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公安院校忠誠教育的必要性
1公安院校貫徹“政治建警”原則的本質要求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公安院校忠誠教育既是社會主義制度在價值層面的本質規定,也是由公安機關的性質和人民警察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政治建警”是人民警察隊伍建設的首要原則,具有過硬的政治素質是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公安院校作為人民警察的搖籃和人才培養基地,必須把忠誠教育放在公安院校教育的首位,以此突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主題,這也是公安院校培養合格人民警察的必然要求,如果忽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就會在公安院校的意識形態領域喪失主動權,失去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思想陣地,公安基礎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就失去了方向指引,后果極為嚴重。因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強化忠誠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把握公安教育的方向性,實現公安教育的價值。
2實現公安院校忠誠教育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方針,中央強調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也就是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僅是公安院校忠誠教育的內在要求,更是公安院校忠誠教育的行動指南和指導方針。忠誠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和核心,然而,就公安院校忠誠教育的現狀而言,出現了忠誠教育缺失、效果弱化,忠誠教育似有實無,流于形式的傾向,不僅不利于突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也不利于公安院校學生忠誠品格的培養,為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滲透到忠誠教育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開發忠誠教育的隱性資源,營造公安院校的忠誠文化氛圍,拓展忠誠教育的有效形式,才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未來公安隊伍建設的客觀要求,形成特色鮮明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3促進公安院校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
個體的發展在于其自身需要的滿足和發展、自身素質的提高和人的本質的發展三個方面,其中,實現個體素質的全面發展,不僅在于知識的積累和健康的體魄,更強調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和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必要的價值觀教育和道德養成也是個體成才必不可少的前提。就公安院校大學生的思想現狀而言,思想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受到西方社會思潮的沖擊以及國內社會發展中消極因素的影響,公安院校大學生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思想獨立、富于創造;渴望被尊重、自主性增強;抵觸僵化教條、適應靈活多變;反對千人一面、個體差異性大等等。為此,公安院校的忠誠教育必須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作為公安院校學生成長成才的理論導向和行動指南,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幫助大學生樹立為理想而奮斗的堅定信念,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大學生成長提供精神滋養,以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公安院校學生堅守的行為準則,為促進公安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忠誠教育的主要內容
1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使對黨忠誠的外延不斷豐富和擴展
忠于黨是由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以及公安機關的性質決定的,它體現了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以及公安隊伍的本質屬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對黨忠誠的理解不應該僅局限于流血犧牲和絕對服從;其表現形式可以很豐富而多樣、靈活而具體,例如在思想上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自覺學習和踐行,在組織上對黨的路線方針的理解認同和貫徹執行;在崗位中對本職工作的執著熱愛和無私奉獻,對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自覺運用,都可以很生動地詮釋對黨忠誠的內涵。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了人民警察的忠誠信念,有利于把個人理想與為人民服務緊密相連
對于公安院校大學生而言,人民警察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是保一方平安的社會責任和踐行信仰的堅定信念。個人的理想和價值,只有同社會的發展以及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相結合,才有實現的可能性。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要堅持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道路的必勝信念,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履行職業忠誠的實踐中實現人民警察的價值。
3忠于國家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人民警察職業中的生動體現
忠于國家體現了人民警察的最高價值追求,核心是對祖國具有高度的愛國主義情感,人民警察在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著特殊的重要性,這種制度角色決定了他們在忠于祖國方面的至上性和至高要求。同時,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僅意味著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至高無上,也強調在保證集體利益的前提下對人民警察個體利益的維護和尊重,激發個體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潛能,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
4社會主義榮辱觀界定了人民警察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
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集中了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體現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是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應該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更是人民警察踐行忠誠必備的道德前提。只有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本行為準則,人民警察才能樹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理念,自覺增強人民警察職業的責任感、榮譽感、使命感和忠誠度,忠于本職工作,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忠誠教育的現實途徑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忠誠教育的全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應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通過課堂教學增強理論的說服力和感召力,營造濃厚的忠誠文化氛圍,加強公安實踐鍛煉,積極拓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忠誠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激發教師的積極性與提高學生的自主性相結合,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影響力、感染力和信服力。
1充分發揮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公安院校忠誠教育的主渠道,必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以忠誠教育內容為基礎,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教學資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忠誠教育中,重新進行教學設計、設置教學案例、進行重點講解,開展專題講座,循序漸進地完成教育過程,而非生硬的灌輸和說教。同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契機,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加強輔助教材建設,增強課堂教學的說服力和感召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堅定學生的職業理想,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塑造忠誠品格,幫助學生完成從一名在校大學生向一名預備警官的轉變。
2加強公安院校忠誠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資源和有效載體,在對學生進行隱性教育和塑造忠誠品格的過程中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必須加強以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為內容的忠誠文化建設,為公安院校忠誠教育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把握忠誠文化建設的政治導向,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忠誠文化的建設力量,以愛國主義和時代精神引領忠誠文化建設的主題,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形成忠誠警魂和校園文明風尚。具體而言,以忠誠文化為主題的宣傳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校園后勤服務、以文明的警容風紀為主題的校園評比活動等,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活品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活力,都可以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有助于形成既符合時代特征又反映人民警察職業特點的公安特色文化。
3加強公安實踐鍛煉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忠誠教育需要經歷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過程,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所認知和了解,通過實踐鍛煉,幫助學生強化理解和感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人民警察職業規范相結合,完成情感熏陶、忠誠品格培養的過程,使學生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為職業理想和精神追求。公安實習(見習)為公安院校學生搭建了將所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平臺,對于促進公安院校學生了解社會、增強職業責任感,完成向預備警官的角色轉換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社團活動,網絡教育都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擴展,成為實踐鍛煉的有益形式發揮隱性教育功能。
4加強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忠誠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既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同時也是教育活動的施加者和調控者,教師能否做到全面、準確地理解并深入淺出地解讀教學內容,是教育效果能否得到提升的關鍵。優秀的教師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循序漸進地融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蹩腳的教師非但不能提升教育效果,反而造成枯燥的形式和生硬的說教使受教育者產生抵觸心理。這就給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公安院校應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從制度、政策、時間以及相關硬件方面為理論課教師提供保障和支持。另一方面,教師自身要通過進修、參加培訓等方式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要定期深入到公安一線參加實踐鍛煉,發現公安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了解未來公安隊伍建設的需要,將實踐鍛煉經驗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選擇學生易于接受又滿足職業需要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綜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忠誠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門的責任,公安院校的學生管理部門以及科研部門應該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優勢,只有這樣才能整合教育資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