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紙書市場延續頹勢
《北京商報》報道:曾在2010年火熱異常的電紙書市場如今境況不佳。易觀國際近日發布監測報告顯示,去年四季度,內地電紙書銷量29.44萬臺,環比下滑0.27%,同比下滑7.36%。數據同時顯示,排名第一的漢王電紙書市場份額下滑至54.7%;第二名盛大文學Bambook市場份額提升至23.1%,其他廠商占比均在2%以下。
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告訴記者,漢王受平板計算機沖擊,銷量下滑,采取大幅降價后,利潤被擠壓導致虧損狀態,股價也一落千丈。而對于盛大文學Bambook而言,內容為導向加低價終端策略也未能展示出太大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易觀國際調查顯示,中國用戶對海外代購亞馬遜Kindle的熱情不斷提升。孫培麟認為,品牌效應是Kindle走紅中國市場關鍵。資料顯示,亞馬遜Kindle與亞馬遜實體書銷售的良好協同而風靡全球,雖然并未向中國市場發售終端以及開放中文版電子書店,但不少網民對Kindle熱情不減:利用USB傳輸、WIFI電郵或者下載英文書店內容補充Kindle上電子書內容。
實體書店如何夾縫求生?
《出版商務周報》報道:數字出版方興未艾、網絡書店來勢兇猛,實體書店在嚴峻的經營環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夾縫中求生。挽救實體書店、扶持實體書店的發展成為眼下的熱門關鍵詞,但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傳統實體書店是否還能煥發活力,適應市場不斷升級的需求?
東方書店總經理王軍認為,拯救遭遇困境的實體書店是大眾的愿望,但也需要冷靜思考、認真對待。實體書店和網店面對的是不同的客戶群體,是并行的兩個渠道,因此,網絡書店的崛起并不是民營實體書店倒下的根本原因。他表示,實體書店能否存活還要看自身,應當走專業化、特色化、多元化的路線。
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會長楊牧之認為,對于實體書店的關門,要有正確的認識。隨著數字出版和網絡技術的逐漸普及,實體書店、電子書、網上書店成為文化傳播的多元結構。實體書店作為發行產業的重要領域和重要窗口,可以肯定地說,仍然具有持續發展的空間。他表示,對于實體書店的發展,要解放思想,改變觀念,轉變對數字出版的認識。切莫固步自封,要根據市場需求去發展、去摸索、去成熟。此外,對于書店的多種經營,要圍繞著書,經營其他門類產品就不能稱為書店。
精致閱讀:APP單行本的絕好機會
《中國新聞出版報》報道:4月1日,電子書《三體》在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及3G門戶書城平臺全面上線,并將陸續登陸谷歌安卓電子市場、亞馬遜Kindle等應用平臺。
在電子書制作者之一的3G門戶網首席執行官張向東看來,數字出版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已經到了優質內容發力的時候。并且,如果還想在APP電子書單行本市場里分得一杯羹,要么就用盡全身的力量做出最好的產品,要么就不做。中庸者的機會并不大。他認為這對于作者來說也會是一個新的出路。“當數字出版能實現這種渠道時,紙質書是一種方式,電子書也是一種新的方式,這樣就可以變成多種狀態,等到新書出版時二者可以同步出版,電子書還可以設計一些互動的新風格。作者也會從數字出版賺到錢,甚至比紙質書賺的更多,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當然,這一切建立在用戶良好的閱讀體驗上,而這也被張向東認為是應用商店里付費電子書最好的體現方式——在歐美一些國家,良好閱讀體驗已經頗受認可,單行本電子書在閱讀的同時會有良好的互動,比如電子書里會有精美的卡片可以通過郵件發給朋友,或是有的章節需要參加一個小游戲,才能閱讀下一章。“我覺得純文本閱讀在移動互聯網的機會是很小的。閱讀是一種體驗,每一本單獨的電子書都應該是獨立創作的,要是閱讀感受都一樣,單行本就沒有意義了。”
手機瀏覽器漸顯五大趨勢
《中國新聞出版報》報道: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創新品牌的崛起,手機瀏覽器市場在2012年將進入全新的快速發展階段。易觀智庫預計,2012年手機瀏覽器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2012年的手機瀏覽器也將具備以下五大趨勢:一是基礎性能。省流量、高速度、穩定作為手機瀏覽器三大基礎性能,已經成為了瀏覽器廠商在市場競爭中的必備武器。二是手機瀏覽器向開放平臺方向演進。用戶對手機上網的需求已經由簡單的瀏覽網頁發展成游戲、社交、閱讀等多種需求,手機瀏覽器將逐漸成為集社交、娛樂、商務等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臺。三是安全。在未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手機對于用戶的信息終端價值逐漸顯現,手機瀏覽器的安全性將成為必要保障。四是HTML5技術。HTML5技術關系到手機瀏覽器產品的未來。目前,谷歌和蘋果已經支持HTML5技術標準,國內主流的第三方瀏覽器大多也已經實現部分支持HTML5。五是垂直化。目前,市場上的手機瀏覽器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作為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推出針對特定目標人群、特定功能的手機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