了現實的借鑒意義和寶貴的經驗。
《早期閱讀與幼兒教育》的立意之本是要“讓理論看得見”,即盡可能地讓讀者在理論的思考框架下,關注早期閱讀教學實際中的問題,通過閱讀、反思、實踐和分享,積極主動地運用適當的理論,進行理性的選擇、判斷、運用和調整,以提升其專業化教育水平。它摒棄了以往理論書給予讀者的慣有的“煙霧繚繞”“云里霧里”“晦澀難懂”之感,巧妙地將理論融于案例,將理論滲透在生動活潑、淺顯易懂的行文之中,使早期閱讀的理論習得不再是生硬、空洞的灌輸,而成為一種交流、一種互動、一種主動學習、一種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
為真正地實現“讓理論看得見”的目標,作者在圖書創作過程中,可謂是煞費苦心而又匠心獨運。她以在各幼兒園聽課的筆記、各式各樣的圖畫書、五彩繽紛的幼兒作品為寫作資料,通過對早期閱讀教學案例和各類中外幼兒繪本圖文信息等的分析、講解,以及結合自己孩子對圖書閱讀的反應,將上述材料歸納、整理、匯編成本書的主要內容,并運用親切的讀書思維將眾多年輕老師、閱讀推廣人、故事姐姐、故事媽媽以及其本人化身為“小霞老師”,使讀者可以通過案例與小霞老師進行教育對話,將理論與指導經驗貫穿其間。除此之外,作者還積極地吸取了一些幼兒教師對書稿的各種閱讀反饋意見,不斷地對書稿進行再創作,最終整本書讀起來非但不晦澀難懂,反而生動有趣,讓人備感輕松、愛不釋手,并能充分了解其理論所指。
《早期閱讀與幼兒教育》以理論為依托、以實踐為導向,是一部讓理論與實踐進行對話、交流的探索性圖書,是一部讓理論現于實踐、使實踐顯出理論的、別開生面的教育指導類圖書。對于關注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各類群體(如幼兒教師、家長等)而言,此書在幫助他們獲得科學的早期閱讀教育理論,形成正確的早期閱讀教育觀,選擇為幼兒所喜愛的、適合其年齡特征的優秀圖畫書以及實施卓有成效的早期閱讀教育實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