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電子書,這是大眾圖書出版的未來,業界、社會、消費者對這個方向已有共識。但是,進入數字世界,人人讀電子書,業界與消費者在電子書的價格上卻有分歧。讀者覺得電子書應該便宜,業界卻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加上來自業外的競爭者興風作浪,漫天許愿,鬧得電子書市場人心惶惶。美國是世界電子書最為發達的市場,美國的經驗,自然值得參考,因此談起電子書定價標準,常有人向西方一指,看看人家美國,規規矩矩的,電子書的定價是紙質書的70%-95%。我們應該學習美國,電子書要有底線,不可輕易降價。
不過,美國目前的大眾類電子書的定價亂得很,從0.99美元一直到20美元以上,各個價位都有。專業圖書和教材的電子版的定價與大眾電子書的定價完全不同,這里介紹的僅是美國大眾類電子圖書的定價情況。
2007年以前,電子書還是個新鮮事物,美國出版界一直對電子書的定價拿不定主意。2007年11月19日,亞馬遜推出“火種”(Kindle)閱讀器,售價399美元,5個半小時內被讀者搶購一空,斷貨5個月,直到2008年4月才恢復供應。為了鼓勵出版社供應電子書,亞馬遜提出,可以按紙質圖書的進貨價格購買電子書,于是電子書的定價與紙質版相同。例如,一本定價26美元的小說,亞馬遜對折購進電子版,付給出版社13美元,但是,作為零售店的亞馬遜可以自行決定最后的零售價格。這個模式稱為“批發制”,是紙質圖書通行的做法,大家照搬到電子書上。
出版社視電子書為一個新的銷售渠道,一個新的收入來源,于是紛紛上鉤,努力掃描,到了2008年,阿歇特就有1000種電子書,企鵝有近3000種電子書,哈珀·柯林斯和西蒙舒斯特各有4000種,蘭登書屋有6800種。
當時,索尼的電子閱讀器售價為299.99美元,亞馬遜的“火種”閱讀器售價399美元。為了鼓勵公眾閱讀電子書,擴大閱讀器的銷售,并讓那些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氣而購買了“火種”閱讀器的讀者感到物有所值,亞馬遜開始將暢銷電子書打折到9.99美元,尤其是那些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的圖書。這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營銷手段,所有零售商都會用,沃爾瑪正是憑自己的財大氣粗,利用降價擠垮了無數夫妻老婆店。暢銷圖書打折的始作俑者,正是巴諾和鮑德斯這些連鎖書店,他們不惜虧本,利用暢銷書打折吸引讀者流量,以此擠垮了許多獨立書店。
亞馬遜的9.99美元電子書的策略,確實為電子書的普及推了波助了瀾。到了2009年10月,亞馬遜的電子書店便有35萬種圖書,《紐約時報》暢銷書112種,亞馬遜的電子版里就有104種,而且一律定價9.99 美元,“火種”閱讀器的價格也降到259美元。這時,出版社尤其是所謂的“六巨頭”開始發慌了,雖然他們的電子書是豆腐賣出肉價錢,亞馬遜按紙質圖書的定價進貨,但是,“六巨頭”擔心,亞馬遜利用9.99 美元的定價來賠錢賺吆喝,一旦“火種”閱讀器壟斷了電子書市場,亞馬遜就會殺個回馬槍,要求優惠條件,迫使出版社讓步。于是“六巨頭”采取了拖延戰術,新出版的圖書,先出紙質版,6個月以后再推出電子版。
拉拉扯扯到了2010年,蘋果公司準備推出平板電腦iPad,要為iBooks電子書店籌備貨源。根據《喬布斯傳》的記載,喬布斯告訴出版商,在蘋果公司的電子書店銷售電子書,“可以采用‘代理制’,你們決定電子書零售價,蘋果拿30%的傭金,雖然消費者要多付錢,但這正是你們朝思暮想的。”為了防止亞馬遜的低價競爭,蘋果與出版社達成協議,如果其他商家的電子書價低于蘋果電子書店的售價,那么蘋果就有權降價。這樣一來,蘋果公司將出版社變成了自己對抗亞馬遜的打手。“六巨頭”之一的麥克米倫出版集團的老總約翰·薩金特親自飛到西雅圖亞馬遜總部,通知貝左斯,今后麥克米倫的電子書,統統實行“代理制”,亞馬遜必須按出版社決定的價格銷售,不得降價,亞馬遜可以拿到30%的銷售傭金。亞馬遜不干,一怒之下,將麥克米倫圖書統統“下架”。但是其他幾個出版巨頭也發出威脅,要停止供貨,亞馬遜這才被迫接受了“六巨頭”的電子書定價“代理制”。“六巨頭”將代理制的價格定在12.99美元至14.99美元之間,每本書的收入比“批發制”時減少了,但是出版社奪回了定價權。
不過,迄今為止,美國市場上電子書“代理制”僅限于“六巨頭”出版的電子書,其他出版社沒有能力迫使亞馬遜接受代理制,仍舊使用“批發制”,電子書按紙質版定價批發,任亞馬遜降價銷售。由于紙質圖書仍然采用批發制,亞馬遜常常將“六巨頭”的精裝版圖書的價格降到電子書的價位,消費者看到后大罵出版社貪婪無恥。
同時,亞馬遜開始積極培育自費出版市場,為作者提供方便的電子書出版平臺,支付優惠的版稅。在亞馬遜自費出版電子書,定價0.99美元至2.99美元以下者,作者版稅為35%,定價2.99美元至9.99美元者,版稅為70%。結果,現在美國電子書市場上,自費出版的電子書如洪水猛獸,從四面八方沖擊傳統出版的電子書。《華爾街日報》報道,在2011年4月21日,亞馬遜電子書店里最暢銷的50種電子書里,有15種的定價在5美元以下,其中自費出版作者約翰·洛克的偵探小說就有7種,定價均為0.99美元。
洛克說,“電子書讓那些著名作者處于不利地位,給我這個無名之輩可乘之機。出版一本電子書,花費不大,即使我的書定價0.99美元,我還有0.35美元的賺頭。我不必證明我的書同他們的書一樣好,而他們卻要證明他們的書比我的好十倍。這樣的競爭,我的勝算更大。”
現在美國電子書市場上,最常見的5個電子書價位是:0.99美元(這是亞馬遜所允許的最低價格)、2.99美元(這是亞馬遜支付70%版稅的最低價格)、9.99美元(亞馬遜支付70%版稅的最高價格)、12.99美元和14.99美元(“代理制”的定價)。
2009年,阿歇特圖書集團總裁大衛·楊對《紐約客》雜志說:“如果‘一本書就值十塊錢’這個概念在消費者心中扎下根,我們這個行業就沒戲了。”可是,如今在許多美國消費者心目中,電子書定價10美元已經算是高價了。
(本文作者系紐約佩斯大學出版系兼職教授,本刊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