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越商,是中國一大商幫,從民國時期逐鹿上海灘、控制金融命脈的紹興幫,到2l世紀叱咤風云,逐鹿上海,享譽海內外的越商,紹興商幫繼往開來,在全球市場實行資本擴張、并購重組,涌現了一批行業巨頭和上市公司。越商奉行低調穩健、實業投資的理念,在新興產業、全球化浪潮中勇立潮頭,敢為天下先。
4月19日至22日,第三屆越商大會在紹興舉行,本屆越商大會圍繞“凝聚天下越商,共建美好家園”主題,旨在通過搭建交流平臺、建立回歸渠道、深化內外互動、促進共贏發展。來自世界各地的400余名越商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反哺家鄉、振興紹興大計,古越大地處處洋溢著濃濃的鄉情,進發著創業創新的豪情。
受家鄉良好的政策、平臺吸引,本次越商大會成為紹興市成果最為豐碩的一次招商引資大會。4月20日當天的開幕式上,共有51只越商回鄉投資項目簽約,包括24個工業項目,24個三產服務業項目,3個農業項目,涉及農業綜合開發、越商總部基地、越商產業園、汽車整車制造等,總投資達351.98億元。
在越商大會開幕式上,紹興市委書記張金如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越商群體的崛起,為紹興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也有力地提升了紹興和紹興人的影響力;越商群體是紹興最活躍、最稀缺的發展資源和寶貴財富。紹興市市長錢建民作了《凝聚天下越商,共建美好家園》的主旨演講。
與會越商還聯署發展《越商宣言》,表達海內外越商回報家鄉的拳拳赤子之心。其間,越商代表還參加了2012年公祭大禹陵典禮、2012年祭拜中華商圣范蠡、越商家鄉行等系列活動,追思先祖高風,領略家鄉面貌變遷。
縱橫商海競風流
紹興從商歷史悠久,早在盛唐時期,紹興就有“日出華舍萬丈綢”的美譽,青瓷、綢緞、造紙遠銷海內外。目前,越商已在全國各地成立了16個紹興商會,分布在上海、天津、北京、南京、南寧等地,還有一些地區也正在籌建中。
據統計,紹興市域內有近27萬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貢獻了全市6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經濟總量、80%以上的出口總額和9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還有40多萬越商走出紹興闖天下,每年創造財富達到2500多億,相當于在外再造了一個紹興。紹興企業接連開展海外收購,截止目前,已有千余家企業出征海外市場。
上海是長三角的龍頭,也是越商搶灘的重要陣地。據前些年初步統計,紹興在滬企業4000多家,上海每百元零售總額中,有5元左右是紹興人創造的,上海新矗立的每5座高樓中,有一座是紹興人建造的。截止2008年,紹興商人在上海總資產達到3500億!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煒是紹興人,他認為,隨著嘉紹跨江通道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實施和建成,紹興交通將從“過道”變為樞紐,與上海交通距離進一步縮短,行政區域概念將進一步淡化,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這將是紹興搶抓機遇的重要“砝碼”。
13年前離開紹興奔赴廣西發展的楊松壽,在廣西地產界頗有名氣,曾名列“中國房地產卓越貢獻100人”。去年,楊松壽被推選為廣西南寧紹興商會會長。他介紹,大大小小的越商,廣西至少有1000多位,已成為當地一支有影響力的經濟力量。在桂越商委托楊松壽帶來100萬元捐贈給家鄉,重點用于上虞、嵊州、諸暨和紹興縣的希望小學建設、鄉村公路建設以及鄉村敬老院修繕等。楊松壽認為,商會作為一個平臺,當務之急就是做好團結、凝聚在桂越商的文章。
此次參加活動的深圳市紹興商會會員,領子上還別著一枚紅色為主色調的會徽。深圳市紹興商會特意為此次會議制作了會徽。會徽上的銅錢代表“商人”,一把“劍”象征著商人的氣魄和朝氣,而一個“越”字把“銅錢”和“劍”貫穿起來,整個會徽展示了越商的氣質和風貌。而這枚會徽的設計方案是面向全國公開征集的。
目前,紹興籍人士在深圳創辦的企業約有2000家,涉及醫療、環保、服裝、電子、外貿等諸多行業,合計年產值有200億元。深圳紹興商會這次來的21位越商代表都很年輕,平均年齡在45歲。他們此行參加越商大會的目的,是要把紹興的政策、環境等相關情況帶回去提供給更多在深圳的紹興企業家,從而鼓勵更多紹籍企業家回家鄉投資。
深圳市紹興商會秘書長李公亮告訴記者,為了把商會這個大家庭維系好,他們還專門創作了一曲《越商之歌》,歌詞初稿為:“大禹雄風,鑒湖臥龍;臥薪嘗膽,千年傳承!古越春秋,儒商始祖,泛舟四海陶朱公。今日越商,聚首鵬城;知恥知勇,百越遺風!巾幗須眉,戮力同心,共創特區新繁榮。”
“越城區、紹興縣的人有才氣,諸暨人有骨氣,嵊州人有義氣,新昌人有靈氣,上虞人有大氣。”這“五氣”是越商們對自身商群個性的歸納和描述。緣于一方水土一方人,各縣(市)區的越商還是有個性差異。但是,總體而言,成功越商的身上正是體現了“五氣”,也正是“五氣”成就越商。
本屆越商大會發表了《越商宣言》:創業創新,做強做大;節約集約,科學發展;誠信守法,合法經營;義行天下,勇擔責任;心系家鄉,造福桑梓。
開啟商海新航程
為迎接海內外越商來紹興發展,紹興先后出臺了“加強越商工作,促進回歸經濟”、“越商總部基地”、“越商產業園”等回歸經濟政策意見。并在紹興濱海新城核心區江濱區專門規劃了面積2000畝的越商產業園,作為越商回歸創業的現代化產業示范園區。選址于鏡湖新區的越商總部基地,規劃總用地面積120畝,將打造成聯系天下越商的商務活動中心,成為核心區內繼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奧體中心之后的第五個“經濟中心”。
在各地紹興商會和廣大越商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越商回歸項目落戶,如新華聯合冶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的新縱橫差別化化纖項目部分投產;秦森集團在會稽山旅游度假區投資9億元的度假休閑項目已經動工建設。這些項目的落戶,為家鄉發展增添了活力,為家鄉的第三產業發展、工業經濟發展添磚加瓦,也樹立了廣大越商的良好形象。
實際上,對于很多越商來說,回歸不僅僅是出于難舍的鄉情,更成為一種主動選擇。“越商大會”也成了越商開啟新航程的契機。
“如果政策允許,有條件,我們會考慮在當地發展。”昆明市紹興商會會長壽順均表示,他們將充分發揮越商優勢,為家鄉發展和更多的越商牽線搭橋。
如何抓住“越商機遇”,真正把“越商大會”利用好、挖掘好?不少越商及企業家代表認為,要把越商引進來,還要把他們留住,更要讓他們真正獲得發展,這才是雙贏。
“紹興人在外創業,相當于再‘造’一個紹興城,‘回歸’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參加此次越商大會不少越商代表深有感觸。據初步統計,在外紹興人超過100萬人,其中海外同胞約11萬人,越商擁有市外企業6萬家以上,資產近萬億元。有關人士設想,如果把回歸落到實處,紹興經濟也將更上一層樓。
李公亮所在的深圳市秉誠實業有限公司,此次主要考察度假項目,包括高端養老院項目。目前他正和一家國際知名企業洽談連鎖經營,準備投資到家鄉紹興來。他說,回歸之余就要考慮發展,包括技術回歸、產業回歸、管理回歸和人才回歸等方面。而越商大多是商界精英,一個越商“回歸”將帶動一大批精英“回歸”,這種鏈式增長很有潛力。
“好些年沒有回家鄉了,沒想到這里的環境條件那么好。”北京紹興商會的金旺才被濱海新城廣袤的土地、良好的區位所吸引。
“出去闖蕩將近20年,回家的愿望越來越強烈。”深圳鼎盛時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士誠感慨道。他說,“從這次規模空前的大會,到政府搭建的許多平臺,我們感受到了家鄉的熱情召喚。”張士誠透露,回去后將組織其他會員來紹考察,與濱海新城銜接產業投資項目。
成都紹興商會會長、德泰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煊苗深情地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如果有機會,我們這些越商還是希望能反哺家鄉。”
鄉情濃濃,這次越商大會再次點燃在外越商投資熱情。在此次越商大會上,大家還設想共同組建一個小額貸款公司,為紹興本地企業解決融資難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